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任何一次医药产业的狂欢,都是建立在一大批人的病痛之上的,比如糖尿病。当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尿病,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忽然有一大帮人冒出来庆祝又是个挣钱的好机会。你说这事儿靠谱么?
流行病学概况:患者急剧增加,发展中国家尤甚
全球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IDF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 3.82 亿人,并有 3.16 亿糖尿病高危人群(即前期患者), 当前在已经患糖尿 病的人群中,有 1.75 亿(占 46%)没有得到诊断。预计 2035年将达到 5.92 亿人,前期人群将达到 4.71亿。
诊疗率低、半数定律: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但诊疗率仍较低,存 在“50%定律”,即有半数不知已患糖尿病,而患者中只有半数人被诊断,诊 断的患者中又只有一半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治疗,其中又只有一半接受良好的 治疗,最后达到预期疗效的患者只有 6.25%,在发展中国家更是不到 3.2%。
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大量食入 高热量食品,年轻人又特别喜欢喝碳酸饮料,同时又缺少运动,导致年轻人、 青少年甚至儿童肥胖率的不断增加,而肥胖又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之一。研究显示,体重每增加 1 公斤,患糖尿病的危险至少增加 5%。肥胖 者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 3倍,约 50%的肥胖者将来会患上糖 尿病。有关数据显示青少年儿童糖尿病患病人数每年以 10%的速度在增长, 特别值得我们警惕。研究数据表明,美国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 2 型糖尿病的 患病率呈爆炸式增长,过去的 8年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 35%。
重心转向发展中国家:糖尿病发病率和人数增加最快的是由穷到富急剧变化 着的发展中国家。WHO 数据显示,2005 年近 80%的糖尿病死亡病例发生 在中低收入国家。IDF 2013 年最新数据显示,80%糖尿病患者在中等和低收 入国家,并且在这些国家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中国已成糖尿病第一大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居民饮食结构发生 化,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亚洲人的糖尿病易感性,近 30 年来我国 糖尿病患者人数急剧增加,患病率增长了约 10 倍。据 IDF的最新数据显示, 估计我国 20 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 10.3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 5.37%,更为严峻的是我国 6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 效的治疗。由此可得出,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 9840 万,其中城 市约 3910 万,农村约 5930万,同时有 6981 万糖尿病前期患者,已是名副 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且每年新增 120 万。2009 年杨文英教授团队调查 显示,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更是高达 1.485 亿人。IDF 估计,到 2035 年中 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 1.43 亿。
治疗药物类别:西药主导,品种众多
目前糖尿病还没有完全根治的治疗办法,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国 际通行治疗方案,基本都按照“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治疗→胰岛素治 疗”的路径来开展。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初期主要是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等 生活方式干预,并且应贯穿于治疗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能使血糖 控制达标就应开始药物治疗。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退,血糖控制会越来 越难,以后每步血糖控制不达标就要进入下一步治疗。
糖尿病的发病涉及到糖代谢的各个环节,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发病学说纷纭, 作用靶点众多,所以该领域治疗药物细分品类众多。糖尿病治疗药物可以分 为中成药和西药,其中西药占主导地位,而中药处于辅助治疗地位,是我国 特有的。西药又可分为以胰岛素为代表的注射剂和口服类降糖药。西药根据 作用机理的不同主要分为双胍类、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α- 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肠促胰岛素类(GLP-1受体激动剂、DPP-IV 抑制剂)、胰岛素类等 6 大类。
全球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分析
大病种,大需求
2013 年糖尿病治疗相关全球医疗花费达 5480 亿美元,占全球医疗支出的 11.6%,预计到 2035 年,与糖尿病相关的全球医疗花费将达到 6273亿美元。 根据 IMS统计,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在 2012 年突破 400 亿美元,达到 了 424亿美元,增长率达到了 8.2%,高于全球药物市场增速,在全球药品市 场中排第四位。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及发病率的不断攀升以及新药研发 的不断推进,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将逐年扩容。
在糖尿病药物需求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据糖尿病药物的主要市场。欧美 国家糖尿病患者约占全球总患者的 1/4,但其糖尿病药物的消费规模占比却达 到 80%,而占绝大多数患者比例的发展中国家的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却很小, 区域不平衡的现象十分明显。预计未来发展中国家会逐渐成为糖尿病药物市 场的中心,特别是中国市场。
竞争格局:集中度较高,新进入者增多在糖尿病治疗药物供给方面,基本上被几大跨国药企巨头把控,其中诺和诺 德、赛诺菲-安万特、武田、礼来和默克等在内的 8 家公司将近占据了全球 市场的 90%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这些巨头在各自的细分品种里具有很高 的品牌知名度和领导地位,使得新进入者的进入壁垒很高。近年来罗氏、勃 林格殷格翰、百时美施贵宝等跨国巨头也在不断加大糖尿病药物的开发, EvaluatePharma 预计未来各巨头之间的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寡头垄 断的局面难以改变。
我国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分析
