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帝都医药产业的的尴尬:为什么没有大市值药企?

医药 来源:E药经理人
2018
04/16
09:15
E药经理人 医药

除去央企的加持,北京医药上市公司总市值排名被挤出了前三,这是本次中国医药市值版图报道中最大的意外。再细化一些,为什么超级大城市北京占据A股市场近四分之一的市值,却没有一家能超过千亿市值的医药上市公司?

帝都北京,这座被赋予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以及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凭借天时地利的优势,吸引着各行各业的公司在这里汇集。

关于这座城市的竞争力,经济、环境、科技、行政能力等都大有可说。不可否认,这些是打造城市竞争力的必要影响因素。但另一方面,这里有多少家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都是什么规模,更是这座城市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同时也能更加有力地说明城市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根据北京证监局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辖区共有上市公司306家,占全国A股上市公司3467家的8.83%;辖区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37764.24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4.28%。

毫无疑问,尽管不作为经济中心,但坐拥四分之一A股市值的北京还是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中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也与城市GDP情况基本相符。2017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这个成绩紧随上海之后,排在全国第二位。

具体到医药行业,以市值为标准,北京的竞争力又表现如何呢?

根据E药经理人统计,截至2017年12月29日,剔除央企后,注册地为北京的医药上市公司共有17家,这个数字让北京成为了中国拥有最多医药上市公司的城市。然而,17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1945.56亿元,在全国医药城市市值排行榜上仅排名第四位,落后于上海、深圳和连云港。

这样的数值与排名似乎与北京超一线城市的地位并不相符,而在排除了央企因素后,北京更是没有一家市值过千亿元的医药上市公司。上海凭借复星医药和上海莱士实现了近两千亿元的市值,深圳除了华大基因领跑外,还有一众市值100亿元以上的中坚力量,而连云港更是依靠恒瑞医药让这座沿海小城一举超过北京,跻身中国医药城市市值榜三强。

如果说上述的这些企业都足以代表其所在城市的医药竞争力,那么,北京的代表是谁呢?是中药百年老字号的同仁堂,或是以心血管产品起家的医械公司乐普医疗,还是拥有国产来那度胺的双鹭药业?显然,对于北京来说,除了数量外,这里同样需要更具竞争力的医药上市公司。

1.缺位千亿市值

北京的医药产业规模有多大?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医药工业总产值从454亿元增加到8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明显高于北京市工业总产值增速;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从“十二五”初期的3.3%上升至2015年的4.5%,其中医药工业的增加值占北京市工业的比重从5.6%上升到7.8%。“十二五”末期,北京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0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16%,成为北京新增的千亿级产业。

此外,2017年1月至10月,北京市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52.8亿元,同比增长19.3%,已经赶超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利润总额。

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是北京医药制造业的四大子行业。这四个子行业规模占到北京市医药工业的92%。其中,化学药占48%,中药占18%,生物药占12%,医疗器械占14%。

这样的产业结构特点也可以从17家医药上市公司类型中得到印证,除了昭衍新药和嘉事堂属于研发服务和医药商业外,其他15家医药商业均分属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以及医疗器械四个子行业。

在北京拥有的17家医药上市公司中,同仁堂排名最高,在所统计的338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8位,截至2017年12月29日,其市值为442.16亿元。乐普医疗排名第19位,市值为430.35亿元,同仁堂和乐普医疗也是北京仅有的两家市值超过400亿元的医药上市公司。

目前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千亿市值俱乐部包括恒瑞医药、康美药业、复星医药、云南白药以及中国生物制药。没有千亿市值的医药上市公司,这是北京与前三甲城市的最大不同。即使是紧随北京排在医药城市市值第五位的昆明,也还有云南白药这一医药市值千亿俱乐部成员。

为什么北京没能出现千亿市值的医药上市公司?

