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医食品:药企跨界先习“水性”

医药 来源:药智网
2018
03/09
10:03
药智网 医药

“我们现在非常关注特医食品,正在看有没有合适的特医食品企业可以收购。”3月4日,抵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启迪古汉集团技术总监伍新滨表示。

近年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领域因为刚起步、潜力大,在我国被称为是“黎明行业”,也被看作大健康领域的又一片蓝海。制药企业凭借着“临床有需求、自身有优势”,纷纷摩拳擦掌,将其作为跨界转型的新战场。

临床有需求

相比启迪古汉集团,宜昌人福药业显然走得更快一些。在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宜昌人福药业董事长李杰告诉记者,宜昌人福药业已和当地一家食品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乳剂型特医食品。

除上述药企外,辰欣药业也悄然将其营业范围拓展到特医食品,而石药集团分拆新诺威及其附属公司并申请独立上市,更被视为药企想在特医食品分一杯羹的有力见证。

去年年底,石药集团新诺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向证监会提交了IPO申请,拟在创业板上市。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新诺威本轮募集资金预期超过12.4亿元,其中的4.6亿元拟用于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相关产能将极大提高——含新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粉剂5000万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营养液5000万瓶的生产能力”。据悉,新诺威的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生产项目已在江苏泰州筹建。

面对制药企业按捺不住的热情,李杰坦言,药企之所以拓展特医食品领域,源于两点考虑:一是临床有需求,二是自身有优势。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特医食品的使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改善患者的预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卞华伟指出,医院是营养不良的高发区,手术前后的患者和重症患者、老年患者均有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其中,老年患者更是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据全国三甲医院调查数据,其营养风险发生率大于50%,营养不良发生率大于30%,且两者均在出院时更高。他认为,特医食品在临床治疗中将备受重视,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研究机构也给出了令人心动的数据。据庶正康讯(北京)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统计,2017年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规模达到33.7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30.12%。值得注意的是,从2011年到2017年,我国特医食品需求量从0.65万吨上升到3.66万吨,增幅超过4.63倍,特医食品产量也从0.2万吨上升到2.47万吨,增幅近11.4倍。即便如此,特医食品依旧供不应求。有资料显示,中国特医食品未来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自身有优势

“药企很适合开拓特医食品市场。”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认为。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也认为,与食品企业相比,发展特医食品,药企确实存在诸多优势:

首先,特医食品的注册管理制度参照了药品管理,制药企业无论在研发、注册还是临床试验等环节都比较有经验,进行特医食品注册会相对得心应手。

特医食品分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三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需进行临床试验并提交临床试验报告;临床试验应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开展,特医食品的临床试验机构应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其次,制药企业有相对较高的研发能力。众所周知,药品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时间长的特点。经历过药品研发“十年磨一剑”的痛苦过程,药企对于特医食品的研发也会给予足够的投入和耐心。

第三是特医食品的终端在医院,而药企有着丰富的医院销售经验。对此,史立臣这样形容:药企借助医院渠道销售特医食品,不过是“在同一条河上行两条船”。

另外,药企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国家在特医食品注册要求、研发生产、全项目检验、GMP厂房设备等方面均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和标准,有些甚至超过了药品。以口服固体制剂为例,按照药品GMP,其清洁度要求为十万级,而对于部分特医食品,则需达到不含危害公共健康的致病菌和毒素的商业无菌状态,这就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以满足相关生产要求。“我们的生产标准已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要求,很容易达到食品GMP标准,即便有改造,投入也不大。”李杰说。

不过刘学聪也强调,特医食品毕竟是食品,具有食品自身的特性。因此在研发注册等方面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药品经验,要更多地聘请食品方面的专业人士,实现“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现实有挑战

诸多药企前来搅动特医食品这“一汪春水”,是否会导致同质化生产?对此,在一家药企从事特医食品研发的张先生认为,该市场容量很大,且药企拓展的特医食品往往与其现有药品业务相匹配,以达到资源整合的效果。“特医食品市场一定是百花齐放的市场。”张先生说。

