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募资57亿元,估值超570亿!药明康德公布“招股书”

医药 来源:医谷网
2017
07/20
16:58
医谷网 医药

近日,中国证监会披露了药明康德的上市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药明康德拟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创业板A股申报IPO,发行不超过1.04亿股,融资57.4亿元。发行完成后公开发行股份数占发行后总股份数比例不低于10%。

一拆为三上市

2015年12月,药明康德完成私有化,从纽交所退市,私有化价格为5.75美元/股,46美元/ADS,交易涉及资金33亿美元,对于私有化的原因,药明康德当时专门作出了原因说明:“取消上市的主要原因是,作为私人持有实体,药明康德管理层可拥有更大弹性专注于改善长远财务表现而毋须承受公开股本市场着重短线的期间与期间财务表现而带来的压力。”

接着,药明康德开始了“一拆三”的上市布局。

2015年4月,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合全药业(合全药业以医药合同定制工艺研发生产业务(CDMO)为主,为医药企业提供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生产服务)登录新三板,股价约130元/股,是新三板最贵医药股之一;

2017年6月13日,旗下全资子公司药明生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如今股价较招股书中招股价中位数每股19.6港元上涨了近一倍,公司估值已经超过400亿港元。

而母公司药明康德曾于2017年3月23日,发布上市辅导公告,其A股上市正式提上了日程,4个月后,正式IPO,这意味着药明康德“一拆三”资本化的第三步——药明康德A股上市正式开始。

既然两家子公司都那么牛,那母公司业绩如何?

探探母公司的身价

根据招股书,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12月,注册在江苏无锡,营运总部位于上海,是全球公认的具备新药研发实力的领先开放式、全方位、一体化的医药研发服务能力与技术平台。公司在过去的16年间从仅650平方米的实验室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

在股权方面,药明康德私有化后,股权结构颇为复杂,共有42名股东,外资股较多,其中,创始人李革,被誉为“中国及全球制药外包的拓荒者”,他与赵宁、刘晓钟、张朝晖,共同控制药明康德34.4812%的表决权,为实控人。另外,还有云峰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旗下创业基金SCC Growth、泰康集团等资本大佬参股。

药明康德股权结构

在业务方面,药明康德已从最初的CRO企业,稳步布局打造一体化新药研发平台,专注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合作,集临床前CRO业务、生物制剂CMO、新药、投资等等系列业务模块于一身经过17的发展,目前药明康德已经拥有了超过1万名的员工,在新药研发、服务外包等业务上保持优势,承载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个创新项目,去年,药明康德CRO业务以2.02%的市占率排在全球第11位。

在营收方面,2014~2016年,药明康德分别实现营收41.4亿元、48.8亿元、61.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亿、6.8亿、11.2亿。2017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7.6亿元,净利润3.6亿。

目前,药明康德投前估值已经达到570亿元,再加上合全药业和药明生物,药明康德或将成为又一个千亿市值企业。

药明康德营收概况

与同行公司业务收入及毛利率比较

全产业链布局

据招股书披露,药明康德已基本完成了CRO全产业链布局,目前,药明康德拥有包括国内上海、苏州、天津、武汉、常州及美国费城、圣保罗、亚特兰大、德国慕尼黑等在内的全球24个研发生产基地和分支机构,服务包括全球排名前20位的大型药企在内的3,000余家客户,提供小分子化学药临床前研究、CMO/CDMO和临床开发的一站式服务。

截至2017年3月31日,药明康德共有30家境内控股子企业,27家境外控股子企业,3家分公司,6家参股子企业。

药明康德控股企业

其中国区实验室服务主要包括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开发业务,涵盖合成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理学、生物分析服务和检测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业务。

药明康德主营业务模块

美国区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APP Tec开展业务,在美国费城、圣保罗和亚特兰大三地均设立实验室,业务范围集中于新药的发现及研发、医疗器械检测服务、境外精准医疗研发生产服务等业务领域,主要为美国客户提供研发服务。

