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30日,备受瞩目的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上,吉利德科学将以壁报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31项肝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慢性乙型肝炎(CHB)领域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的3期临床研究中国队列随访8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领域Seladelpar在亚裔PB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乙型肝炎病毒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的真实世界数据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将为加速消除病毒性肝炎提供重要的临床数据支持,还将进一步推动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在内的广泛肝病领域的科研发展。
中国CHB患者的8年随访数据显示TAF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
本次APASL会议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将口头报告TAF在中国人群中为期8年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证实了TAF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TAF在中国人群中的3期临床研究共纳入了334名CHB患者,在随机(2:1)接受TAF (25 mg,n=227)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300 mg,n=107)双盲治疗三年后,接受TAF开放标签治疗至第8年。研究的有效性终点为治疗384周时,两组患者(即TAF→TAF组和TDF→TAF组)的病毒学抑制率;研究的安全性终点为不良事件(AEs)、各项骨肾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其中骨密度(BMD)的变化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DXA)对髋骨和脊柱进行检测。
在334名CHB患者中,有311名进入开放标签阶段,其中 TAF-TAF组 212名,TDF-TAF组99名。第384周时,采用缺失即失败(M=F)的统计方法的结果显示,TAF-TAF组与TDF-TAF组的病毒学抑制率分别为79.3%(180/227)和78.5%(84/107)(P=0.8517),而通过缺失即排除(M=E)统计方法的结果显示,两组病毒学抑制率为95.2%(180/189)和95.5%(84/88)(P=0.9407)。两组患者在第384周的ALT复常率均较高(TAF-TAF组87.8% vs. TDF-TAF组84.9%,M=E分析,P=0.5514;M=F分析亦呈相似趋势)。此外,TAF-TAF组的血清学反应比例较高;在有基线Fibro Test评分的患者中,TAF-TAF组的肝纤维化状态改善、无变化及恶化的比例分别为26.1%、71.7%和2.2%,而TDF-TAF组为28.9%、61.4%和9.6%。且8年随访时间内,尚未发现对TAF的基因型耐药。
总体安全性数据显示,TAF治疗8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3级及以上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TAF-TAF组为5.7%(12/212)和TDF-TAF组为6.1%(6/99),未出现因不良事件导致中止的情况。在双盲阶段观察到的两组患者肾功能和骨参数之间的差异,在接受开放标签TAF治疗后逐渐缩小,至第384周,两组eGFR中位数较基线变化小且相当(-1.3 mL/min vs -2.0 mL/min,P=0.9233)。此外,双盲阶段观察到的两组之间RBP:Cr与ꞵ2M:Cr中位百分比变化的差异,在接受开放标签TAF治疗后也明显缩小,且使用TDF时出现的髋部和脊柱骨密度轻微下降现象在转换成TAF治疗后也有所改善。
该研究随访8年的有效性数据表明:无论是持续使用TAF还是由TDF转为TAF治疗,都能保持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安全性数据表明:长期接受TAF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耐受性良好,骨肾安全性得到有效维持,从TDF转换成TAF治疗的患者在骨肾安全性得到改善。
TAF在中国开展的3期临床研究随访至8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结果,进一步支持TAF作为一线口服抗病毒药物之一在CHB中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Seladelpar在PBC亚裔患者中展现出高有效性及安全性
Seladelpar是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新型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激动剂。RESPONSE研究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3期试验,探索Seladelpar在P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Seladelpar长期安全性和耐受性正在一项开放标签试验ASSURE研究中被评估。在今年的APASL上,报告了RESPONSE研究和ASSURE研究中亚裔患者为期12个月的试验结果。
RESPONSE研究纳入对熊去氧胆酸(UDCA)应答不佳或不耐受的PBC患者,碱性磷酸酶(ALP)≥1.67倍正常值上限(ULN)且总胆红素(TB)≤2倍ULN的患者。患者每日口服10mg Seladelpar或安慰剂(2:1随机分组),持续12个月。根据ALP和瘙痒数值评定量表(NRS; 0-10)进行分层。主要终点是第12个月时的复合应答(定义为ALP<1.67倍ULN,ALP下降≥15%且TB≤ULN)。关键次要终点是第12个月时ALP正常化以及第6个月时NRS的变化。ASSURE研究纳入既往参与Seladelpar研究的PBC患者,随访5年以评估Seladelpar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终点是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和生化及血液结果。
在RESPONSE研究的193名PBC患者中,有11名为亚裔患者(其中7例接受Seladelpar治疗,4例接受安慰剂治疗),其余182名为非亚裔患者。治疗第 12 个月时,亚裔患者中接受Seladelpar治疗的复合应答率为100%(7/7),安慰剂组为0%(0/4);非亚裔患者中接受Seladelpar治疗的复合应答率为59.5%(72/121);安慰剂组为21.3%(13/61)。在ASSURE研究的174名PBC患者中,有13名为亚裔患者,其余161名为非亚裔患者。8名亚裔患者以及140名非亚裔患者有第12个月时的随访数据,结果显示接受Seladelpar 10mg治疗的亚裔和非亚裔患者复合应答率分别为75%(6/8)和70%(98/140)。
在ALP复常方面,RESPONSE研究第12个月,接受Seladelpar治疗的亚裔患者,71.4%(5/7)患者实现了ALP复常,非亚裔患者有 22.3%(27/121)实现 ALP复常 ,安慰剂组中无患者实现 ALP 复常。ASSURE研究第12个月,接受Seladelpar治疗的亚裔患者ALP复常率为 25%(2/8),非亚裔患者ALP复常率为37.9%(53/140)。所有接受 Seladelpar的患者,无论是亚裔患者还是非亚裔患者,ALP 水平均有类似程度的降低。亚裔患者中接受Seladelpar治疗和接受安慰剂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RESPONSE及ASSURE研究均表明Seladelpar 能有效降低亚裔或非亚裔PBC患者的胆汁淤积相关生物标志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预防性使用TAF在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中展现出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次大会上,还展示了一项来自中国16个中心,前瞻性,单臂,开放标签,为期12周,接续12/48周的观察性临床研究。该研究共纳入105例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GT1-6合并感染的成人患者。其中,83例非肝硬化患者被纳入第1组,22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被纳入第2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抗HBV和HCV的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单药治疗4周,随后TAF联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治疗12周。非肝硬化患者继续每日一次TAF单药治疗12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继续每日一次TAF单药治疗48周。
研究结果显示,SOF/VEL治疗结束时,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SVR)为97.6%,其中,第2组的SVR率达到100%。所有患者HCV RNA和HBV DN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01)。与治疗前相比,第1组治疗至12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上升(p<0.001)。第2组治疗至48周时,ALT、AST水平显著下降(p<0.001),ALB、血小板(PLT)水平显著上升(p<0.05),肝脏硬度值(LSM)、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APRI)和FIB-4指数(FIB-4)均显著下降(p<0.05)。第1组中仅1例GT3型患者出现HBV再激活。本研究未观察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
该研究结果表明SOF/VEL可显著降低HB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HCV RNA水平,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抗病毒治疗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此外,HBV/HCV合共感染患者中预防性使用TAF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HBV再激活。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Seladelpar目前已经在美国,欧盟和英国获批,用于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或不耐受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Seladelpar尚未在国内获批。
为你推荐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