但是在特医食品市场即将“井喷”之时,一些市场困境药企也必须面对。其中之一就是特医食品虽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但到底并非药品,这就导致医生很难开具相应处方,患者购买通路不明确且依从性较差。

在采访过程中,有企业人士表达了希望将特医食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愿望。该人士认为,特医食品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住院患者术前术后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院费用;相对于输液类肠外制剂,快速发展的肠内营养制剂也会更便宜。

对此,业界专家持不同意见。刘学聪直言,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出台后,国家目前只批准了3家企业的5个产品,且还都是婴幼儿产品。在产品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探讨其是否该纳入医保为时过早。其次,目前国家医保负担沉重,药品进入医保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医食品被纳入医保是否符合类似于药物经济学的要求,还需长期论证。

“我个人认为,即便特医食品要纳入医保,也应是一个分类别分步骤的过程。那些针对特定疾病、与消费者关系更为紧密的食品才有可能会被考虑。”刘学聪强调,“特医食品一旦被纳入医保,将有可能面临降价和各种严格管制,在产业发展初期,这样做是否有益还不好判断。”

史立臣也建议,要想真正做好特医食品,企业除了在研发生产上下功夫外,在市场转化方面还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加大医生教育;二是进行患者教育。

编后语

特医食品是最近两年食品界新出现的“香饽饽”,然而,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只有5个产品获准注册,其中仅1个来自国内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特医食品行业在国外发展较为完备,而国内刚刚起步的现状。门槛高、标准严是特医食品行业的特点之一,初期的发展情况或将对未来行业秩序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想要做好特医食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需要行业共同努力。无论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食企还是药企,都要夯实自身专业基础,提升核心实力,确保产品质量,如此才能让这个“香饽饽”一直“香”下去,造福更多有需求的患者。

来源:药智网

(原标题:【行业】特医食品:药企跨界先习“水性”)

为你推荐

广州试点创新药械“医保+商保”同步结算资讯

广州试点创新药械“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本次试点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在22家试点医院实现医保+商保一站式同步结算,通过提供“商业保险创新药械结算清单”,商保理赔金额将一目了然,市民只需支付医保和商保报销后的...

2025-03-28 18:41

揽入首付款2亿美元,恒瑞医药就一款II期临床药物与默沙东达成新合作资讯

揽入首付款2亿美元,恒瑞医药就一款II期临床药物与默沙东达成新合作

近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默沙东达成协议,将恒瑞医药的脂蛋白(a)[Lp(a)]口服小分子项目(包括名为HRS-5346的先导化合物)有偿许可给默沙东,默沙东将获得HRS-5346在大...

2025-03-28 16:24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赛诺菲衣原体候选疫苗快速通道资格认定资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赛诺菲衣原体候选疫苗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该衣原体候选疫苗拟用于预防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原发性生殖道感染和再感染。

2025-03-28 13:30

国产首款甲状腺眼病靶向药落地湖南,爱尔眼科率先应用资讯

国产首款甲状腺眼病靶向药落地湖南,爱尔眼科率先应用

3月27日,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开出湖南省医院首张国产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处方,并成功为一位中重度甲状腺眼病(TED)患者完成首次注射治疗。

2025-03-27 18:38

复星医药的业绩与生物类似药集采资讯

复星医药的业绩与生物类似药集采

根据复星医药年报显示,复星医药旗下生物类似药包括第一个国产生物类似药汉利康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 、中国首个中欧双GMP认...

2025-03-27 18:21

预购协议被单方面终止,三叶草生物被要求退还2.24亿美元预付款资讯

预购协议被单方面终止,三叶草生物被要求退还2.24亿美元预付款

3月24日,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子公司三叶草生物制药(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叶草香港”)收到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

2025-03-27 12:10

在华大动作的背后,阿斯利康如何落子“肺健康”资讯

在华大动作的背后,阿斯利康如何落子“肺健康”

阿斯利康宣布了一项2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聚焦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免疫学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并达成多...

