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Dana-Farber肿瘤研究所的Howell F Moffett博士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实验发现,感染LCMV- clone 13(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的小鼠的CD8+ T细胞中,miR-31(microRNA)出现了高表达。而miR-31的高表达会反过来通过多种分子机制来抑制T细胞的功能。在感染期间,存在miR-31缺陷的小鼠得到了恢复,而野生型小鼠继续显示疾病迹象。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
miR-31 is induced during T cell activation(图片来源 Nature杂志)
众所周知,免疫系统包括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当病毒突破天然免疫第一道防线,机体主要通过适应性免疫反应来清除病毒,其中包括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而特异性CD8+ T细胞能够识别病毒感染细胞并释放毒素等杀伤细胞,有效清除感染细胞。但与急性病毒感染不同,慢性病毒感染(例如HCV、HIV)和癌症患者,由于其体内T细胞长期暴露于持续性抗原和炎症,所以病毒特异性CD8+ T细胞会表现出“耗竭”—效应功能下降,记忆能力丧失,从而使对病毒感染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
LCMV- clone 13导致慢性感染(图片来源 Nature杂志)
那么导致T细胞耗竭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呢?
答案就是miR-31(microRNA),这项研究表明它就是T细胞耗竭的重要调节因子。研究人员利用LCMV-clone 13建立了慢性小鼠感染模型(LCMV- clone 13导致慢性感染),发现感染后的小鼠的CD8+ T细胞中,miR-31的表达被强烈诱导。从而抑制了T细胞功能。通过进一步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在CD8+T细胞激活后,通过TCR信号及下游转录因子NFAT的激活来强烈miR-31的表达。而在miR-31敲除的CD8+T细胞内,许多与T细胞功能及活化相关的基因水平都表现为大幅度上升。
T cell dysfunction andeffector-memory programs (横轴), assessed in wild-type(野生型) and Mir31 ?/? T cells at 0 h (左) and 18 h (右) after stimulation withIFN-β; results are presented relative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ene Gapdh.(图片来源 Nature杂志)
从作用机制上来说,miR-31增加了T细胞对I型干扰素的敏感性,而扰素干扰了效应T细胞的能,与此同时增加了慢性感染期间与T细胞功能障碍相关的几种蛋白质的表达。实验设计中通过使用I型干扰素刺激CD8+T细胞,来模拟体内感染病毒后的情况,结果发现缺失miR-31的CD8+T细胞内产生的能够杀死感染细胞的有效蛋白(比如 Gzmd)的表达水平大幅上升。同时感染LCMV的小鼠模型,在miR-31缺失后,体内的CD8+T细胞的激活指标以及对病毒载量的控制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缺失miR-31的小鼠中,LCMV特异性CD8 + T细胞应答增加(图片来源 Nature杂志)
除此之外,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缺失了miR-31的小鼠在感染LCMV后, 体内的CD8+ T细胞的抑制受体PD-1的表达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而且CD8+T细胞的数量以及针对LCMV的特异性CD8+ T细胞也得到了富集。
结语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抑制miR-31功能的同时PD-1信号也受到了阻碍。所以miR-31联合PD-1抑制剂双管齐下,或能诱导产生更多的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CD8+ T细胞,从而解决T细胞耗竭的问题。让T细胞杀瘤从此不再“捉襟见肘”,或使免疫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代表了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向,希望更多的同行参与到该领域的研究中。
参考出处
doi:10.1038/ni.3755
http://www.bioportfolio.com/resources/pmarticle/1756457/The-microRNA-miR-31-inhibits-CD8-T-cell-function-in-chronic-viral.html
来源:医麦客(微信号 cell-culture-club) 作者:爱科学的大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