WSOPRAS 2025落幕:中国眼整形闪耀国际舞台,李冬梅教授代表爱尔眼科获2027年大会主办权
4月10日至12日,世界眼整形重建外科学会(WSOPRAS)2025年国际峰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盛大举行。
文/李林 2025-04-18 09:27

华东医药2024年报出炉,营收超400亿,创新产品密集上市
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9 06亿元,同比增长3 16%;实现归母净利润35 12亿元,同比增长23 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 52亿元,同比增长22 48%。
2025-04-17 21:18

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开启高血压管理新时代
4月11日,在备受瞩目的乌镇健康大会上,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作为行业首款搭载医疗大模型的AI血压计,引领家用医疗器械从单一检测工具进化为全周期健康管理解...
2025-04-17 20:34

又一款常用药物被暂停采购资格
近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发布通知,因未按要求调整药价,自2025年4月15日24时起暂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盐酸地芬尼多片(25mg*12片 板 盒,铝塑)采购资格。
2025-04-17 15:29

超16亿元,达仁堂“清仓”中美史克
日前,达仁堂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分别向赫力昂(中国)、Haleon CH SARL(简称“赫力昂(英国))转让所持有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中美史克”)4 6%股权份额、7...
2025-04-17 15:08

上海发布10款重点监控品种
根据上海此前发布的相关规则,医疗机构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在阳光采购平台采购药品是,“红黄绿线”议价将实时提醒采购产品的价格是否存在问题,从而保证临床需求,并避免不合理调价。
2025-04-16 22:15

马斯克称今年将首次在人体植入“盲视”设备,让失明者重见光明
4月初,马斯克在多个场合宣布,公司计划于今年底首次在人体内植入名为“Blindsight(盲视)”的脑机接口设备,目标是让完全失明者重见光明。
2025-04-16 14:28

诺令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加速出海步伐和多元化产品布局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便携式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仪”的产能扩充、全球化推广,以及围绕NO缓释与发生技术的创新管线研发
2025-04-15 17:12

扬帆出海正当时:Cytiva 为中国生物药企绘制全球合规航海图
峰会聚焦法规解读、国际监管环境、中国生物药企业出海案例等关键议题,通过专家分享和深入解读,为中国生物药企提供全球化战略指导和合规支持;
2025-04-15 17:00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礼来携手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加速赋能本土医药创新
礼来携手本土合作伙伴信达生物、和黄医药齐聚上海,共话本土医药创新发展,探索加速惠及中国肿瘤患者的新模式
2025-04-15 16:27

ADC明星企业映恩生物港交所上市,开盘高开91.33%
上市首日,其股价开盘高开91 33%,随后涨幅迅速扩大至127 06%,午间收报214 80港元,市值突破178 66亿港元,成为近年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中最亮眼的IPO案例之一。
2025-04-15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