从整体上来看,根据2017北京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医药制造企业共有209家,尽管数量不少但大部分属于中小规模企业。再来看北京医药上市公司的市值排名,100亿元以下的企业占到了70%。

作为有着349年历史的中药老字号,同仁堂目前的市值似乎与其行业地位和品牌并不相符。即使是算上旗下另外两家医药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以及同仁堂国药,总市值也不过675.79亿元,这与另外两家千亿市值的中药企业仍有较大差距。

1997年,同仁堂在上交所上市。自上市以来,公司营业收入从6.27亿元增加到120.91亿元,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5.78%,2006年公司营收下降7.55%。净利润方面,从1997年的1.0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9.33亿元,年均净利润增长率14.61%。

2017年下半年以来,同仁堂股价跌幅将近10%。当然,中药板块整体下跌是大背景,但同仁堂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不佳也是重要因素。作为代表公司赚钱能力的重要指标,过去5年来,同仁堂的ROE(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从2012年的15.3降到2016年的12.5。而2016年康美以及云南白药的ROE则分别达到了13.95和20.03,另外一家中药老字号片仔癀2016年的ROE也达到了16.13,可见同仁堂的经营效率不高。

经营稳定但保守,进取心不足,资本经营效率不高,管理不到位,产品线定位不清晰,这是外界对于同仁堂的普遍看法。在业内看来,同仁堂的国企背景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为北京国资委下属公司,同仁堂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国有体制弊端,从而导致管理层激励机制缺失,进而影响公司业绩表现。而其是否也能像云南白药一样大力度的国企混改,真正充分发挥股权多元化对公司治理的改善作用,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实际上,北京是众多央企和国企的总部所在地,很多上市公司都有国字号背景。除了同仁堂外,在北京的医药上市公司阵营中还有嘉事堂和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分别是中国光大集团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因此,这样的特点也使得这些上市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在经营灵活性和效率上稍显不足。2018年初,嘉事堂的控股股东产权整体划转至中国光大集团,实际控制人则均变更为国务院。从共青团中央到市场化金融集团,业内普遍认为这样的转变将给嘉事堂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公司的管理体制机制和资本运作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

2.留不住的尴尬

天子脚下,皇城根上。北京成为中国拥有最多医药上市公司的城市,这似乎并不意外。这里有最好的融资环境,最快的政策接收和反应速度,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如此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却并没有使得北京诞生出一家能够与之相匹配的医药上市公司。相反,一些公司在离开了北京之后反而一路高歌猛进,比如,华大基因。

1999年,北京空港开发区的一栋旧厂房里,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宣布成立。2003年5月,研制出SARS疫苗后,中国科学院正式组建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并将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收编”进国家队。

汪建曾说,他决定南下深圳仅仅用了十分钟。

彼时,国际上新一代基因测序仪的问世不仅将测序效率大大提高,更让汪建看到了行业巨变的拐点,然而中科院并没有同意他提出的采购5台新仪器的要求,这也成为华大基因出走中科院的导火索。

2007年,汪建辞去了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职务,脱离体制内,率华大基因南下深圳。在那里,盐田区政府提出给他提供旧厂房当办公场所“试用”。避免学术上的争议及体制的束缚,需要社会环境发展独特的地方,汪建最终决定带着华大基因落户了深圳。

华大基因的出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原有体制的束缚,这样的束缚也就导致了北京无法像深圳一样给予其有力的资源支持,“国家不认,厂家不认,没人理我”是汪建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华大基因南下,少不了深圳当局的极力促成。擅长打造样板企业的深圳,希望将华大基因打造成为基因测序领域的样板企业,并由此拉动创新经济的增长,更是承诺每年给予华大基因2000万元的经费。

2010年,在深圳市政府的促成下,国家开发银行给华大基因提供了15亿美元的贷款额度。利用这笔贷款,后者从IIIumina购买了128台HiSeq2000测序仪,这种测序仪在当时的售价高达每台80万美元左右,华大基因也由此一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

在深圳,华大基因的角色实现了在基因领域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跨越,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化成果,而华大基因也迎合了深圳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向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王建曾感慨,没有深圳,华大基因也走不到今天。

之后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2017年7月,华大基因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日便顶格涨停。此后更是连收涨停板,市值一路飙升。11月15日,华大基因盘中市值突破千亿元,跻身A股前列,它也成为中国医药健康领域最快突破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华大基因和北京,这是一道双向选择题。前者铁了心要走,后者也没有多大意愿留,只是或许当时并没有多少人能想到,华大基因会成就今天在中国基因测序领域的地位。

另外一家基因检测公司贝瑞基因同样起家于北京。2017年,贝瑞基因登陆A股市场。与华大基因不同的是,前者选择了通过借壳成都天兴仪表而上市,这也使得其并没有纳入北京注册的医药上市公司。同样情况的还有嘉林药业,2016年成功借壳天山纺织后登陆A股市场,后者改名为德展健康,嘉林药业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贝瑞基因和嘉林药业都是选择了借壳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相比IPO漫长的排队以及日趋严格的监管,这种方式也就自然成为了众多公司寻求上市的重要途径。但另一方面,这也会使得类似贝瑞基因和嘉林药业这样的本地企业外流。

