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注医学创新的过程中,我曾被两位科学家的遭遇深深触动,一是浙江大学原副校长褚健,一是清华大学教授付林。”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总发起人、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没有法律法规做保障,创新是搞不起来的。”
葛均波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医学创新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今年两会期间,葛均波多次从不同方面提出呼吁,直面目前国内医学创新体制机制的痛点。
建议加快创新药械审评审批
葛均波认为,要加速创新落地,有必要改进现行的药械审批流程,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民生服务能力和生产力。在他看来,目前的审评审批太慢、流程太长,等到产品上市时有些企业已近乎被拖垮。对比拥有3亿人口的美国,其FDA共有超2000名工作人员,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人力则远远不够。这也就给腐败滋生增添了机会,有些企业不得不找关系送礼加速审批,而真正好的产品可能难以上市。
为此葛均波建议,一方面CFDA应简化审批流程,完善审批制度;另一方面,国家也要加大投入,增加审批人员,扩大专家库,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创新药械应尽早纳入医保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上,葛均波还提出医保目录更新周期应进行动态调整。
“医保目录更新太慢,我作为一线的临床医生也有这个体会。首先,我们知道医学发展非常快,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每年都要更新,但我们的医保目录八年更新一次,远远跟不上临床的需求。”
葛均波进一步说道,医保目录更新慢,使得新药在临床得不到应用。许多新的治疗手段和生物药物因为没有进入医保目录,原则上临床不能应用,即使有应用,也需要患者自费,这就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此,葛均波建议,医保目录应该两年更新一次。对于一款新药品或新器械而言,两年时间足以看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副作用。
科研成果转化率应纳入医生考评体系
葛均波还提出,就全国而言,来自临床的、由医生主导的医学创新水平依然很低,成果产生及转化利用率都不高,这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亟待补上的短板。而与医学创新现状相矛盾的是,百姓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希望享有医学新科技成果的呼声日益强烈。
葛均波认为,目前以论文为主的晋升考评体系制约了医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他建议,医生的考评体系需要考核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并制定创新人才的激励政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医生参与创新研究的积极性。此外,我国年轻临床医生还缺乏转化研究成果的能力,这需要医生和医药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加强医研企的融合。
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的成立深意
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葛均波表示,医学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需要不断关注和推动。
为此,早在2015年,葛均波便与一批心血管医生共同努力,成立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并通过两年实践,促成近20项产品在研,2家初创公司成立,成果可见。
2017年12月23日,为继续将创新推动工作铺及到临床各领域,葛均波联合包括16名院士在内的40名全国学科带头人与33家大型研究型医院,发起成立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
联盟成立后,其落地NGO机构——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亦快速核准成立,于2018年2月落地海南,肩负连接、整合、孵化、服务等使命。
具体而言,CMIA将打造“七个一”工程,即一个医学创新培训学院、一个医学创新论坛(年度)、一次医学创新大赛(年度)、一本医学创新白皮书(年度)、一个医学创新排行榜(年度)、一个医学创新合作平台、一个医学创新自媒体。
“我们希望,通过调研、建议等,促进国家政策、法律和机制的完善,使创新者的热情得到激发,成果得到转化,真正促进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葛均波如是说。
来源:健康界 作者:王方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