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对于港交所来说,将正式开始接受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企业赴港上市申请。除了IPO“新政”实施带来的兴奋与憧憬,两家中国大陆的创新药企也传来了“弃美赴港”的最新消息。
两家内地创新药企“弃美投港”
路透社4月26日报道,在港交所上市“新政”吸引下,两家中国内地的创新药企信达生物和亚盛医药放弃了在纽交所上市的计划,转而力争在港交所实上市,计划共计IPO募资8亿美元。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透露,“信达生物制药”(Innovent Biologics)和“亚盛医药”(Ascentage Pharma)都计划今年下半年在港交所上市,目前正同数名咨询师合作进行准备。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内地生物医药公司均未实现盈利。
亚盛医药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癌症、乙肝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原创药物研发。亚盛医药目前有7款产品处于临床研发阶段,成立以来累计有17款产品获批在中国、美国以及澳大利亚开展临床研究。
两名消息人士透露,亚盛医药力争在港交所IPO募集3亿美元。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说:“之前我们已做好了在美国提交IPO申请的准备,但是港交所为我们敞开大门后我们计划转投香港。”在谈到港交所上市规则变革时,他表示“这对想吸引中国和亚洲投资者的内地生物科技公司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不过他拒绝进一步透露亚盛医药IPO计划的相关情况。
另外两位消息人士透露,位于苏州的信达生物制药希望能够从香港资本市场募集3亿美元到5亿美元IPO资金。信达生物制药拒绝就其IPO计划置评。信达生物制药成立于2011年,已经构建了16款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潜在药品组合,其中7款处于临床研发阶段。该公司还同礼来公司合作,在中国以及海外合作开发三款癌症药物。在信达生物制药的投资者中,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富达投资集团以及新加坡淡马锡公司赫然在列。
消息人士指出,两家内地生物科技公司选择赴香港上市,一方面是因为港交所实施IPO“新政”,另外还有香港方面熟知内地公司、潜在的高估值以及对内地高管更为便利的时区等因素。
据悉除了上述两家公司,还有上海复宏汉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糖尿病药物研发的华领医药以及美国癌症检测初创公司Grail等生物科技公司,瞄准了在港交所IPO上市的目标。几乎可以说,生物医药企业已经开始排队赴港上市。
“港交所25年来大变革”
港交所的IPO“新政”看起来好像就是针对内地新经济企业“量身定制”的。接受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申请,是为了避免类似阿里巴巴与港交所失之交臂的遗憾再次发生,吸引内地新经济巨头公司。接受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申请,为内地诸多生物医药公司上市开辟了一个新渠道。而接受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企业赴港上市申请,则是向“中概股”敞开了欢迎回来的大门。事实上,自去年12月底传出这一改革消息后,业内就已开始热议。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称上市“新政”为“25年来最大变革”。4月22日,李小加现身北京,在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年会(H50),详解这一改革“初心”。
李小加表示:“港交所的这次改革,是香港资本市场上25年来一个最大的改革。这次改革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新经济里的特殊股权安排,第一次在香港允许了; 第二,是生物科技公司生命科学公司,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也可以上市了;第三是在美国已经上市的想回家,家也可以安在香港,而且这个家既温暖又容易。”
而4月24日李小加在港交所IPO“新政”发布会现场表示,“这可以看作是港交所的里程碑事件。”在港交所的官网头条,用醒目的红色文字写道:开启新时代。
业内普遍认为实施IPO“新政”是1993年H股开放以来港交所做出的最大变革,而1993年迄今恰好25年,因此被称为“港交所25年来最大的变革”。
冀望香港“成为一个孕育创业公司的世界级摇篮”
港交所IPO“新政”背后是重振香港资本市场的雄心。去年港交所首次公开募集总额为1290亿港元,为2012年以来最低,在全球仅排第四,排在纽交所、上交所、伦交所之后。有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新经济公司在港交所的占比仅为3%,而纳斯达克、纽交所的占比为60%和47%。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港交所现在推出聚焦于新经济公司的IPO“新政”了。李小加曾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改革,使香港成为一个孕育创业公司的世界级的摇篮。
不过,伴随着港交所IPO“新政”实施而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热潮,使得一些市场参与者怀疑亚洲投资者能否妥善应对复杂专业的生物科技领域投资。投资机构里昂证券(CLSA)大中华区证券资本市场主管LI Hang就表示:“在美国该领域有着非常成熟的投资者,但是该领域对亚洲投资者来说是全新的。”
港交所IPO“新政”能否助力香港“成为一个孕育创业公司的世界级的摇篮”,内地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热潮能持续多久、后续市场表现如何,这些都需要时间检验。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