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医药商业新一轮竞争以药房托管或者医药物流服务延伸到医院药房的形式展开。有数据显示,华润已经圈得41家医院的药房,正大力推行智能化药房项目;上海医药则先后拿下上海地区的54家医院药房。目前,医院药房托管的主力就是这些医药商业巨头。
之前有药店老总宣扬,药房托管一旦实现,9000多亿市场份额或归药店,这简直是异想天开,或许他真的不清楚药房托管的水有多深!
虽然国家力推公立医院零差价,迫使医药分家。但医院不能没有药品这块利润,医院的发展还得靠其维持,基本药物目录上的品种基本上很难赚钱,自费药是医院药房的重要利润。
一旦取消15%的加价率,那么医院所有的药品都要平进平出。而医院不可能放弃这块利润,怎么办?只有托管出去,但不能白让你托管,你还得给医院15%。国内的医药商业公司能够顶得住,为什么呢?原来10个商业公司给医院供货,每家挣5~6个点,每家平均供货1个亿,现在一家公司就10个亿。这家商业公司从药厂的要货量也相应变为原来的10倍,议价能力更强了!
过去厂家可以找不同的商业公司谈判,比如A商业公司要求2块的出厂价,B商业公司要求2块5,那厂家当然选择后者。医院药房被托管后,药厂没得选择,只有一家商业公司。那商业公司对药厂说,就这个价格供给我,否则我找其他厂家,反正中国一个产品有多家药厂同时生产。
对于药厂来说是好事,原来一个城市要给几十个商业公司发货,现在只发一家就够了,包括开票、物流的各项成本和费用都压缩下去了。
药房托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招标价过低。过去十几个商业公司一起投标,你10块,我8块,会产生恶性的价格竞争。如今药房托管会减少商业公司的数量,少一个竞争对手,价格竞争就会相对缓和一些,招标价不至于低得那么难看。
医药商业公司挣的是医院招标价与药厂出厂价之间的差价。当商业公司托管药房以后,招标价不像以前竞标得过低,商业公司却可以把出厂价压得更低,因此利润空间更大了。
只有大公司才能玩得起医院药房托管,华润医药、国药控股、上药集团这样的企业势在必得。药店没有实力拿出上千万来为医院搞建设,“建设费”是你拿下药房托管的敲门砖。而且医院药房托管的标准就是商业公司,药店一般没有资格参加。
另外,商业公司与医院是合作关系,药店和医院是竞争关系,医院怎么能将自家的药房托管给竞争对手呢?
即便委托给药店,你能像商业公司那样参加招投标么?你没这个资格。那么医院药房仍然还得由多家商业公司供货,在厂家一端你实现不了集约化。药店托管药房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流通环节,意义不大。
许多药店老板信誓旦旦地要搞药房托管,然后就去跟医院院长谈判:“你一年药品进销差额多少?我补给你。医院院长轻描淡写地说:“不多,一年几百万。”药店老总一听,几百万不算多,我这有1000多万,还能再托管一家。后来再找院长详谈,院长一看这药店老总还真当回事,双方派人对接,这时候医院一报就是3000万,立马把药店的人吓跑了。这让我想起,广东省以前要搞医药分家,政府让各大医院报每年药品的进销差额,各大医院都象征性地报了个数,都不超过1000万。省里一汇总,觉得数目不算大,就打算全省医院改制,并先拿出3家医院做试点,不到半年就把当时所计算的全省差额都用光了!这个项目最后不了了之了。医院的水有多深,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出来的。
公立医院跟华润医药及国药这样的企业玩托管,因为都是国有机构,所以是容易算账的,但民营企业搀和过来就不好算账了。
医院药房托管,这浑水真不是好趟的!
文/李洪波 北京京卫元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药房网董事长兼总经理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