2025-03-27 11:07

罗氏制药与默克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中国肺癌治疗版图资讯

罗氏制药与默克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中国肺癌治疗版图

2025年3月26日,罗氏制药和默克共同宣布双方正式签订协议,就特泊替尼(拓得康®)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化达成合作。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推动特泊替尼惠及更多METex 1...

2025-03-26 17:17

APASL重磅数据抢先看!吉利德科学公布HBV、HCV、PBC领域多项研究成果资讯

APASL重磅数据抢先看!吉利德科学公布HBV、HCV、PBC领域多项研究成果

吉利德科学将以壁报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31项肝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慢性乙型肝炎(CHB)领域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的3期临床研究中国队列随访8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

2025-03-26 14:19

营收飙涨461%现金储备16亿,云顶新耀2024年成功转型Biopharma资讯

营收飙涨461%现金储备16亿,云顶新耀2024年成功转型Biopharma

3月26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1952 HK)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收入达7 0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超额完成了7亿元既定目标。

2025-03-26 10:31

上海发布全国首个“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资讯

上海发布全国首个“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

本清单适用对象为上海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明确了互联网健康科普九类负面行为。

2025-03-25 21:28

23andMe,申请破产保护资讯

23andMe,申请破产保护

近日,基因技术领域的昔日明星企业23andMe表示,已在美国申密苏里州联邦法院请破产保护并正寻求出售。

2025-03-25 16:26

2025“数据要素×”•行业样板发布:华山医院•联仁健康“医院数据资产化生态平台”成功入选资讯

2025“数据要素×”•行业样板发布:华山医院•联仁健康“医院数据资产化生态平台”成功入选

近日,由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主办,信息化观察网承办的2025数据要素融合与应用创新峰会在北京举办,并正式对外发布了2025“数据要素×”·行业样板100例。

2025-03-25 16:06

全国肿瘤诊疗规范化提升行动启动会在京召开,夯实高质量肿瘤诊疗体系资讯

全国肿瘤诊疗规范化提升行动启动会在京召开,夯实高质量肿瘤诊疗体系

​2025年3月24日,由国家癌症中心学术支持,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辉瑞公司主办的全国肿瘤诊疗规范化提升行动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肺癌和肾癌规范化诊疗质控讲师培育计划也于...

2025-03-25 09:52

生态赋能,新加坡助力全球企业迈向国际化新高度资讯

生态赋能,新加坡助力全球企业迈向国际化新高度

本文将通过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解析新加坡如何利用其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为全球医疗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全球化布局。

2025-03-25 09:35

主动交代,上海医药再涉药品垄断案资讯

主动交代,上海医药再涉药品垄断案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三家医药企业横向垄断协议案作出行政处罚并首次追究达成垄断协议的个人责任。

2025-03-24 23:10

三项干细胞治疗技术在海南博鳌乐城获批实施资讯

三项干细胞治疗技术在海南博鳌乐城获批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2024年11月底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生物医学新技术促进规定》有了最新进展。

2025-03-24 18:16

“关注睡眠健康 聚焦抗衰未来”2025睡眠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功举办资讯

“关注睡眠健康 聚焦抗衰未来”2025睡眠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功举办

在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到来之时,为促进国民健康、呼吁人们重视睡眠问题、树立“防未病”意识。2025年3月21日上午由中国保健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与四川天府亨特生命科技...

2025-03-24 16:54

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的维持治疗药物凡舒卓® 在华上市资讯

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的维持治疗药物凡舒卓® 在华上市

用于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维持治疗

2025-03-24 13:09

响应“体重管理年”行动,众安互联网医院助力国民科学减肥资讯

响应“体重管理年”行动,众安互联网医院助力国民科学减肥

在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当下,体重管理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对体重管理的重视,以及“体重管理年”行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开始积极探索科...

2025-03-24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