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arepta Therapeutics宣布其基因疗法Elevidys2023年销售业绩达2.004亿美元按照最新汇率计,折合人民币14.39亿元,销售业绩远超预期。2023年6月,Elevidys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4-5岁携带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的非卧床儿科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外显子8和/或外显子9上存在缺失突变的DMD儿童禁用),成为目前世界上首款获批用于DMD治疗的基因疗法。Elevidys的现有定价为320万美元,是史上第二贵的基因治疗产品。
据了解,DMD是一种致命的罕见X连锁退行性神经肌肉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致死性遗传疾病之一,患者多为男性,DMD的发病机理是由于患者体内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的基因发生变异,导致抗肌萎缩蛋白的缺失或功能缺陷。在临床表现上,患者会出现全身肌肉渐进式退化和运动功能减退,同时也会影响心脏功能与呼吸系统,多数患者在十几岁时会失去行走能力并不得不依赖轮椅,后期时其心肺功能也会逐渐衰竭,并最终死亡。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3500-5000例男婴中就有1例DMD患者。中国则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病人数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有400~500例患儿出生,累计患者达7-8万人。
Elevidys是一款基于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的基因疗法,将表达微抗肌萎缩蛋白(micro-dystrophin)的转基因包装在AAV病毒载体中,通过单次静脉注射,将编码微抗肌萎缩蛋白的靶基因递送到骨骼和心肌肌肉组织,使得患者肌肉生成具有部分抗肌萎缩蛋白功能的重组蛋白,以弥补抗肌萎缩蛋白的缺失。2019年12月,罗氏与Sarepta达成28.5亿美元的研发合作,共同开发Elevidys这一基因疗法,其中,罗氏获得Elevidys在美国以外地区的商业化权利,Sarepta则负责临床开发和生产。
另值得一提的是,Sarepta Therapeutics开展的一项名为EMBARK、针对4—7岁DMD患者的全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遭遇了失败,该试验共有125例患者入组,1:1随机分配接受Elevidys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NSAA评分,次要终点包括蛋白表达水平、TTR、10MWR等。但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EMBARK数据显示,接受Elevidys治疗后第52周,参与者的NSAA评分有所提高但并未到达预定的主要临床终点,仅达到关键次要终点。不过,Sarepta Therapeutics方面表示,仍旧将根据EMBARK数据向FDA提交疗效补充申请(BLA),以扩大Elevidys的批准范围,使其能够覆盖4—7岁的DMD患者。
事实上,在Elevidys获批前,全球有4款治疗DMD的“外显子跳跃”疗法,包括Sarepta Therapeutics的Amondys 45(casimersen),Exondys 51(eteplirsen)和Vyondys 53(golodirsen),以及Nippon Shinyaku公司的Viltepso(viltolarsen),这些疗法能帮助患者产生部分功能性的抗肌萎缩蛋白,减轻肌肉的无力和退化,但临床疗效都并不理想,且仅能针对约10%特定突变的患者,定期注射给药,每年费用接近100万美元。
来源:医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