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抗药物的发展趋势和未来面临的挑战

医药 来源:医麦客(微信号 cell-culture-club) 作者:板栗
2017
07/05
15:47
医麦客(微信号 cell-culture-club)
作者:板栗
医药

随着引领第二次生物医药产品浪潮的“单克隆抗体”的出现,抗体圈的一切正在慢慢改变……,在抗体工程药物中,肿瘤抗体药物更是异军突起,独占一半天下,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及高效性,在抗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目前,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本文主要从抗体药物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解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抗体药物的前世今生

和各种重大革命性技术的发展一样,抗体的研究也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直到Kohler和Milstein在1975年创建了淋巴细胞的杂交瘤技术并获得了专一识别抗原位并与之特异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才受到了相关领域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两位科学家因此被授予198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然而,由于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是鼠源性的,应用于人体不可避免地引起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限制了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为了克服这种缺陷,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者们寻求以基因工程技术对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尝试对其人源化处理。如将鼠源抗体可变区与人抗体恒定区拼接而形成嵌合抗体或将鼠抗体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CDR区)与人的抗体的互补决定区互换构成人源化抗体等。

以上抗体技术的建立,基本解决了抗体药物异源性的问题,促进了抗体药物的广泛应用。迄今美国FDA已经批准上市了几十种治疗性抗体药物,抗体产业增长迅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处于临床前、临床研究的各类生物技术药物中也以抗体类制品最多,其中则以抗肿瘤抗体药物最多。

这其中除了单抗之外,新型抗体的开发也各施所长,其中包括双特异性抗体以及抗体偶联药物(ADC)。就开发热点而言,当然要数PD-1/PD-L1单抗、ADC药物、以及双特异性抗体了。目前,全球抗体药物产业已经步入了强劲发展的时代,与此同时,抗体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论是在抗体靶标和新抗体基因发现,还是在新抗体药物的研发和产品种类等方面,很多问题都亟待解决。在此,小编做了详细的总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筛选肿瘤治疗新靶点

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相比,抗体的靶点数量相对要少的很多。这主要首先由于抗体本身的性质。一般来说,抗体分子的分子量较大,结构复杂,绝大多数抗体只能对位于细胞膜表面及分泌出来的分子发挥作用,而对于细胞内的分子则很难产生功效。


针对不同靶标的抗体(图片来源 nature.com)

目前,在已经批准的抗体药物中仅有27个靶标。其中7个靶标分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抗体药物,共计18个。其中5个靶标(TNF、CD20、VEGF、HER2、EGFR)所对应的抗体药物多数为重磅炸弹药物,共计10个。在2014-2017新上市的抗体中,几个特殊靶点已引发重大波澜,诸如CTLA-4、PD-1/PD-L1等都成了重磅炸弹的诞生地。其中以PD-1/PD-L1为靶点的抗体作为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先锋队更是各个公司追逐的热点。

多家国际巨头公司已在该领域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辉瑞,安进,赛诺菲,再生元、罗氏、诺华、礼来、阿斯利康等。该靶点也必然引起新一轮的腥风血雨。但总体来说,抗体靶标十分有限,所以说,在研发的候选抗体药物中,新靶点和新适应证抗体是药物研发团队首要追求的目标;其次是老靶点的深度开发。

降低抗体的免疫原性

最早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人体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对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尝试对其人源化处理以解决单克隆抗体的这种缺陷。可分为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或完全人抗体。试图通过增加其可变区序列与人胚系基因的同源性来降低它们的预期免疫原性。


鼠源性到完全人源化抗体(图片来源 circ.ahajournals.org)

嵌合抗体成功的例子包括罗氏公司的抗 CD20 抗体Rituxan,其用于治疗B 淋巴瘤。它的抗淋巴瘤作用主要来自于补体作用、ADCC作用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为人鼠嵌合抗体仅仅消除了鼠源单抗的部分异源性,未经改造的可变区的鼠源序列依然可以诱导人体产生HAMA反应,因此对鼠源抗体可变区的进一步进行人源化改造是必然趋势。

通过研究大量小鼠抗体可变区序列,截取可变区中与抗原直接接触的序列与人抗体可变区的框架区嫁接,经过亲和力重塑,可在极大程度上保持亲本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同时在人鼠嵌合抗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免疫原性和毒副作用。人源化抗体成功的例子包括罗氏的Herceptin,其用于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

不容置疑,完全人源化抗体绝对是最理想抗体,其可以达到完全避免鼠源性单抗的种种缺点。目前主要通过抗体库技术以及转基因小鼠技术等方法来进行生产。

新型抗体药物

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以及PD-1/PD-L1单抗绝对算的上是抗体圈的明星产品了。

