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治疗监管求变:或将采取分类模式,严格质控严格准入

医药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王文秋
2017
07/18
14:10
澎湃新闻
作者:王文秋
医药

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让细胞治疗进入公众视野,这一领域的灰色利益纠葛、监管缺位,也让整个行业付出了代价。

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琨日前在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上称,国内目前开展免疫治疗的大概有500家机构。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研讨会上获悉,国家卫计委和食药监总局均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且两部委此前已就细胞治疗监管思路与举措进行过协商,具体监管思路和措施很有可能于今年年底或明年正式出台,行业“无法可依”的局面有望结束。

而根据会上数位院士专家的发言以及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琨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生物制品处处长张辉的观点,免疫细胞治疗或将采取基于风险的分类监管模式,制定严格的质控标准,严格准入制度。

机构良莠不齐,将严格准入制度

免疫细胞与干细胞治疗均被视为全球医学的重要方向,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但其有效性或安全性大多仍处在论证阶段。

澎湃新闻获取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食药监总局登记从事细胞治疗研究的机构有1700多家。

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日益庞大的患癌人群,创造了巨大的临床需求和商业市场,利益刺激之下乱象频生。

与会的食药监总局生物制品处处长张辉坦率承认,一如此前“魏则西事件”暴露出来的,免疫细胞治疗领域存在企业规模比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技术不成熟、研发能力参差不齐,标准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成果转化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卫计委此前曾明确向澎湃新闻表示,从免疫治疗中的CIK疗法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来看,尽管可以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是该疗法存在细胞制备质量参差不齐、特异性不强、个体疗效差异大等问题,同时存在器官损伤等副作用,还不具备进一步广泛临床应用的条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国家卫计委同时强调,免疫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必须加强临床研究管理,指导各研究机构开展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工作,以促进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转化。

然而,利益驱动下,这些尚处于研究阶段的细胞技术或制剂被部分机构用来牟利,被包装宣传为奇效药物或技术,病人被视为用于牟利的“小白鼠”。

对于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乱象,张辉认为,主要是由于国内细胞制品研究机构跨度较大,一些大型重点的科研机构和部分普通高校的教研室都有开展,在医疗机构当中甚至一些妇幼保健院门诊部、二级临床机构都有设,水平是良莠不齐的。

在张辉看来,问题主要出现在后两者,在一些大型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当中,开展临床治疗相对规范,技术也比较先进,病例数也比较多,细胞类型也比较多。但是一些普通的高校、教研室、研究所,开展的细胞治疗科研含量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样本数也比较少。

此前细胞免疫治疗的商业模式一般遵从以下模式:国内一些小型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医院进行收费合作细胞疗法,特别是免疫细胞疗法作为临床来应用。通过医院内部的一些审批,签订一些免责协议等方式来用于癌症晚期患者的治疗。

张辉认为,这样的一个灰色地带,使公司和医院可能获得了一些收益,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造福了一些患者,“但是它其中存在巨大的医疗和道德风险,这种情况我认为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鉴于此,张辉认为,细胞治疗领域需要制定严格的质控标准,在生产过程、研制过程中按照现有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已经发布的一些相关的技术指南开展技术研究。

张辉还表示,食药监总局正在根据此前征求的各界意见修订《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目前技术指南的药学和临床部分基本上修订完成,预计今年内出台。

此外张辉还表示,细胞治疗领域需要严格准入制度。

药品还是技术:基于风险的分类管理制度

对于细胞治疗行业,魏则西事件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

2016年5月4日,国家卫计委重申禁令,叫停了全国范围内不同医院正在开展的所有免疫细胞治疗。当天,国家卫计委召开关于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和医疗技术管理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等技术,按照临床研究的相关规定执行。这意味着,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并非成熟的医疗技术,不能收费。

监管的长期缺位造成的偶发性恶性事件,让整个行业随之震动并开始反思。

澎湃新闻此前接触过的多位业内专家均表示,魏则西事件让行业乱象得以曝光,意识到合理监管制度出台的迫切性。

北京一家大型三甲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室负责人此前告诉澎湃新闻,我国目前缺乏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技术标准,比如,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南,缺乏对细胞数量及免疫学效价等指标的要求。而医疗市场中一些公司叫卖的相关技术,表面看起来像该技术,但治疗中的实际参数却难以评估。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秘书长吴朝晖就在此次研讨会上指出,“我们在批评主管部门对新技术的管理缺乏主动性、前瞻性的同时,有没有自己做过反思?我们这个行业特别是免疫细胞治疗,很多人没做过非常深入的研究就在人的身上进入临床应用,用它去赚钱。”

“包治百病”“癌症治愈率超过90%”曾是一些医院和企业合作时的给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贴上的标签,对于癌症患者尤其具有欺骗性和诱惑力。

关于细胞治疗的监管,无论是在业界还是在监管部门,都存在监管思路之争。

细胞治疗,既涉及到细胞制品的制取,又涉及到作用于患者,该作为“药品”还是“技术”来监管,多年来争论不断。

吴朝辉认为,国内细胞治疗的管理,长期一直在药品或者技术的十字路口徘徊。

但目前,监管思路逐渐明朗。

近日,卢世璧、吴祖泽、付小兵三位院士联合在《中国工程科学》杂志撰文建议根据细胞技术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管理:自体细胞的应用按照医疗技术由国家卫计委管理,异体细胞及其衍生物作为产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管理。同时建议实施细胞技术类再生医学治疗技术应用或产品示范机制,在先行示范中逐步完善产品技术标准和示范机制。

学术界的呼吁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回应。

今年4月份,一位业界权威专家向澎湃新闻透露,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计委正在计划组织关于细胞治疗的新一轮论证。

此次研讨会上两个监管部门透露的信息显示,两部委接近达成共识,针对细胞治疗,基于风险的分类监管政策有望出台。

此次会上,张辉指出,细胞治疗应该采取基于风险的分类监管模式,确保细胞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不应该是笼统的一刀切,不应简单机械地将细胞治疗说成是医疗技术,或者说是产品。

张辉还特别提到,对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的药品,经过专家论证后,在临床实验的早期中期,它的指标能够显示疗效并可预测其临床价值的时候,食药监总局就可以有条件批准上市。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王文秋

为你推荐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一批)。

2025-04-23 17:29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资讯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资讯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5-04-22 18:48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讯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

三类有源植入产品

2025-04-22 13:17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资讯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

持续丰富早期癌症临床选择

2025-04-22 11:1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资讯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10:59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资讯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

一直悬在海南普利制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来了。

2025-04-22 09:45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资讯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资讯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4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mg)的说明书。

2025-04-21 16:02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资讯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资讯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资讯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资讯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资讯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资讯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资讯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资讯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资讯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