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制药虽然在中国制药界名气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这几年出国代购热的出现,其在中国名气盛隆,很多产品被中国消费者追捧为“神药”,现在其通过并购一家亏损药企正式进军中国,并将在华总部设在上海,其主打的退热贴、液体创可贴等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拿下市场份额?
3月29日,日本小林制药发布关于收购中国药企及在华成立总公司的公告。其表示为了达到开拓及扩大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目的,将收购中国药品生产及销售制造商“江苏中丹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丹制药”)的全部股权,并在中国设立小林制药总公司。
小林制药虽然在中国制药界名气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这几年出国代购热的出现,小林制药在中国名气盛隆,很多产品被中国消费者追捧为“神药”,成为去日本除马桶盖之外,另一火热品牌,是爆买大军中的常客,特别是“退热贴”、“液体创口贴”等医药品在国内更是备受青睐。
早在2015年,其在日本面向中国游客的销售额就达到43亿日元(约人民币2.54亿元),而前一年不过23亿日元,仅向中国游客销售的金额就占到了总销售额的3%。而小林制药社长小林章浩也曾表示,其已经将中国消费者作为一个独立的客户群体来分析,他的观点是:中国人对日本药妆有信心,只是每次旅游时不方便购买或是出现囤积的现象,会使得公司的销售业绩显得不太稳定。
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中国市场,小林制药在去年年初公布计划称,未来三年将投资约300亿日元(约人民币17.72亿元)用以在中国为主的海外市场收购当地企业,扩大医药品的海外销售。
一年之后,其针对中国的计划正式落地,将中丹制药纳入怀中,制药板块正式进军中国。此前,小林制药在中国设有“上海小林日化公司”和“上海小林制药商贸有限公司”,前者于1998年由日本小林制药、上海友谊集团、香港本丰发展合资成立,主打日化类,后者成立于2007年,经营范围为日用品、化妆品、工艺品、五金交电等。
为什么收购中丹制药?
中丹制药在中国医药企业中算不上什么大公司,也没有太大的知名度。小林制药收购的“中丹制药”是江苏中丹集团2003年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据该公司官网介绍,其是一家从事医疗器械、制剂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在产业层面,中丹制药定位于“皮肤药专家型生产企业”,建有6000平方米厂房,拥有搽剂、软膏剂、乳膏 剂、凝胶剂四个剂型两条生产线,已形成抗痤疮类、抗真菌类、银屑病类、抗皲裂类、镇痛类、抗感染类、驱风镇痛类等七大系列12 品种28个规格的皮肤外用药产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丹制药属于产能过剩类企业,所以其在生产自有产品的同时,还在进行各类产品的代加工业务。
在销售层面,中丹制药官网称其产品在全国绝大多数身份已中标,建有完善的招商网络和服务体系,产品覆盖除西藏以外的31个省市区。
根据小林制药披露中丹制药的近三年的营收数据显示,2014年~2016年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1800万元、2000万元,而净利润则分别为0、-200万元、-400万元,也就是说,小林制药收购的中丹制药是一家目前处在亏损阶段的企业。
那么,为何小林制药会看上这家亏损企业,并收购他呢?对于小林制药而言,从业务层面,其主打与快消相关的大健康领域,在华产品更偏重与皮肤药相关产品,所以在产品类型上颇为契合。根据小林制药规划,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主要加大退热贴、暖宝宝等产品的扩大销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丹制药的产能足够,能够满足在中国市场的需求,以及降低成本。
此外,另一个让小林制药决定在中国并购的原因在于,其认为,“一般医药品(普药)在中国的知名度正在逐渐提高,中国的需求也在增大,但是由于对中国市场市场的不了解,以及中国药师制度的关系,小林集团制定的2017年普药销售目标并未达到。”在此种情况之下,小林制药认为,通过并购中国项目实现本土化,在销售方面更加适应中国体系,以达到普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目标。
正如小林制药所言,“中丹制药精通中国的医药事业。”中丹制药拥有中国的药品制造经验,而小林制药则有销售能力、研发能力、技术经验,可以达到相互协同的作用,让普药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大的收获。
对于具体的并购流程,据公告显示,在3月29日,小林制药董事会已经通过了该项并购的决议,并在同日签署了股权转让合同,至于具体的股权交割则拟在2018年6月30日完成。另外,至于具体的并购金额,小林制药的公告表示还不对外公布。
小林制药收购一家亏损企业,其表示,通过收购后,中丹制药将成为小林制药的关联子公司,但是对于2018年的业绩影响是轻微的。
设立中国总公司
3月29日,小林制药董事会在审议通过并购中丹制药的同时,也审议通过了在中国设立制药总公司的决议。
对于在中国成立总公司的理由,小林制药表示,通过设立中国总公司,不仅直接控制目前在中国的业务,包括此次并购的中丹制药,实现集团的运营;另外,以达到重视中国市场,扩大业务的需求,总公司作为当地集团公司,能够更好的在经营管理及投资方面更快速的应对。
小林制药在中国的总公司名称为“小林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注册地为上海,法定代表为“纪本 慎一郎”。该公司的主要内容为,经营管理、资金管理和事业战略制定等。注册资金为2000万美元。对于中国总部公司的注册时间,根据小林制药的规划是拟2018年4月份正式成立。
据了解,小林制药成立于1886年,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日用品、食品等的研发生产,目前除了在中国设立海外公司之外,还在美国、英国、东南亚等地有所布局。另据日本共同社消息称,小林制药此次通过收购契机打入中国市场,10年后实现在华医药品销售额增至40亿日元(约人民币2.5亿元)的目标。
根据小林制药2017年财报显示,其营收为1567亿日元(约人民币92.59亿元),实现净利润229.25亿日元(约人民币13.53亿元)。
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直言
为你推荐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炉,创新产品持续发力
2025年第一季度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 36亿元,同比增长3 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 15亿元,同比增长6 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 9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 04%。
2025-04-24 21:53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