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重组厚望的*ST国药于3月21日发布了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141.81万元,营业总成本11257.23万元,实现净利润1391.64万元。此外,由于受让资产、大股东免除部分债务,公司净资产为正值,因此*ST国药宣布将申请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
就在年报公布后,有媒体质疑公司的第一大客户“查无此人”,如果这一消息属实的话,意味着*ST国药存在虚假陈述的可能。昨日,记者致电*ST国药董秘闻彩兵,他告诉记者,应该是相关人员在撰写年报时出现笔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公司应为“上海公合实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要做钢贸的公司。
对于外界所称的公司已成为“净壳”之说,闻彩兵告诉记者,公司目前的主业为内燃机业务、机械配件业务,“没有重组的打算”。
第一大客户乌龙?
国药发布的2013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出售了原有的药品生产和零售的全部资产和业务,主要经营业务为钢材贸易。在大股东的支持下,公司受赠了关联方持有的上海奥柏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的75%股权并实现正常经营,同时大股东免除了公司的部分债务,使公司的资产状况得以显着提升。
数据显示,公司的内燃机配件营业收入为756万元,营业成本为650万元;医药产品销售为80万元,营业成本为61.9万元;钢材贸易营业收入为1.03亿元,营业成本达1.01亿元。
国药表示,本年度前三名主要客户的销售额为1.11亿元,占销售总额的100%.这意味着公司的全部收入来自这三名客户。其中,第一大客户“上海公和实业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03亿元,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2.49%.不过,有媒体报道,该公司查无信息。
昨日,*ST董秘闻彩兵表示,这是笔误造成,第一大客户名称为“上海公合实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要做钢材贸易的公司。
记者在上海工商局查询到,上海公合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业务是“投资管理,金属制品加工,花卉、苗木的种植,商务信息咨询,金属材料,百货,针纺织品,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日杂,机电产品,木材,化工原料及产品(不含危险品)的销售,本核准经营范围内信息咨询服务,铁矿石、铜矿石、铬矿石、铁矿粉、铜矿粉、铬矿粉、铁矿砂、锰矿石、锰矿粉、镍矿石、镍矿粉的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煤炭批发经营”。
据了解,2012年5月份,几成空壳的*ST国药发布公告称,新设立子公司上海鄂欣实业有限公司开展钢材贸易。公司的主营业务也转为钢材贸易。
记者在查询公司2012年年报时发现,2012年,*ST国药实现营业收入4918万元,其中,公司的钢材贸易营业收入为4115万元,营业成本为4043万元。2012年度前三名主要客户的销售额为4115万元,占销售总额的83.66%.在此,公司未披露前三名客户的名称,记者未查询到“上海公合实业有限公司”。但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名客户2012年的营业收入为3436万元,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2012年公司的第一大客户是不是上海公合实业有限公司?2013年,在钢材贸易整体不佳的情况下,为何的钢贸业务却实现了150%的增长?记者再次致电闻彩兵,他表示,上海公合2012年是公司的客户。“2012年,公司设立子公司做钢材贸易时间并不长,因此营业收入不高。而2013年,从整个钢材贸易行业来看,1亿元的营业收入规模并不大。”
主营业务一变再变
2004年至2011年,*ST国药主营业务为医药制品的生产、销售及流通;2012年至2013年,公司主营业务为钢材贸易;2014年,公司的主营业务转为内燃机配件方向。
在2013年年报中,*ST国药表示,2014年,公司在稳定供应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供应客户,逐步扩大公司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预计2014年内燃机配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6500万元,成为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
不过,*ST国药的内燃机配件业务面临着客户单一的风险。公司透露,内燃机配件业务主要客户只有一家,存在着对大客户依赖的风险。
据了解,公司的第二大客户为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股东为日本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经营范围为设计、研发和制造柴油机发动机及其零部件,销售自产产品,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以及各项附带业务。
然而,无论是钢材贸易和内燃机配件业务,闻彩兵都告诉记者,规模并不大。
公司这样的情况让外界的投资者猜测,在出售原有的药品生产和零售的全部资产和业务后,*ST国药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只是为了保壳,而在保壳成功之后,公司所需做的就是静待资产重组。
然而,闻彩兵告诉记者,2014年重组不会发生,公司的主营业务将往内燃机配件方向发展。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