最近一段时间,自从媒体报道了专杀癌细胞的溶瘤病毒M1事件后,带给人们希望的同时,也引来了业界的一些置疑,详见医谷文章《“专杀癌细胞”的逆天病毒 夸张了!》一文,针对业界置疑,近日广州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课题组于举行了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颜光美教授指出,M1抗癌药物有望在三年后用于临床试验,课题组还在同时进行增效剂、复燃剂的研究,以便降低未来患者的使用费用。
该成果的发现被公众视为“有望成为新一代抗癌利器”,但颜光美教授表示,距离M1病毒真正用于临床实验还需要很长时间。
颜光美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现有的实验结果表明,天然病毒M1对肿瘤模型小鼠体内的癌细胞抑制率达50%至60%;对临床敏感病例中切除下来肿瘤组织的抑制率达60%至70%。而这一结果为精准的临床用药和实施个体化疗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也会极大地增加未来临床试验取得成功的机会。不过由于M1药研发还处于包括动物研究在内的科学研究阶段,按照中国目前的法律 ,还不能申请临床试验,“争取三年后将药物试用于自愿参与试验的患者身上。”
在临床试验中,M1病毒是否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都是考察内容,颜光美教授表示,现阶段实验室试验尚未涉及,但即使日后实验发现对人体产生某些副作用,只要利大于弊仍然可以临床应用。此外,目前M1病毒被发现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实体瘤,至于M1病毒能否杀死肿瘤扩散和转移后的癌细胞,以及对血液肿瘤是否有效,同样需要进一步缜密的实验研究。
颜光美指出,我国目前自主研发的创新抗癌药物微乎其微,期望能通过在创新药上做出成果,让中国的抗癌药物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另外,目前研究团队与M1同时进行的增效剂、复燃剂有希望能通过这些方式,降低以后患者的费用,“正常病毒注射到人体内,一般7天就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干净,再注射就会产生免疫反应。如果增效剂研究成功,将大大减少M1病毒的使用剂量,降低药品的潜在风险、毒副作用和制造成本,大大减轻病人的经济压力。”
在研究费用方面,M1病毒研究进入临床前阶段的花费就将数以亿计。颜光美教授课题组成员之一林园博士向记者透露,目前M1病毒进入临床前阶段的经费仍在筹备。而颜光美教授则坦言,与国外相比,国内投放到抗癌药物研究的费用还很有限,“我们”十二五“规划投放的费用250亿元,而美国一家医药公司投放到临床前阶段的费用就达45亿美元。”
如果把研发抗癌新药的过程比作10公里长跑,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颜光美认为,他带领的团队顺利跑完了第一公里。
颜光美
以下是媒体的相关提问:
1.M1真的很厉害?
团队在小鼠和人体肿瘤组织上进行的实验显示,M1对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最明显,对黑色素瘤、脑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细胞也起作用。
更为关键的是,实验团队找到了M1病毒靶向杀伤癌细胞的特征物——锌指抗病毒蛋白(ZAP)。研究显示,69%肝癌组织、52%结肠癌组织、61%的膀胱癌组织表现出ZAP的低水平。这意味着,若新药成功研发,病人可以先通过检测,确定体内癌细胞缺乏ZAP,便可以进行病毒溶瘤治疗,提高有效的可能性。
2.人类与癌症的抗争进展到何种程度了?
现在唯一能有效预防的癌症疫苗是子宫颈癌疫苗,对几种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子宫颈癌预防作用能达到90%以上。但由于我国药监部门的审批等原因,疫苗在大陆地区尚未上市。
所有癌症的发病机理,现在都还是不清晰。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子宫颈癌是疫苗无法预防。
癌症治疗的效果,关键看恶性肿瘤的早中晚期,与癌症类型的关系相对较小。早期的即便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肺癌,也有80%以上五年存活率。晚期只有20%存活率。五年生存期比例较高的是鼻咽癌、甲状腺癌,原因是这类肿瘤不易扩散。
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最差的是晚期的胰腺癌、肺癌、肝癌。有25%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在被确诊后活不过一年。
得益于同M1病毒类似药理,人类开发出针对一些基因突变所引发的癌症的靶向药物。比如说,现在医学发现,中国人所患的肺癌当中,有相当部分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它们的EGFR基因出现突变。所以药商们开发出针对此类突变的靶向药物,如特罗凯、易瑞沙,还在继续针对这些突变致癌基因,开发后代的靶向药物,但它们的作用和M 1不同,不同点在于长期使用该类靶向药物后,容易出现耐药现象。
3.抗癌研究有多难?
