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穆拉德博士早已不是中国仿制药市场的评论者,而是一个参与者。2012年1月开始,他担任广药集团研究总院院长,首个中国“伟哥”白云山金戈,就是他指导出的一项成果。
关注中国中草药市场
“我相信,”伟哥“是全世界男人都喜欢的药。”穆拉德博士说,此次辉瑞万艾可的专利保护到期,在他看来对中国的相关仿制药市场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作为“伟哥”原理的发现人,这个“伟哥之父”如今已经成了“伟哥”抢仿战的正式参与者,并指导了中国首个“伟哥”仿制药金戈,将此作为对中国仿制药市场的声援。
他加入中国市场的另一个目的则是研究中草药。此前他就明确表示,自己会研制中药“伟哥”。
“我目前专注于研究中草药萃取物。”除了仿制药市场外,另一个穆拉德关注的领域就是中草药。
穆拉德在此前跟别人做实验时就发现,有许多中草药萃取物对医药研制都非常有用,很多萃取物到现在都被西方的药物所使用。比如,阿司匹林就是从树皮中萃取出来的,很多治疗癌症的药物也都需要从中草药中萃取而来。
此后,他对中草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认为这个领域跟自己一直关注的细胞信息交流领域相通。
目前,穆拉德已经挑选了100多种中草药来研究它们与细胞信息交流的关联性,也研究过中草药用来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方面的用途。
在他看来,中草药的问题是西方人能得到的资讯太少。由于不了解这个领域,西方人对此做的研究一直都很少。目前,美国只有1%~2%的人使用中草药,这些人主要都是亚洲人。但他相信,中草药未来在西方一定会有市场。
除了中草药外,另一个穆拉德正在关注的则是女性性功能方面的药物产品。但他预计该产品在中国这样的女性仍比较保守的社会,市场的推广面临很大问题。
支持仿制药开发降低药价
在穆拉德看来,如今中国市场的“伟哥”抢仿战是医药市场药物抢仿的常态,这是件好事。
他回忆,在美国,以前只有学界乐于分享医药成果,比如他当年发现了“伟哥”的原理,将其直接免费分享给了世界,从而才有之后辉瑞万艾可的出现。但现在,即使在学界也很少有这类分享的氛围了,更不要指望研发新药的药厂去降低药价。
不过,昂贵的药价有着不得已的原因。穆拉德解释说,新药的研发过程非常漫长,一般需要10~15年的时间,而开发经费又往往需要十几亿美元。在这些开发中,只有10%~20%的新药能够研制成功。
他说,为了维护权益,各个药厂在刚发现某种化合物的效果后都会立刻申请专利。这样一来,一款新药从申请专利到真正上市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而专利的保护期却只有不到20年。
这种情况就造成了新药上市后,只剩下5~7年的专利保护期,这意味着药厂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回收此前投入的巨额成本。因此,新药想不贵都很难,药价也被垄断。
他举例,1998年“伟哥”刚开始上市时,在市场上只用几美元就可以买到,但由于专利保护,现在价格涨到了15美元才可以买到一片“伟哥”。
作为一位临床研究者,穆拉德看到了无数个因承担不起药价而得不到很好的医疗照顾的患者案例,比如,很多癌症或者艾滋病患者承担不起新药的售价,都只能望药兴叹。
“我本人非常支持仿制药的开发。”他认为,可能因为自己看多了患者买不起药的事情,觉得很难受,现在才力挺仿制药的研制,“我自己也会使用仿制药。”
穆拉德说,由于仿制药不需要庞大的研发经费和漫长的研发期,上市后的价格一般都比较低,是普通患者可以接受的。但药价的降低并不代表患者买到的是劣质药,因为按照标准,仿制药的制作必须与原药完全一致,这种“一致”包括药物的结构以及最终的药效,否则是不会获得批准通过的。
在关注仿制药市场很久后,穆拉德认为,各国的政府都应该作出些行动来支持仿制药市场,才能让更多患者接触到更好的医疗药物。
他说,就美国而言,仿制药的审批通过速度非常慢,因为政府很担心药物的安全问题,会做成百上千次临床试验来研究副作用。复杂的试验让审批的时间拉得非常长,他建议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增加人手来缓解这个问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为你推荐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

WSOPRAS 2025落幕:中国眼整形闪耀国际舞台,李冬梅教授代表爱尔眼科获2027年大会主办权
4月10日至12日,世界眼整形重建外科学会(WSOPRAS)2025年国际峰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盛大举行。
文/李林 2025-04-18 09:27

华东医药2024年报出炉,营收超400亿,创新产品密集上市
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9 06亿元,同比增长3 16%;实现归母净利润35 12亿元,同比增长23 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 52亿元,同比增长22 48%。
2025-04-17 21:18

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开启高血压管理新时代
4月11日,在备受瞩目的乌镇健康大会上,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作为行业首款搭载医疗大模型的AI血压计,引领家用医疗器械从单一检测工具进化为全周期健康管理解...
2025-04-17 20:34

又一款常用药物被暂停采购资格
近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发布通知,因未按要求调整药价,自2025年4月15日24时起暂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盐酸地芬尼多片(25mg*12片 板 盒,铝塑)采购资格。
2025-04-17 15:29

超16亿元,达仁堂“清仓”中美史克
日前,达仁堂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分别向赫力昂(中国)、Haleon CH SARL(简称“赫力昂(英国))转让所持有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中美史克”)4 6%股权份额、7...
2025-04-17 15:08

上海发布10款重点监控品种
根据上海此前发布的相关规则,医疗机构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在阳光采购平台采购药品是,“红黄绿线”议价将实时提醒采购产品的价格是否存在问题,从而保证临床需求,并避免不合理调价。
2025-04-16 22:15

马斯克称今年将首次在人体植入“盲视”设备,让失明者重见光明
4月初,马斯克在多个场合宣布,公司计划于今年底首次在人体内植入名为“Blindsight(盲视)”的脑机接口设备,目标是让完全失明者重见光明。
2025-04-16 14:28

诺令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加速出海步伐和多元化产品布局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便携式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仪”的产能扩充、全球化推广,以及围绕NO缓释与发生技术的创新管线研发
2025-04-15 17:12

扬帆出海正当时:Cytiva 为中国生物药企绘制全球合规航海图
峰会聚焦法规解读、国际监管环境、中国生物药企业出海案例等关键议题,通过专家分享和深入解读,为中国生物药企提供全球化战略指导和合规支持;
2025-04-15 17:00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礼来携手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加速赋能本土医药创新
礼来携手本土合作伙伴信达生物、和黄医药齐聚上海,共话本土医药创新发展,探索加速惠及中国肿瘤患者的新模式
2025-04-15 16:27

ADC明星企业映恩生物港交所上市,开盘高开91.33%
上市首日,其股价开盘高开91 33%,随后涨幅迅速扩大至127 06%,午间收报214 80港元,市值突破178 66亿港元,成为近年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中最亮眼的IPO案例之一。
2025-04-15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