市场持续稳定增长,仍有巨大空间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人们生活质量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逐年扩容。据南方所统计,我国糖尿病药物临床用 药市场规模已从 2002 年的 41.87 亿元上升到了 2013 年的 173.77 亿元, 持续维持较好增长态势。2012 年受吡格列酮、罗格列酮使用有限(“文迪雅” 风波)的影响,我国糖尿病用药的临床销售有所放缓。
我国糖尿病尿病发病率很高但诊疗率很低, 2013 年糖尿病患者中,预计有 60%的人未诊断,23%的未接受治疗,11%未达到疗效,只有 6%达到预期疗 效。但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年人均治疗费用还很低。以美国为例,2013 年糖 尿病患者年人均医疗消费是 9800美元。而我国普通糖尿病患者的年平均花费 大约为 2000元,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年花费较高超过 1.8 万元。我国糖 尿病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远低于美国、德国等其他糖尿病大国,也不及巴西 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 9840 万,而其中有超过 60%的患者并不知道已经 患有糖尿病,并未进行有效治疗。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会有更多的人 群进行系统的治疗,我们简单估算下,保守假设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糖尿病患 者就诊率分别达到 50%和 30%,也就是说中国 9840 万糖尿病患者中有 4920 万获得治疗,那么按照人均年治疗费用为 2000元/年(不包括并发症相 关治疗费用)来计算,那么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潜在规模至少在 984 亿元 以上,目前的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明显被低估,未来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还 有巨大的增量空间。
此外,老龄化及肥胖率的持续上升也将不断推升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多项 因素决定了未来长期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的持续高速扩张。
市场竞争格局:各细分领域都有龙头,集中度较高
我国糖尿病市场主要由跨国药企和成百上千的本土药企(品种单一、老化) 组成,市场集中度高,增长迅速。2012 年市场份额排名前五位的均为外企, 其中诺和诺德以 27.7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位,代表品种有胰岛素和瑞格列 奈,且其市场份额逐年稳步增加;拜耳以 18.4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位, 代表品种为阿卡波糖;赛诺菲安万特以 13.44%的市场份额排名于第三,代表 品种为三代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近年来市场增速较快;国内企业中只有中美 华东制药和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挤进前十,分列第六和第八位。
血糖监测系统市场分析
全球血糖检测系统平稳增长,规模大,寡头垄断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难以根治,血糖控制是关键,目前主要通过血糖自我 检测系统来完成。病人需要通过使用血糖监测系统对血糖浓度进行日常监控, 使糖尿病病情得到缓解和遏止,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产生,从而节约重病治疗 和手术开支。血糖自我监测系统主要包括血糖仪和血糖试纸,目前大部分试 纸都是对应特定血糖仪的专用耗材,即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血糖仪只能匹 配相应的试条,也就是说血糖仪和试条形成的一一对应的“封闭系统” 。
目前血糖监测系统全球市场容量高达 200 多亿美元,由于发达国家血糖仪渗 透率已很高预计在 90%左右,因此该市场整体平稳增长。国际血糖监测系统 市场中,罗氏、强生、拜耳等几大巨头占据将近 90%的市场份额,呈寡头垄 断格局。
我国血糖监测系统市场空间广阔,仍处成长期
我国作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到 2013年,国内血糖检测系统市场 规模预计已超过 50 亿元(按终端销售价格测算),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血 糖监测系统的渗透率预计已由 2010年的不足 10%提升到 20%以上。但应该 看到,我国血糖监测系统的渗透率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 90%,还有很大的提 升空间。未来五年,国内血糖监测系统市场仍有望保持 20%以上的增速。
未来我国血糖监测系统市场仍将处于较高成长期,主要驱动因素有:
血糖仪渗透率的提高 。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大概约有 20%的患者拥有自己的血糖监测系统,与欧美 发达国家高达 90%以上渗透率相比相距甚远。随着居民对糖尿病认知水平和 支付能力的提高,未来我国血糖仪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单台血糖仪消耗试条量的提升 。
目前我国单台血糖仪年均消耗的试条量大致为 100 条左右,相当于一周测两 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台血糖仪年均试条消耗量明显偏低,如美 国单台血糖仪年均消耗的试条数量为 400 条,甚至连俄罗斯单台血糖仪年平 均消耗试条量也是我国的 2 倍。一般血糖较为稳定的患者一周需要测两次, 而其他病情更重的患者则需要更频繁的测试血糖以严格控制血糖以防并发症的出现。随着患者血糖控制意识及并发症预防意识的加强,未来我国单台血糖仪消耗试条量还有提升空间。
市场竞争格局:外资主导医院、国产 OTC 优势明显
国内血糖监测系统市场仍以外资品牌为主,占据超过 60%份额,国内企业不 到 40%,外资品牌在三甲医院市场占有率更是超过 90%。外资品牌由于进入 时间早,品牌质量优势强,在大型医院的地位无可撼动。在国内血糖监测系 统市场中,OTC市场和医院市场各占约 50%的份额,但 OTC 市场增速超过 医院市场,整体血糖监测系统市场增速约 20%,预计 OTC市场增速 30%左右。
目前国产品牌的产品性能、质量均已达到国际水平,而且国产品牌通过良好 的成本控制,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国产血糖仪价格至少比外资品牌低 50%, 国产试纸价格至少比外资品牌低 40%。在 OTC市场,尤其是二、三线城市 的基层零售市场,廉价、贴近客户、使用方便等是消费者购买时的重要考虑 因素,因此国产品牌的优势在 OTC市场。
发展趋势: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变革者引领未来
目前血糖仪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基本功能差别不大。但大多企业都在 朝着更加测量精细、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目前血糖仪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 免调码、小型智能化、动态血糖监测、无创血糖监测。免调码血糖仪免去了 由于血糖试纸批次更换而需要手工输入条码的步骤,对于众多的老年患者, 这种血糖仪将使更多老年患者的使用变的方便准确。动态血糖监测通过植入 体内的芯片进行不间断的血糖监测来实现个体化的数据采集,有助于医生提 出更切合于患者的治疗方案。其中无创型血糖监测系统涉及技术复杂,且未 能解决体外测试指标与血糖关联性较弱的难点,因此虽然一直是研发热点之 一,但仍未有成熟的产品上市。
来源:健康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