2017年,《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作为保障措施,要加大资金支持。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创新融资业务,丰富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医药健康企业挂牌上市和发行债券。显然,打造更多的本地医药上市公司是北京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3.加码创新

正如城市定位一样,北京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7年,毕马威通过对800名全球科技领袖,包括创业公司、企业家和《财富》500强高管的调查,让他们列出未来四年间旧金山或硅谷以外最有可能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并据此统计出全球最具创新前景的城市排名,上海、纽约、东京和北京排在前四位。

放眼全球,美国环波士顿地区已成为全球最着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这里聚集了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在内的40多所世界顶尖高校;还拥有全美着名的麻省总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等优质临床医学资源,以及众多在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新材料及化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引领世界的优势学科群和实验室。

因此,众多大型制药企业将研发中心安置于此,还诞生了一批创新性生物技术初创公司以及丰富的风投资源与成熟的资本市场运作,都让波士顿成为全球医药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地区。

显然,北京也拥有中国最好的科研和教育资源。

《2017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在综合大平台、单元技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中获得国家资助数量、金额以及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均居全国首位。除了获得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医药类国家研发经费支持项目,44%的国家重大新药创新平台在北京落地外,同时还拥有全国11.2%的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目前,北京拥有超过70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64个生物医药领域相关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9个生物医药领域相关的国家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以及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转化医学中心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认定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63家、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48家,占全市各领域比重之首。

此外,北京地区生物领域企业从业人员达到8万人,高校院所生命科学研究人员近6万人。北京地区每年生物医药领域高校毕业生过万人,专业人才队伍总体水平和密度居全国首位。

按理说,北京的医药企业更有先机和条件利用这些优质资源完成自身竞争力的提高,然而长时间以来,产品重复率高,技术含量低,使得北京医药创新的竞争力并不足。上市公司中,双鹭药业、舒泰神和北陆药业等无一不是依靠单一品种打天下。

重点打造的医药园区建设正在努力成为北京医药行业研发和创新的发动机。例如,昌平区和海淀区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及众多高校院所为依托,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端研发创新中心和原始创新高地,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和源泉。

不仅如此,对于创新来说相当重要的资金支持,北京实际上也并不缺少。过去30年,北京堪称中国风险投资的发源地。马化腾在追忆腾讯的第一笔融资时感慨:“我们在第一届高交会拿到风险投资,那时候深圳也非常难,互联网所有的VC/PE全都在北京,没有VC过来深圳。”而在京天使投资人的数据更可怕,目前活跃在中关村的天使投资人至少占了全国的80%。

根据指导意见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新药研发能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全行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6%以上。实际上,“十二五”期间北京共取得新药临床批件超过300个,数量居全国首位。但这些创新药能否需要转化为北京地区医药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才更为关键。

来源:E药经理人

为你推荐

药价查询,药价查询,全国已有29个省、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线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资讯

药价查询,药价查询,全国已有29个省、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线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

据新闻联播报道,国家医疗保障局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线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可实现药品价格在手机上一键查询、实时比对和位...

2025-02-22 21:28

CDE:晚期胃癌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资讯

CDE:晚期胃癌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胃癌(Gastric cancer, GC) 是我国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其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分别位列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 5 位和第 3 位。

2025-02-21 21:19

首款依视路星趣控眼镜于上海眼镜展全球首秀 专为近视管理设计 延缓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资讯

首款依视路星趣控眼镜于上海眼镜展全球首秀 专为近视管理设计 延缓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

依视路星趣控眼镜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镜架,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面部结构和尺寸上的显著差异,尺码范围广,覆盖38号至50号,为3-5岁儿童,6-9岁和10-12岁青少年年龄段提...