ADC由单克隆抗体与有治疗作用的小分子药物两部分构成,借助抗体实现化学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递送。ADC 在血液中稳定性高,药物分子不会脱落,因而毒副作用较小,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远远高于裸抗体。这种设计策略既可提高抗体药物的杀伤能力,又提高小分子化学药物的治疗窗。


双特异性抗体(图片来源 chromacademy.com)

传统抗体药物通过封闭单一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临床上易出现抗体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双特异性抗体(BsAb)应运而生,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两个分别靶向不同抗原的抗体片段组合在一起,具有两种抗原结合位点,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进而提高治疗效果。这种结构设计能有效地改善抗体药物在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然而,设计出疗效好、稳定性高且利于生产的BsAb仍需深入研究。

除了ADC和BsAb之外,肿瘤免疫治疗抗体药物也是火的不行。近几年,针对免疫检验点的PD-1/PD-L1单抗治疗不断在癌症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及膀胱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初步实现了利用免疫方法治疗肿瘤的梦想。

抗体组技术和抗体组药物

抗体组技术是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基础上,结合杂交瘤技术及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经过抗体靶标高通量筛选、建立大规模抗体库,最终走向应用。相比传统的单克隆抗体技术相比,抗体库技术,具有库容量大、可筛选种类多、更易获得针对特定抗原表位的高活性单克隆抗体等无以替代的优势。同时抗体库技术在筛选过程中,更为省时、省力、高效、经济。


抗体库技术(图片来源 axiomxinc.com)

目前抗体库根据其宿主免疫状态来说,主要分为天然库和免疫库两大类。天然库从理论上来说可以筛选获得可与任何抗原特异结合的的抗体,同时人抗体库可以直接产生全人的抗体V区基因,避免了后续的繁琐的人源化过程,但这些天然抗体基因缺乏体内的重排与突变过程,因而很难获得高亲和的抗体,所筛选的抗体往往需要进一步的亲和力成熟改造,而且同时筛选背景较高,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丰度低。

相比较而言,免疫库中则含有大量针对该特定抗原的抗体,其筛选背景大大降低,并且这些抗体基因经过在宿主体内的成熟过程,往往具理想的亲和力。

小鼠目前依然是最容易进行免疫和其后续进行基因工程操作的动物品种,然而通过小鼠抗体库获得的依然是鼠抗体V区基因,想使其安全用于临床,还必须进行后续的人源化改造。近两年发展的全人抗体的转基因小鼠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转有全套人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来制备人的免疫抗体库,并从中直接筛选具有治疗价值全人的抗体V区基因,无需人源化的改造。

国内抗体药物产业如何突破瓶颈

在全球抗体药物产业强劲发展的浪潮中,国内抗体药物产业也已经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跨越,抗体的产品逐渐增多,市场逐渐扩大。尽管我国抗体药物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国产抗体药物的技术水平及市场占有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中国抗体药物上市以及原始创新产品开发都面临着严重不足的问题。无论是已上市销售的还是正在注册研究的抗体药物,国内企业在抗体靶标和新抗体基因发现、新抗体药物创制、产品种类等诸多方面都亟待提升。


Custom mAb(图片来源 Promab.com)

要实现抗体药物产业发展的突破,应该结合抗体药物相关的产学研医用现状资源禀赋及医疗服务的需求,选定未来重点发展领域及其对应的产品方向,重点支持和引导相关领域目标性抗体药物产品的开发。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提升抗体药物自主研发、CRO、CMO及产业化水平,达到与欧美先进国家同步,打破国外医药巨头对我国抗体药物的市场垄断,增强我国在国际抗体药物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一家有着多年丰富的抗体研发企业—Promab,让我们深入的了解这家非常低调但又不平凡CRO公司。

PromabTechnologies Inc.

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抗体生产以及肿瘤免疫相关技术的研发,在中美两国均设有生产和研发中心,中国长沙基地和美国湾区研发中心现共拥有近4000平方米独立研发中心,以及70名全职人员。


PROMAB BIOTECHNOLOGIES CUSTOM HUMAN ANTIBODIES

公司的单克隆抗体质量和规模在中国排名前列,现主要是为Sigma,Fisher, Abcam等国际大公司贴牌生产;基于自主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CRO服务作为全美第一家该领域的技术服务公司,可从靶标抗体筛选、结构设计、病毒生产、体外实验、毒性试验、动物模型、GMP下生产以及前临床服务(正筹)提供完善的全链条服务。公司现已经建立了鼠源、兔源以及人源化三大抗体平台,已经为全美和全球(含中国)各大药厂、研发中心和大学提供了超过数百项免疫治疗以及抗体药物靶标筛选服务,服务对象包括研究大型药厂、研究机构以及各大生物研发企业。