其他CRO业务还包括临床实验管理、监察等,此外还通过控股子公司合全药业提供小分子新药工艺研发及生产服务,即CMO/CDMO业务。

据中泰证券分析,目前在CRO领域仅提供单一阶段医药研发服务的企业已无法满足大型医药企业在全产业链上的研发需求,就要求未来行业内的参与者不仅要在各自专精的阶段提供高质量的研发生产服务,还需要围绕客户需求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领域,通过自行设立、合作开展或外延式并购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究、开发、生产类服务。

而药明康德在此已经先发布局,具有市场领跑者的优势。

CRO发展趋势

CRO指的是制药企业将研发环节外包出去;可分为:临床前CRO和临床试验CRO。据统计,CRO承担了全球近1/3的新药开发工作,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30-50%的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说,CRO已经成为大型制药企业之间竞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未来CRO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新药审批数量逐步增加,研发支出增加,为CRO行业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随着世界宏观经济趋势向好,制药企业的研发预算逐渐增加,将有助于从需求层面拉动整个CRO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医药研发指出2015年大1108亿美元,预计至2020年可达1400亿美元,预计未来医药产业及CRO行业的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FDA对于新药的审批也逐渐加速,2015年度FDA批准新药数量为45个,达到历史峰值,亦有助于提高制药企业主动增加研发费用的积极性。

(2)研发成本及周期压力增大,药企通过聘用外部CRO公司以及转移固定成本意愿增强

在研发成本提升与专利悬崖的双重挤压下,新药研发的复杂性和监管负担导致研发成本快速提升。凭借高速专业化的研究网络和新药注册团队,CRO企业可以是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潜在风险在该行业的整条产业链上得到分散,有助于降低制药企业的研发成本及缩短平均30%的研发时间,从而加快新药审批及上市速度。

(3)整体行业未来呈现纵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新药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应的CRO业务也覆盖药物发现阶段、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新药注册申报服务等多个环节。由于不同研究阶段之间最重要的是研究数据的衔接及实验结果的可信任度,仅提供单一阶段医药研发服务的企业无法满足大型药企在全产业链上研发需求,这就要求未来行业内的参与者不仅要在各自专精的阶段提供高质量的研发生产服务,还需要围绕客户需求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领域,通过自行设立、合作开展或外延式并购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究、开发、生产类服务。

2016年至2020年中国CRO行业规模及成长分析

考虑到国际制药企业未来将继续增加CRO服务占整体研发投入的比例,中国CRO企业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受益于该类业务的转移趋势,预计未来五年国内CRO行业仍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南方所预测,2016年中国CRO市场销售额达462亿元,2020年市场销售额将达975亿元,2016-2020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79%,我国CRO产业将实现跨式发展。

打造一体化平台

除了主营的CRO 业务,药明康德正在企业领域积极拓展布局,李革曾表示“药明康德不会成为一家制药公司,其目标是建立平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加强我们平台的能力。”招股书也提到,在未来,药明康德战略升级的重点还在于继续打造一体化的技术和能力平台。

在不断对外强调自己的“平台”模式下,药明康德付诸行动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医疗、基因测序、免疫治疗、新药研发等项目。如明码生物科技发布无创孕前基因筛查产品“福码”;与Prima签署生物药研发合作;位于美国费城细胞及基因疗法生产新基地投产;与华为联合发布精准医学平台“明码云”以及与Juno合作在上海建立新细胞疗法公司,专注细胞免疫疗法等等,无一例外都是近年来被资本市场所追逐的热点。

在此次的招股书中,募集资金的用途分配也有体现。

募集资金用途

根据招股说明书,此次募集的资金将按轻重缓急分别用于苏州药物安全评价中心扩建项目、天津化学研发实验室扩建升级项目等项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8.4亿投向美国细胞及基因治疗商业化 cGMP 项目,该项目是针对肿瘤的CAR-T细胞治疗以及腺病毒类载体及质粒载体研究,而这种CAR-T疗法有利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一批)。

2025-04-23 17:29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资讯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资讯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5-04-22 18:48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讯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

三类有源植入产品

2025-04-22 13:17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资讯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

持续丰富早期癌症临床选择

2025-04-22 11:1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资讯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10:59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资讯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

一直悬在海南普利制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来了。

2025-04-22 09:45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资讯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资讯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4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mg)的说明书。

2025-04-21 16:02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资讯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资讯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资讯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资讯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资讯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资讯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资讯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资讯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资讯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