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鼎采取的是在中国和亚太地区比较流行的VIC模(VC+IP+CRO), 即知识产权、研发外包服务、风险投资相结合,是一种“轻资产重智力”的商业运作模式。
再鼎医药(Zai Lab)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癌症、自身免疫经和感染性疾病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公司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在北京和美国有办公室,另外在苏州BioBAY建有生产厂。
公司成立后仅短短三年,2017年9月,再鼎医药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代码ZLAB,募集资金1.725亿美元。如此快的上市速度受到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
VIC模式开展新药研发
为什么再鼎医药能够如此快速地上市?这与该公司的的商业模式密切相关。再鼎是通过研发合作,而非自主开发来获得新产品,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创新药产品线。
当前,在创新药研发合作上有多种方式,比如与公益界和学术界的合作,以及跨公司的孵化器模式。而再鼎采取的是在中国和亚太地区比较流行的VIC模式(VC+IP+CRO), 即知识产权、研发外包服务、风险投资相结合,是一种“轻资产重智力”的商业运作模式。
自2014年成立至今,再鼎通过购买授权许可的方式,已经获得了7个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适应症涉及自身免疫、感染性疾病和癌症。不过,据韩国媒体报道,今年4月,再鼎决定终止2015年与韩美就olmutinib签署的协议,将这个药物在中国的权益退回韩美。
图1:再鼎医药达成的在研药物授权许可交易
来源丨再鼎医药官网,F-1表,公开信息整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葛兰素史克(GSK)引进的是两款中药FUGAN(肤甘软膏)和GRAPE(这个笔者没找到中文名,有知道的欢迎告知)。这两个产品是GSK和程度拜特尔药业合作研发的,其中肤甘软膏是GSK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并参与研发的第一款中药,成分是甘草和苦参,用于儿童湿疹(不知道是否也能用于靶向药治疗的皮疹副作用?)。
除了直接购买在研新药的授权许可,进行后续开发以外,再鼎也积极与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NHRI)合作,共同发现和开发新的药物。
在研产品情况
再鼎公司的网站上公布了其在研产品的情况如下图:
图2:再鼎医药的在研产品线
来源丨再鼎医药官网
其中研发速度最快的是和TESARO合作的niraparib(ZL-2306,尼拉帕尼),这个口服PARP抑制剂已经于2017年3月获得FDA的批准用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女性患者的维持治疗。
据CDE数据,目前正在中国开展相同适应症的I期和III期研究。其中I期研究(登记号CTR20170836)III期研究(登记号CTR20170836)分别于与2017年12月19日和9月26日入组首名受试者,目前试验正在进行中。
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合作的口服TKI ZL2301(brivanib,丙氨酸布立尼布片)也已经在国内开展了临床试验。药物联合最佳支持治疗(BSC)用于标准系统化疗和/或索拉非尼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的II期研究已于2017年5月正式开始(登记号CTR20170216)。
与GSK合作的用于湿疹和银屑病的新型无类固醇外用制剂ZL-3101(肤甘软膏)于2017年4月启动了用于亚急性湿疹的II期研究(登记号CTR20132041)。
与赛诺菲合作的ZL-2302用于治疗ALK突变,并发展为克唑替尼耐药突变和/或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个药物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很强的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在中国,去年10月药物的I期试验临床申请已获得批准,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临床。
与Paratek合作的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ZL-2401(omadacycline)主要用于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BSSSI)、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和尿路感染(UTI)。在国外,用于ABSSSI和CABO的两项关键性III期研究已经达到主要终点。在国内,注射剂和片剂的临床申请已经于2018年3月提交,正在审评中。
另外,据该公司官网,用于COPD和哮喘的ZL-2102已经于2015年3月在澳大利亚启动I期研究。另据CDE网站,这个药物在中国的临床申请也已经于2017年4月获批。但没有更进一步的信息,有可能该项目已经放弃?
三年三轮融资,火速赴美IPO
VIC模式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有风险投资(VC)来支持公司进行药物的授权许可交易。在这方面,再鼎医药做的也相当成功。从2014年成立到2017年,三年间完成了三轮融资,总金额1.6亿美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仅三年,就成功在纳斯达克完成上市。
图3:再鼎医药的融资活动
来源丨再鼎医药官网
香港交易所将在4月30日开始接受按新规则提交的IPO申请,允许无收入的生物科技类公司在香港上市,另外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也可以选择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据知名医药媒体Endpoints报道,有行业人士建议,包括再鼎在内的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我们拭目以待。
积极开展生产方面的战略合作
和其他研发型企业一样,再鼎医药也是通过合作来满足生产需求。2016年3月,该公司与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达成自身免疫疾病单抗生产的战略合作。2017年3月,与GE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GE位于苏州BioBAY的FlexFactory?平台将为其生产生物药。
此外,再鼎医药也与国内企业达成生产上的合作。据临床申报信息,该公司在国内的生产合作方如下:
图4:再鼎医药部分药物的生产合作
来源:CDE网站
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微信号 drugist) 作者:储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