2025-02-21 17:33

恒宇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加速构建全球领先的血管介入腔内影像学平台资讯

恒宇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加速构建全球领先的血管介入腔内影像学平台

恒宇医疗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光学与超声医用成像技术及激光消蚀技术研究的高科技企业。

2025-02-21 14:07

百林科完成A+轮战略融资数亿元,多家投资机构联合投资资讯

百林科完成A+轮战略融资数亿元,多家投资机构联合投资

百林科成立于2021年9月10日,是一家专注于疫苗、抗体药物、重组蛋白、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血液制品以及其他生物制品关键工艺设备与耗材研发和制造的高科技企业。

2025-02-21 13:30

深研生物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越秀产业基金领投资讯

深研生物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越秀产业基金领投

深研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核心技术与设备的自主研究和开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25-02-21 13:23

阿斯利康以1.6亿美元收购珐博进中国,获得罗沙司他在中国的独家权利资讯

阿斯利康以1.6亿美元收购珐博进中国,获得罗沙司他在中国的独家权利

昨日(2月20日)晚间,阿斯利康在其官微宣布与珐博进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以约1 6亿美元收购珐博进中国。

2025-02-21 10:20

快速崛起的中国创新药公司,真实生物赴港IPO资讯

快速崛起的中国创新药公司,真实生物赴港IPO

2月18日据港交所披露,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实生物“)递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生物科技企业,以创新药物研发为核心,专注于...

2025-02-20 20:57

华东医药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获批,有望提供GFR监测新方法资讯

华东医药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获批,有望提供GFR监测新方法

2025年2月19日晚,华东医药(000963 SZ)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创新产品三类医疗器械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注册申请获得上市批准。

2025-02-19 19:15

国采中选企业满足一定条件,可变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增加规格包装等,第一批名单发布资讯

国采中选企业满足一定条件,可变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增加规格包装等,第一批名单发布

2月18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部分中选药品信息变更的通知(第一批)》,涉及到5批国采的15个品种。

2025-02-19 18:26

凯米生物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首关,加速肿瘤治疗性疫苗全球布局资讯

凯米生物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首关,加速肿瘤治疗性疫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将用于加速核心产品SN3001(前列腺癌治疗性疫苗)、SN2001(慢性乙肝免疫治疗疫苗)的全球临床,以及基于SynNeogen®核心技术平台的肿瘤治疗性疫苗产品持续布局。

2025-02-19 13:50

潜在交易金额超12亿美元,石药集团ADC癌症新药达成国际授权合作资讯

潜在交易金额超12亿美元,石药集团ADC癌症新药达成国际授权合作

今日(2月19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巨石生物与Radiance Biopharma达成协议,Radiance Biopharma将获得巨石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抗人类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

2025-02-19 11:21

又一玩家加入,来自恒瑞医药的“近视神药”上市申请获受理资讯

又一玩家加入,来自恒瑞医药的“近视神药”上市申请获受理

近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已经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旗下产品 HR19034滴眼液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2025-02-19 10:47

国家医保局:医保领域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资讯

国家医保局:医保领域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

2025年底前,全国80%左右统区基本实现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基本实现医保部门与医药企业对集采药品的直接结算,加快推动与医药企业对集采医用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2025-02-18 21:14

“悦如初,达新程”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于成都举办资讯

“悦如初,达新程”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于成都举办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在非致命性皮肤疾病中疾病负担位列第一,给患者个人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生理、心理负担,造成长期的社会影响。

2025-02-18 10:58

第九十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批)。

2025-02-17 22:22

拜耳在欧盟申请EyleaTM 8mg治疗间隔延长至6个月资讯

拜耳在欧盟申请EyleaTM 8mg治疗间隔延长至6个月

拜耳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申请,将EyleaTM 8mg(阿柏西普8mg,114 3mg ml注射液)用于治疗两种主要视网膜疾病,即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糖...

2025-02-17 19:55

EyleaTM 8mg延长给药间隔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在三年时得到证实资讯

EyleaTM 8mg延长给药间隔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在三年时得到证实

近日,在于美国迈阿密举行的第22届新生血管年会上,拜耳及其合作伙伴Regeneron公布了PULSAR开放标签扩展研究治疗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者第三年的临床试验结果。

2025-02-17 19:44

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疗法全国首张处方落地,开启泌尿肿瘤精准治疗新篇章资讯

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疗法全国首张处方落地,开启泌尿肿瘤精准治疗新篇章

2025年2月17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暨黑色素瘤肉瘤内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军教授为一位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开具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

2025-02-17 19:38

安诊儿率先融合DeepSeek-R1,升级大模型底座能力资讯

安诊儿率先融合DeepSeek-R1,升级大模型底座能力

2月16日,由浙江省卫健委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的 "安诊儿 "宣布融合DeepSeek-R1,升级大模型底座能力,成为国内首批支持专业推理模型的AI医疗健康应用之一。

2025-02-16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