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康弘、以岭在以色列布局扫货
2017年9月,复星医药将位于以色列的控股子公司SISRAM MED于香港分拆上市,这被外界解读为复星医药将以此为平台,在医疗器械领域开展大范围并购布局。同时,SIERAM MED也是香港迎来的首家以色列上市公司,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医疗器械板块已经成为复星医药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2017年,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板块实现营收32亿元,占总营收的17.3%,较去年同比增长20.65%。复星医药在年报中表示,2017年,HPV诊断试剂、医疗美容器械、牙科数字化产品线以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手术量保持快速增长,是其医疗器械板块保持增长的重要原因。
而实际上,早在2013年复星医药刚刚于港交所挂牌上市之时,复星医药就完成了对以色列激光美容医疗企业Alma Lasers的收购,这是复星医药上市后的第一项产业控股并购,足见其对医械板块以及这家以色列企业的重视。目前,Alma Lasers是SISRAM MED的运营主体。SISRAM MED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能量源医疗美容器械研发和制造企业,拥有 38 项注册专利及 10 项专利申请,均为自主开发。主营能量源治疗系统,包括激光、强脉冲光、红外线、射频、超声波等医疗设备,以供医疗美容及微创治疗使用,并向全球80个国家、地区直接或分销医疗美容器械。
根据MedicalInsight报告,Sisram是目前中国市场上能量源医疗美容器械最大供应商,2016年市场份额为16.2%。得益于医疗美容器械销售,2014年、2015年及2016年,Sisram总收益分别为1.01亿美元、1.1亿美元及1.18亿美元。
研发创新能力和显着的盈利能力使Sisram备受二级市场关注。Sisram共募集资金6.887亿港币(人民币5.5亿元),获18倍超额认购。
除了复星医药,还有不少医药企业近年来在医疗器械领域展开跑马圈地,其中,以色列企业是他们的共同选择。2017年11月,康弘药业以约4672万美元现金方式分四阶段投资以色列公司IPOtima Ltd.100%的股权,并取得后者IOPtiMate?系统在中国的独家经销权。
IOPtima公司主要从事眼科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旗舰产品 IOPtiMate?手术系统已于2014年2月获得CFDA的认证,同时已获得欧盟、以色列、加拿大、墨西哥、秘鲁、泰国、中国台湾、哥斯达黎加、阿根廷等国家/地区的上市许可。据悉,此设备已经在包括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全国着名医院安装运行了8套系统,完成了数百例手术,术后效果良好。
拥有核心眼科产品康柏西普的康弘药业将以此进军眼科器械和耗材领域,扩充眼科产品线,开启在青光眼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等。这也是康弘药业“大眼科”概念实施的第一步,即引进生物药、中药或器械等多个产品,拓展至眼科的各细分领域。
此外,还有以岭药业2016年9月以1500万美元认购以色列HealthWatch23%的股权,后者主要从事医疗级别可穿戴互联网心电监护、胎心监护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全球首个获得美国FDA及欧盟CE认证的12导联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有11项专利获批。
那么,以色列的医疗器械企业到底有哪些优势?为何近年来中国企业明显加大了去以色列“扫货”的力度?这个人口只有800余万、国土面积2.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何以如此大量的输出创新科技类企业?
