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晚间,远大医药(00512.HK)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约86.0亿港元,同比增长35.3%;归母净利润24.0亿港元,同比增长34.0%。2021年远大医药研发方面共投入超23.0亿港元,占收入比重达26.8%。公司收入上涨主要受益于心脑血管急救、眼科以及氨基酸等产品销售持续录得显著上升,同时公司各创新领域亦取得喜人的进展,包括其重磅全球创新产品SIR-Spheres®钇[90Y]微球注射液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在此基础上,远大医药拟派发2021年度股息为每股11港仙,总计分红约3.9亿港元,已连续4年分红。
远大医药表示,面对行业的变革,公司将把握医药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中的机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布局全球创新产品及先进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及强化产业链布局和建设。2022年,随着钇[90Y]微球注射液等全球创新产品陆续在中国上市,公司将在多个核心领域全线发力,不断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夯实优势领域的行业领导者地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大创新领域齐驱并进,科技创新持续提供动力
过去一年中,远大医药在巩固公司在呼吸五官科、心脑血管急救等传统领域业绩稳定贡献的同时,也持续瞄准科技创新前沿领域,不断拓展和落地新的业绩增长点,践行“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介入、核药及免疫治疗抗肿瘤”以及“重症及抗感染”三个创新战略的协同发展。
其中,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远大医药秉承“介入无植入”、“心脑同治”、“无源+有源”的布局理念,于年内顺利实现了在冠脉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以及心衰六个方向的全方位布局。
目前,公司于该板块已储备10款产品,其中血管介入领域已有两款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其他产品也在积极推进中国临床注册工作。同时,远大医药将继续采用“引进落地”和“同步国产化自主研发”的发展路径,将该板块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平台”。
在抗肿瘤领域,远大医药围绕肿瘤介入、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和免疫治疗三个领域开展全球化重点布局,现已拥有16款全球创新产品,覆盖13个癌种。其中,放射性核素药物诊疗平台是远大医药在抗肿瘤领域重点打造的高端技术平台,目前已储备10款创新产品。
2022年2月,远大医药全球创新产品钇[90Y]微球注射液在国内获批上市,是全球唯一一款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产品。远大医药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强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形成以钇[90Y]微球注射液为核心的放射性药物产品群。目前,远大医药及联营公司的放射性药物诊疗平台于全球共拥有超过400名员工,硕博占比约40%,拥有五个放射性药物研发基地及五个放射药物生产基地,放射性药物诊疗平台是远大医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板块之一,公司将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放射性药物诊疗平台和肿瘤介入治疗平台。
在重症及抗感染领域,远大医药围绕重大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全球首创药物进行布局,目前已储备4款全球创新药物,分别是两款全新作用机制的用于治疗脓毒症、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重症的全球创新药物STC3141和APAD,以及一款用于治疗副流感的全球创新药物。
其中,STC3141研发进展迅速,已于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英国和波兰三大洲五个国家,在脓毒症、ARDS、重症COVID-19感染、COVID-19感染引发的ARDS四个适应症上获批六个临床批件,国际多中心临床全面推进,彰显公司全球化创新研发实力的持续提升。
此外,公司与mRNA领域的合作伙伴比利时eTheRNA合资组建的南京奥罗生物mRNA疫苗研发中心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奥罗生物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并配有早期项目研究和制剂开发实验室,产能满足治疗性和预防性mRNA疫苗各阶段临床研究要求,具备与国际领先的mRNA公司同台竞技的能力。
自主研发+全球拓展并行,技术壁垒不断提升
远大医药长期致力于构建高端的创新研发人才体系以推进创新项目的全球开发工作,现拥有研发人员643名,硕博占比近60%,同时储备国际知名科学家超30人。同时,公司全球化研发布局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药物方面,公司已于全球布局了四个研发技术平台及五个研发中心;医疗器械方面,公司在北美洲及欧洲设立了海外研发平台和生产基地,持续进行创新产品的开发,国内的常州研发及生产基地已投入使用,武汉光谷基地预计于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有望继续夯实国内研发及生产力量。
过去一年中,远大医药在全球进一步挖掘优质创新项目来扩充产品管线并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持续发力向加速创新和国际化战略,先后布局了用于治疗房颤的新一代创新医疗器械HeartLight X3激光消融平台、耶鲁大学孵化企业CoRISMA全球创新先进心力衰竭治疗系统、全球创新二尖瓣置换医疗器械Saturn,以及ITM公司三款全球创新RDC药物等多个项目。
远大医药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满足患者需求为中心,秉承“综合优势、创新壁垒和全球拓展”的发展理念,采用“自主研发和全球拓展双轮驱动,全球化运营布局和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联动发展并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致力于成为一家受医生和患者尊重并还原于社会的科技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
为你推荐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

WSOPRAS 2025落幕:中国眼整形闪耀国际舞台,李冬梅教授代表爱尔眼科获2027年大会主办权
4月10日至12日,世界眼整形重建外科学会(WSOPRAS)2025年国际峰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盛大举行。
文/李林 2025-04-18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