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短短40天已经光顾了5次北京,这在往年,几乎是一年的频率。
眼下,北京吸引这位上海药企的管理者的正是批文,即未跨过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门槛的企业手中掌握着的药品批文。
按照国家药监总局政策规定,未通过新GMP认证的企业,暂时停业整顿,最终通不过的进入倒闭程序,努力后过关的将继续生产。
我国药品主要按照使用等级和微生物控制限度,分为无菌和非无菌制剂两大类,目前,无菌药品生产企业1319家,796家通过GMP认证,523家游离于努力后过关和被整合之间。
而关于非无菌制剂药企的大限要求是2015年末,目前仅仅通过了778家。一位中国医药协会业内人士表示,此轮大限至少千家以上药企将会被整合。
那么无菌、非无菌药企的此轮整合,将会在2000多家。一场整合潮正在拉开。
批号、地皮
张力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多拿几个批文,抑或多拿几块好地皮。这几乎代表了眼下持金收购企业们的全部想法。
截止12月31日,国家药监总局公布消息称,全国1319家无菌制药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为796家。
通过率背后,是另外523家无菌企业的生死存亡。而决定着523家企业命运的是其自身的“努力”和“价值”。
自身努力,即国家药监总局规定,暂停生产的企业努力通过车间改造后,通过新版GMP认证的,继续生产运营。未通过者进入被兼并和倒闭程序。
GMP即一部体现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新概念的国际标准,GMP认证是集软件、硬件、安全、卫生、环保于一身的强制性认证。
而价值,则代表着张力及多数企业眼里的药品批文,和药厂的地块。由于整改投入资金较高,部分企业直接进入了被整合、收购的状态。而这类企业,手中唯一值钱的除了地皮,就是批文。“实际上,对眼下的药企来说,未来发展中,药品批文比娘还亲。”张力说。
近些年来,随着药品审批的收紧,新批号下发异常困难。一个新药的批号过程大概要5年左右。时间太长,也有很多申请不下来的,未来在企业不断整合中,谁手里有产品谁才是赢家。因此,通过收购获得药品批文,成为一种捷径。
张力在北京初步物色好的一家在大兴区,另一家在怀柔。
这两家企业都符合张力的第一要求,8到10个药品批文。而药品批文越多,也就证明着卖价越高。
上周,张力和大兴的企业进行了初步洽谈,卖方的价格要到了3个亿。“就是仗着有批文,否则算上设备和地皮的使用权限连一个亿都卖不到。”张力称,价格方面还将继续几轮商谈,未来能否成功看双方的让步。
在北京接洽的同时,张力也托朋友在沈阳和福建地区物色合适的厂家。
张力对怀柔区域内的企业,目光更多集中在了地皮上。
据介绍,这家企业目前已经停产,之前生产时效益也较差,在药品批文不多的背景下,土地是唯一值钱的东西。“如果可以流转,多出点钱也可以。”在张力眼里,这家企业的地皮依山傍水间更为惬意,几乎有一种势在必得的架势。
张力及其他企业极力收购的背后,除了市场本能的争夺外,实际上还有GMP改造带来的压力性扩张。
多数通过新版GMP认证后的企业,几乎有一个共性,产能得到了提升,但产力闲置。
据神威药业一位人士介绍,多数企业在GMP改造时,会对产能扩充。当通过改造后,现有的产品需求会导致一些产力开工不足,也就是说,改建后的生产线,由于产量需求低,部分会处于闲置状态。
而GMP改造原本是巨资投入,如果生产线闲置,银行贷款、新药研发、企业本身的流动资金等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压力。
在此背景下,尽快扩充产能是唯一走出压力境地的最好办法。据扬子江药业新闻中心主任庄义春介绍,扬子江对于GMP改造的投入在5亿人民币。
随着改造落地,目前也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可收购企业,希望得到产品品类的扩充。
张力所在的企业通过车间改造,获得新版GMP的认证后,所有的投入超8亿元。
千家企业或被整合
有价值的药企被收购或整合,没有价值的药企面临的结局只能是破产倒闭。
依据国家药监总局政策,无菌制剂企业的新版GMP大限之日是2013年12月的最后一天。
而非无菌制剂企业的大限之日是2015年末,至目前不到两年时间。3839家非无菌药品生产企业中,截止2013年10月份,国家药监总局透露的数据是,核发了969张证书,778家已通过,占非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20.3%。
这其中不含医用氧、中药饮片及体外诊断试剂企业。
通过率显然较为惨淡。上述中国医药协会内部人士认为,此轮大限,或许将会有千家以上企业被整合或倒闭。而这还是在路上,整合远未结束。“十二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了医药集团化发展,到2015年,力促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5个。
针对于此发展战略,业内人士解读为,中国的制药领域将向寡头格局推进,通过集团化的发展,提升质量、竞争力后,走向国际。
而国外亦是寡头型发展模式。
因此,通过GMP大限,无菌制剂和非无菌制剂企业中,首先将会有2000多家药企进入整合、倒闭行列。
依据有关医药企业人士分析,未来中国通过医药集团化发展,将会形成100家左右的医药集团或企业。
为了到达这一目标,有关部门或许已经有了细致打算。
据接近药监系统的人士透露,药监部门最初的设想是,三分之一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三分之一通过努力部分通过、部分被兼并,另外的三分之一部分兼并、部分倒闭。
在此背景下,药品的充足供应是药监系统保证的主要问题。
关于无菌企业,已通过的796家中,全部或部分车间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占全国1319家无菌药企的60.3%。这些药企的品种已覆盖新版基药目录的全部品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13年)中收载的无菌药品覆盖率也达98.7%,总体产能已达到2012年无菌药品市场实际需求的160%以上。
也就是说,796家企业通过的背景下,无菌领域的药品供应已经绰绰有余,那么523家企业未来的命运如何,都不会对药品市场有太大影响。
而关于未通过新版GMP的改造,部分企业人士称,投入太大。
据北京秦脉医药咨询的陈哲峰介绍,他们对30多家企业调研,发现过关新GMP,综合制造成本增加了20%到30%,生产周期也增加了20%到30%。
或许因为投入较高,及生产成本提升的原因,多数企业被卡在了新版GMP大门外。
近期,因为疫苗事件而被多次提及的天坛生物,之前便表示由于生产线改造费用巨大,所以没有按照新版GMP的要求对生产线进行改造。
对于未通过新版GMP的非无菌制剂的3839家企业,国家药监总局给出的政策是,过渡期内,可以继续生产,届时通不过者,一律停产。
目前,各地的新版基药招标明确列出了“限制未通过新GMP认证的企业竞标”的要求,如青海、上海等地。
或许,这一行为将从无菌药企们身上连锁反应至非无菌制剂企业们的身上,一场大并购潮将拉开。“迟卖不如早卖,生产成本也很大。”沈阳一家中小药企人士称,在效益不好的前提下,早卖是上上策,当大集团吃饱了就会挑三拣四,那时卖个好价钱也会困难。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为你推荐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