创新的国度以色列
谈到以色列,除了耶路撒冷、死海之外,最常被提及的关键词就是创新。
以色列面积狭小,国土面积还不到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其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却长期保持在4%以上,人均研发水平、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等都名列世界第一,国家创新能力指数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列世界第三,创新指数高居全球第2位。
关于以色列的创新奇迹,丹·赛诺2010年出版的书籍《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一书中提了3个现象: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全欧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的总和,甚至超过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四国的总和;巴菲特于2006年打破不投资外国公司的记录,花45亿美元收购一家以色列公司;2008年,以色列人均创业投资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30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50倍。
具体到生命科学领域,因为拥有设立了着名研发学院的世界领先大学和尖端医疗中心、医生占比在世界最高等原因,据一份数据显示,全球25%-28%的成功生物技术解决方案都有着以色列研究的身影。我们今天使用的每四项医药、疗法和技术中就有一项源自以色列,许多目前用来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的专利药物都来自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或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等高校。
医疗器械领域涉及的医疗和临床专业技术、材料科学、电子学、软件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都实力雄厚等原因,以色列是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供应国。
一份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以色列有725家医疗器械公司,占整个生命科学行业公司数量的53%,生物技术和制药是第二大类,拥有317家公司,占比为23%,医疗信息化和数字监控领域有285家公司,占比20%。
以色列医疗器械领域注重科技,研发能力强。其出口的医疗器械产品集中在数字成像、医疗激光、远程医疗、早期诊断、智能手术等等。产品多集中在疾病治疗环节,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重大疾病,比如心血管、肿瘤、神经退化性疾病、眼科、骨科等。在创新能力上,以色列人均医疗器械专利数量全球第一,绝对数量处于世界第7。
人工智能更是这个创新国度不会错过的风口。2014年以来,以色列每年都有超过90个新的AI创业公司成立,应用于汽车、金融、医疗、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
而以色列的企业在成果转化上,也不会让投资者失望。数据显示,并购退出是以色列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的主要退出渠道。过去10年,以色列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平均回报倍数是8倍。2005-2014年,总共有62家以色列医疗健康产业的公司被并购,医疗健康产业公司被收购的平均运营时间为12.3年,第一笔融资到并购退出平均耗时8.68年,平均融资额为3890万美元,平均回报倍数为8.05倍。
中国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中国与以色列的合作具有天然的协同效应。因为国土资源、人口资源的限制等原因,以色列市场较小,再加上扁平自由的创新文化和高频变换的创业风口,以色列的科技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资金匮乏,大量依靠出口。而他们早已把眼光瞄准拥有13亿人口、逐渐呈现老龄化趋势的中国市场,在这里,以色列的创新成果能得以转化,对想要布局医疗领域全产业链的中国企业来说,而这些高精尖的小企业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而位于“一带一路”关键地理节点的以色列,正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加强与中国的各方面合作。
2017年3月,在中以建交25周年之际,中以正式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以色列在创新、研发领域具有全球公认的领先地位,中以两国将在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机制下不断开展创新合作。
因合作具备的天然协同效应,目前,中以双方的合作已经遍地开花,政府之间、地方之间、企业之间、学术机构之间都建立了合作。包括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化妆品、通信、保险行业等等。
同时大量中国资本也在不断涌向以色列。据以色列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在以色列建立初创企业的风险资本40%来自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对以色列投资最多的国家。
普华永道一份以色列并购报告中数据显示,2016年以色列并购交易额激增34%,每笔并购平均交易额较同期增加了41%,中国投资者在以色列的并购额为去年的4.5倍。而过去五年间,中国并购以色列公司的金额已经累计近89亿美元,包括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投资以色列的Visualead公司、中国光明食品集团收购以色列最大食品公司等。华为、百度、联想、小米等一批中国领军企业也在以色列设立了研发中心。
具体到生命健康领域,创新制造、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是企业和资本都在寻找的下一个风口。中以双方各种形式的交流、展览也越来越频繁:如2017年3月22日,以色列卫生部长Yakov Litzman与22个以色列优秀的医疗健康创新企业CEO在北京开展交流会,为中国企业和资本介绍自己的项目。2017年3月8日,200名中国医疗与投资领域人士参加以色列国际医疗器械展,近距离接触300家以色列初创企业。对中国医药企业来说,下一个大规模投资并购即将爆发。
以色列的创新奇迹能带来什么启示?生命健康领域下一个并购投资风口在哪里?中国药企去以色列并购如何做到“快准稳”?如何更好地理解以色列创新基因,从而更好的在并购整合之后得以融合消化?这些答案唯有在与以色列项目的面对面沟通碰撞中才能得到。
2018年5月18日,以色列50余家顶级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企业将聚集“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以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与20余家投资机构一起探讨加强科技合作,寻找下一个风口机遇。
来源: E药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