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1日),广东省食药监公布17家“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名单”。早在今年3月24日,广东省局就曾公布23家“第三方医疗器械现代物流企业名单”,本次公布的17家企业中就有11家是同时具有第三方医疗器械物流资格,这11家公司分别是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广东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广东通用医药有限公司、广州市清平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创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广东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广东深华药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广济医药有限公司、广东恒福医药有限公司。
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强势竞争
去年以来,随着顺丰强势进入药品冷链配送领域,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短兵相接,竞争将不可避免。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不再需要审批。这被看作是第三方物流进军医药行业的“发令枪”。
与此同时,“山东疫苗事件”引发全社会对药品冷链物流的关注。对于以生鲜快递起家,在冷链物流上颇具优势的顺丰来说,进军医药冷链物流业务似乎占尽天时、地利。
事实上,早在2014年3月,顺丰就成立了医药物流事业部,并投入大量资源,探索医药物流业务。2016年又成立了冷运事业部,对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进行了分离。“我们希望通过发展医药物流特别是冷链业务,来提升顺丰的物流服务综合能力。”顺丰医药物流部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顺丰冷运事业部医药销售总监马建聪介绍,截至今年5月,顺丰冷链医药陆运干线网已经贯穿21个城市网络、22条干线、462个流向。冷链运输车可以实现定点发车,并根据药品的属性和温湿度要求,给客户提供多批次、小批量的零担物流服务。他透露,未来3年,顺丰计划打造6~7个医药供应链核心物流中心,实现仓储能力覆盖全国。
另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邮政也已在医药物流领域有所作为。2015年,中国邮政福建邮政局出资成立控股医药物流公司,后收归北京中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直接管理。该公司具备省属及福州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配送资格,并在福建七大采购片区建立了业务队伍,进行基药与非基药的县乡一体化配送,意在进行基层市场的配送覆盖。在医药冷链运输业务方面,中邮也有所涉及。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尤其是顺丰的强势进入,传统医药流通企业态度微妙。众多中小型企业流露出担忧、恐慌情绪,而以国药控股、九州通为代表的物流巨头,则表现得波澜不惊。
九州通冷链事业部总经理姚共亲表示,目前全国医药冷链物流规模大概有50多亿元,服务商以传统医药物流企业为主,所以他们一点儿也不担心顺丰的介入,国药控股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第三方医疗器械还在路上
与第三方药品配送不同,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医疗器械经营流通环节的重要参与者,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监管制度。
2014年,《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出台规定,第一次在法规层面对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管理予以明确指示,并沿用至今: 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不设立仓库,将产品全部委托其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贮存;
2、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运输医疗器械的,应当对承运方运输医疗器械的质量保障能力进行考核评估,明确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责任,确保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3、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为其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提供贮存、配送服务的,应当与委托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具有与产品贮存配送条件和规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具备与委托方开展实时电子数据交换和实现产品经营全过程可追溯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和技术手段。
在这之前,医院对医疗器械的采购以自主采购为主。目前,医疗器械各地执行标准不一样,2012年,广东开展第三方医疗器械现代物流试点,2014年,批准了广东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广州市清平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广东恒畅物流有限公司)、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汕头市创美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美康大光万特医药有限公司、广东振东泰捷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广东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旭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市锐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医疗器械现代物流试点企业,业务委托对象仅限已委托进行药品第三方物流的批发企业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目前开展第三方医疗器械现代物流试点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以及四川,由于医疗器械产品的特殊性,发展专业的第三方物流的呼声由来已久,但目前仍缺乏统一规范。 然而,随着国家对医疗器械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医疗系统内控管理的提高,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省市将开始试行新的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形式,未来医疗器械实行两票制,医疗器械市场会更加变化剧烈。
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名单
第三方医疗器械物流资格
来源:医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