特点和优势:

1、技术和专利驱动型公司,所有授权和合作设计均以产权为服务基础,强调产权的重要性。

2、公司现有近2000种肿瘤相关自有产权单克隆抗体细胞株,供癌症靶目标识别分子筛选,已筛选出几十个候选肿瘤靶标分子,可供免疫治疗和药物靶标筛选合作。

3、抗体药物靶标以及相关免疫治疗 CRO服务经验,确保未来服务合作的顺畅。

4、鼠源、兔源、人源三大抗体技术平台为CRO服务奠定强大的基础。

我们具体可服务的内容:

1、拥有产权的免疫治疗技术的CRO临床前研究和技术开发。

2、抗体药物靶标的筛选与发现的CRO服务。

3、抗体研究和应用的相关实验和委托技术服务。

服务对象:

1、国内、国际生物制药厂;

2、国内外计划转向细胞免疫治疗的生物公司;

3、国内外研究性高校、医院和研究所;

4、希望获得抗体药物靶标产权技术和授权合作的企业或个人。

来源:医麦客(微信号 cell-culture-club)   作者:板栗

为你推荐

甘李药业启动月制剂减肥适应症III期临床研究资讯

甘李药业启动月制剂减肥适应症III期临床研究

11月26日,甘李药业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博凡格鲁肽(研发代号:GZR18)注射液正式启动一项针对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GRADUAL-...

2025-11-27 13:16

美国FDA批准备思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特定膀胱癌患者资讯

美国FDA批准备思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特定膀胱癌患者

备思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成为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与当前标准治疗(单纯手术)相比,可显著改善顺铂不耐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生存

2025-11-27 11:17

唯可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加速 CGT 安全评价全球化布局资讯

唯可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加速 CGT 安全评价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深创投)领投,无锡创新投资集团(锡创投)跟投,丰和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2025-11-27 10:42

上海某科贸商行涉支架球囊行贿案资讯

上海某科贸商行涉支架球囊行贿案

2025年7月,河北省魏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上海某科贸商行、马某犯单位行贿案。

2025-11-26 14:12

甲乙流用药呈快速上涨趋势资讯

甲乙流用药呈快速上涨趋势

据美团买药消息,近期,流感相关药品、检测和线上问诊需求量持续上涨。

2025-11-26 13:55

欧盟委员会批准诺和诺德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Kyinsu上市资讯

欧盟委员会批准诺和诺德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Kyinsu上市

近日,诺和诺德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其Kyinsu(每周一次IcoSema,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的上市许可。

2025-11-26 12:50

超亿元融资落地!精微视达引领国产高端内镜冲刺全球精准诊疗前沿资讯

超亿元融资落地!精微视达引领国产高端内镜冲刺全球精准诊疗前沿

本轮融资由倚锋资本、泰丰盛合、长飞产业基金等机构联合投资

2025-11-25 15:17

得印科技获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养老机器人量产提速,全球化布局资讯

得印科技获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养老机器人量产提速,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上市公司松霖科技(603992 SH)集团成员松霖创投独家投资

2025-11-25 15:08

多方携手守护儿童呼吸健康,公益行动在沪启动资讯

多方携手守护儿童呼吸健康,公益行动在沪启动

本次公益行动由专注消费者健康领域的欧彼乐(Opella)联合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上海市儿童医院共同发起

2025-11-25 15:00

上海发布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资讯

上海发布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在试点医疗机构探索开展医保和商业保险同步结算,打通更多支付路径。

2025-11-25 11:44

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失败资讯

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失败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4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公布了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晚期试验结果。两项试验共纳入近4000名患者。临床试验用药物为诺和诺德的Rybelsus,即口服...

2025-11-25 11:19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被处罚资讯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被处罚

近日,嘉应制药发布关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2025-11-24 15:36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黑龙江资讯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黑龙江

今年6月,万泰生物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埃希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预防HPV16 18 31 33 45 52 58七种高危型和HPV6 11两种低危型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引起的相...

2025-11-24 14:50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资讯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

11月22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申...

2025-11-23 22:21

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资讯

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

截至启动仪式时,全国已上传可跨省调阅医保影像数据超过1 7亿条。

2025-11-22 23:15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资讯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

11月20日,被称为中国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区正式停诊,此前,11月13日,郑大一附院在官网发布了停诊公告。

2025-11-22 10:57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