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新药颇为不易早已成为国际医药工业界的共识之一。要想将一只NCE(全新化学结构化合物)新药推向国际市场,开发商平均需要投入10亿~12亿美元资金以及花费十来年时间(这还不包括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更大风险在于新药上市之后会面临不可预测的负面因素,比如:临床试验参加人数毕竟有限,随着新药投放市场后,大量病人使用此药会将原来临床试验尚未暴露的副作用充分显露出来。例如曾风光一时的减肥药西布曲明、降血糖新药曲格列酮、强力抗炎药“万络”和吸入式胰岛素产品EXUBERA等,均因严重副作用问题而黯然撤市,开发商因此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但换个角度,在已上市的上万种老药产品中,如果能将某些药物转换用途使其重新上市,很可能会成为国际医药市场上的明星产品。
老药新用举例
老药新用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比较着名的老药新用途产品有:原来作为心血管病药物上市的西地那非后来改变适应症成为抗ED药物。更早一些的例子有:同样作为降血压用途的敏乐亭后来改变用途成为生发药物;上市已有200年之久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现在是世界上处方最多的血液稀释剂;原来作为抗麻风病用药的氯苯吩嗪以及原来作为治疗神经胶质瘤而开发的vacquinol,现在均被用作抗痨药。
据国外医药刊物报道,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成功从老药转化为新用途医药产品的主要有:
1.雷洛昔芬:原为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现为晚期乳腺癌治疗剂。
2.沙利度胺:最早作为镇静剂上市。上世纪60年代初在欧美国家曾被用作妊娠反应抑制剂,后因发生严重致畸作用而被停用。上世纪90年代末又开发出新用途即抗麻风病和治疗多发性黑色素瘤。
3.雷帕霉素:原为免疫抑制剂,现用于治疗罕见病之一的淋巴管肌瘤病。
4.洛美他哌:原为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药物,现用于治疗罕见病之一的纯合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病。
5.他莫昔芬:原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药物,现用于治疗双极性精神病。
6.喷司他丁:原为白血病治疗药,现为罕见病毛细胞白血病治疗剂。
7.亚硝酸钠:原为氰化物中毒解毒剂,现在被用来治疗慢性腿部溃疡引起的镰状细胞贫血症及其它血液病等。
8.齐多夫定:原来是抗艾滋病药物,现作为法呢酰基转移酶抑制剂。
9.紫杉醇:植物抗癌药,现发现它有多种临床作用,包括:抗冠状动脉狭窄、抗肝/肾组织纤维化、神经轴突细胞再生和保肢手术等等。
10.西乐葆:原来用途是治疗骨关节炎,现用于治疗家族性肠息肉病。
以上列举的老药新用不过是冰山一角,实际上据国外研究人员报道,正在开发中的老药新用途品种约有数百种之多。据美国NIH(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Francis Collins教授介绍,迄今国际市场上已有2000多种到期专利药物,它们之中蕴藏着巨大的“老药再开发”(Drug Repurposing)潜能。在这些到期专利药产品中,或许能开发出更多类似于西地那非那样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药产品呢。
从老药转变来的罕见病药
在现有市场上数量极其庞大的老药里挑选合适的品种开发新药,不仅能大大缩短新药上市时间,更重要的是老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已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所以在老药中开发新药无疑是一条捷径。根据美国NIH院长的观点,老药再开发而成的新药在今后几年里有望创造出200多亿美元的产值。
其中最为瞩目的老药再开发用途为治疗罕见病的新药。事实上,开发一只罕见病新药风险极大,不仅需要大量经费投入,而且一旦通不过临床试验关口即意味着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泡汤”。故无论美国还是欧盟药政机构对在老药里开发能治疗罕见病的新药研究工作都非常支持。
据美国FDA官方网站报道,迄今经FDA批准上市的从老药里转变用途的治疗罕见病及市场急需的新药已有10只:
1.咪唑硫嘌呤:原为白血病治疗剂,现新增用途为免疫抑制剂,如用于器官移植后机体产生的排斥反应等。
2.博来霉素:原为抗肿瘤药物,现其新用途为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
3.秋水仙碱:原为抗痛风病药物,现新增用途为治疗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4.环孢菌素:原为免疫抑制剂,现新增用途为治疗Casltemar氏症。
5.盐酸依氟鸟氨酸:新增用途为治疗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6.依维莫司:新用途为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
7.组氨瑞林:新用途为治疗卟啉症。
8.英夫利昔单抗:新用途为治疗坏疽性脓皮病。
9.Α-干扰素:新用途为治疗毛细胞白血病。
10.利妥昔单抗:新用途为治疗非副肿瘤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炎。
专利期过短限制市场前景
“药物再开发”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过去几十年里被成功再开发而得以上市的老药大多凭人们偶尔发现,现在则完全不同了,药物科学家运用计算机模拟药物分子对靶体组织的作用等筛选方式,加上生物芯片技术的日臻完善,可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开发新药时的不少技术障碍。再加上老药的化学结构已被人们熟悉,故可主动选择其化学分子针对某种疾病的作用情况展开研究。这样一来就能大大加快老药再开发的步伐与速度。
更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是,老药中有很多产品对困扰全球总人口中15%~20%的8000多种罕见病均有可能开发出对症治疗新药。国外医药媒体认为:最有希望在2~3年内上市的老药新用途产品为上市超过30年之久的抗生素老产品头孢曲松,在美国此药已被证实可用于治疗并不十分罕见的疾病——进行性肌萎缩症(渐冻人)。
老药再开发还有一个令医药行业人士倍感兴趣的优势,即它的低成本优势。据美国NIH院长Collins教授介绍,开发一只“老药新做产品”平均花费资金不到3亿美元,而2010年开发一只NCE新药产品成本已高达12亿美元。
但有一点必须指出,国际专利组织目前对于从老药转化用途而成的新药其专利保护期过短,一般不超过7年。相比之下,NCE新药的专利保护期则长达17年。这对前期花了大量人力物力的老药再开发者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故老药再开发虽然前景诱人,但其市场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 徐铮奎
来源: 医药经济报 作者: 徐铮奎
为你推荐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