“单一学科或者几个人的小实验室都不可能完成这个实验。”在颜光美30人的实验室团队中,有23人参与M1病毒研究,他们来自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病毒学、临床肿瘤科等多学科,包括博士研究生、临床医生和技术员,例如从患者身上取肿瘤活体组织需要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医生完成,病理学分析鉴定由中山一院负责。“多学科合作的胸怀、组织协调的能力,对科研创新必不可少。”
论文发表前一个月,实验室团队已申请了国家和国际的专利,这是完全由中山大学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
2004年开始,颜光美便着手筹备主持生物制药的抗癌研究。他的研究思路套用俗话,便是中国传统的“以毒攻毒”。2007年,实验团队利用一种霍乱毒素细菌,产生有毒蛋白质,诱导脑癌肿瘤细胞降低恶性程度,分化成类似于正常细胞的细胞,论文也是发表在PNAS杂志上。这次M1病毒特性的发现,则是另一套称为“溶瘤病毒”的抗癌功夫。
4.为啥不发在Nature或Science?
颜光美认为,PNAS作为综合性期刊,在学术界中已经有很大影响力,在生物学领域中属于权威杂志,引用指数足够高,他在美国的导师也很喜欢在PNAS上发文章。
PNAS的审稿非常严格,论文投稿后只有一次修改机会,修改后要么发表要么淘汰,负责提出修改意见的是该领域世界级的学术权威。
颜光美介绍,一般情况下,PNAS给一篇论文的正文篇幅是6页,颜光美团队发表的这篇有9页正文(含6张图表)和10页的补充数据,是作为这期杂志的重点论文来推出。
更为人熟知的Nature和Science杂志,一般只给论文4页正文的篇幅,最多只给4张图表,讲求短小精悍,颜光美希望论文发表能呈现一个完整的学术项目故事。
5.实验进展如何?
研究进行了一系列体外测试、小鼠体内的肿瘤模型测试以及取自患者的肿瘤活组织测试,下一步,实验人员会将M1病毒用于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实验。我设想,新药会是动脉或静脉注射剂。从已有资料来看,这项研究的前途很好。我们还有其它技术证据支撑,等相关实验到达完成阶段,还会有论文发表。
6.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病毒进行攻击,产生抗体,如何让病毒绕开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
人体产生的抗体会在两星期后将体内病毒“赶出体外”,M1病毒的疗法设想是两个星期内分3至4次注射,病毒有足够时间钻入癌细胞体内,通过扩增裂解方式杀伤肿瘤细胞,产生的子代病毒又能感染周围的细胞。抗体清除体内未感染癌细胞的病毒,不影响已经“打入敌后”的“病毒卧底”工作。
7.M1病毒是否会感染正常细胞,引起其它疾病或产生毒副作用?
自然界存在的病毒中,只是一小部分会对人体致病。M1病毒只在马和猪之间传播。研究进行了两种病毒感染正常细胞的实验,一是同一器官的癌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的对比实验,二是包括心脏、肝、肠管、血管等7种人体主要器官组织的正常细胞感染M1的实验,均未发现M1病毒对正常细胞有损伤作用。因此推断,M1病毒治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
而且,对人体毒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是临床试验需要考查的内容,现阶段实验室试验尚未涉及。即使日后实验发现对人体产生某些副作用,权衡轻重,只要利大于弊,依然还有临床应用价值。
8.M1病毒能否治疗非实体瘤?对肿瘤转移和扩散的治疗有何作用?
我们研究中,M1病毒已发现的作用仅局限于实体瘤,因为中国90%的癌症病例都是实体瘤,所以这是我们团队首选的实验对象。肿瘤扩散和转移后,M1病毒是否有效,对血液肿瘤是否有效,这些都是未来进一步实验研究的方向。
我们现在是用天然病毒进行实验,未来在研究清楚病毒的结构和功能后,根据它的抗癌机制,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改建工程病毒,将可能产生毒副作用的病毒RNA结构部分去除。另一种可能的思路是将病毒改建成只杀伤特定种类癌症细胞的病毒,专门治疗某一癌症,更加精确打击。
来源:医谷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