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阿斯利康今年迄今在中国最大的动作官宣了。
阿斯利康宣布了一项2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聚焦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免疫学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并达成多项重大研发与生产合作,其中包括将与康泰生物成立合资公司,在呼吸等疾病领域开展创新疫苗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
图丨北京全球战略研发中心
从分子构想到临床破局,推动科学与创新
此次在北京建立的全球战略研发中心,是阿斯利康继上海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建立后,在中国的第二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将以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实验室为支撑,推动药物早期研究与临床开发,加速创新药物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
这背后的驱动力,正是中国患者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解中国之需,才能为中国所用,让广大中国患者实现获益。
当前,呼吸慢病防治是建设“健康中国2030”的重点课题,现实困境依然横亘。在中国,慢阻肺病(COPD)患者近1亿[1]、20岁以上哮喘患者超4500万[2]、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常年高居首位[3]——这些数字背后,是数亿患者对“自由呼吸”的渴望,也是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常年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呼吸领域已经深耕超过50年的阿斯利康,始终直面严峻挑战,通过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推出创新药物和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中国上市多个经典产品,覆盖哮喘、慢阻肺病等治疗领域。3月24日,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 (SEA) 创新靶向生物制剂本瑞利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正式商业上市,用于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维持治疗[4]。这是阿斯利康在呼吸领域的首款生物制剂。自此,阿斯利康在中国形成了覆盖轻、中、重度哮喘的完整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阿斯利康在研管线中的创新也同样令人期待:当前,中国与全球研发管线的同步研发率达到100%,计划到2030年引进20款全球创新药。
不仅如此,中国也在引领全球研发。在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体系中,由中国主导的全球临床试验有近20项。通过构建去中心化的研究网络,将中国基层患者纳入临床试验人群,以更贴近中国患者的临床需求与特性。同时,阿斯利康也在积极助力提升中国学术以及创新在全球的影响力。近期,在国际学术大会公布的III期DIRECTION研究成果,是重度哮喘治疗在TSLP靶点上的重大突破;去年,中国在心血管治疗领域启动的新型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ASI)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都是立足中国面向亚洲的国际性研究,彰显了中国智慧在不断推动临床研究和诊疗方面的贡献。
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近期对媒体表示,中国是生物医药领域全球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年里,阿斯利康进行了大量投资。所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阿斯利康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作为一家跨国药企,近年来与中国的医疗生态链形成了愈发紧密的连结,不断将科学创新得以纵横延展,最终服务于中国患者。
从 “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促进诊疗变革与共同健康
如果说加速让更多创新药物走向临床获益,是呼吸系统疾病管控路上的“最初一公里”,那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充分满足患者的多层次需求,促进共同健康,就是这漫长链条上的“最后一公里”。
阿斯利康想让这“最初”和“最后”的一公里都畅行无碍。
受人口老龄化、环境变化及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慢阻肺病、哮喘等患者数量持续增长,但在早期筛查、精准诊断、规范治疗及长期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面对这些“难题” ,在刚刚召开的2025呼吸健康与气道疾病国际论坛上,阿斯利康提出要携手中外专家,共同推动临床指南落地,提升呼吸疾病规范化诊疗,为加速医学研究向临床实践的高效转化,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呼吸健康贡献“中国方案”。
图丨2025呼吸健康与气道疾病国际论坛
2024年,慢阻肺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为第三种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慢性疾病。对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王辰院士强调,要重点聚焦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卫的“后防治时代”的早期筛查和规范化诊疗,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守护更多患者的肺健康。
社区医院、县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无疑是慢阻肺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治的前沿阵地。国家近年来已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基层医疗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阿斯利康通过支持优质药物的基层可及性和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致力于为数亿中国慢病患者改善诊疗服务,重塑生命历程。
从持续的在华研发投入,不断扩大的“朋友圈”,到深入基层的诊疗变革,阿斯利康躬身入华的背后,是对中国市场和研发创新力的持续看好。
正如苏博科在此次追加投资之后所言,“这项25亿美元的投资体现了阿斯利康对中国的坚定承诺,未来将成为支持我们将创新药物带给全球患者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总经理林骁看来,阿斯利康所谋深远,正因为与健康中国未来目标是深刻绑定,同频共振的。“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推动科学与创新,促进诊疗变革与共同健康,让呼吸系统疾病从‘不可控’变为‘可管理’,最终实现‘可治愈’,守护中国肺健康,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陈荣昌,康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识别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志,2022,42(24):1845-1863
2. Kewu, Huang. Yang, et.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J]. The Lancet. 2019 Aug 3;394(10196):407-418.
3. 郑荣寿, 陈茹, 韩冰峰, 等.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3):221-231.
4.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approval, August 2024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