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13日),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药明生物(02269.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开盘价为25.00港元,截至上午收盘,收盘价为27.950港元。据药明生物的公告显示,发售价定为每股20.6港元,拟发行19298.2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9.75亿港元。
脱胎而出,业绩增长迅猛
药明生物不仅是药明康德重要的子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生物制剂研发服务商,2014年,药明生物脱胎药明康德注册为独立公司,在这之前,药明生物的生物制剂业务连同小分子、细胞基因治疗、医疗器械及基因组学等,为药明康德的五项独有业务部门之一。在自身独立后,药明生物主要提供有关生物制剂药物发现、开发及生产的一系列综合服务,业务范围共涵盖五个阶段:药物发现、临床前开发、早期(第I及第II期)临床开发、后期(第III期)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合作伙伴包括了目前全球TOP20制药公司中的12家企业。
药明生物所提供的业务
目前,药明生物分别在无锡、上海及苏州拥有三个营运基地,通过6家子公司经营业务,包括无锡生物技术、苏州检测、上海生物技术、HK Biologics、US Biologics及UK Biologics。
药明生物3个运营基地情况
其中,无锡及上海的设施是根据全球性监管标准设计,并符合国际GMP规定,这使其可同时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并行推进创新生物制剂、生物仿制药的开发及注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药明生物正在运营着一间全球数一数二的细胞培养开发实验室,配备超过260套独立容量为1升至200升不等的生物反应器。
同时,药明生物已组建了一支全球生物制剂行业内颇具经验的开发团队,截至2016年12月31日,该团队由732名科学家组成,其中475名拥有硕士学位、114名拥有博士学位,这些人才资源正是药明生物赖以成长的优势。
药明生物人才队伍支出
此外,药明生物已将15个生物制剂成功推进到可供启动全球临床试验的试验性新药申请阶段,并将32个分子推进到可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另外,公司已开发191个细胞系作治疗性蛋白质用途及72种基于细胞的生物测定方法,并已生产超过330批生物制剂,成功率达到97.6%。
根据招股书,2014-2016年,药明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5.57亿元及9.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98万元、4451万元及1.41亿元。由以上数据可知,最近两年药明生物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营收增长均维持65%,而净利润去年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200%。药明生物表示,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获得的额外项目以及随着进行中的项目推进,客户对服务的需求增加所致。
药明生物2014年-2016年财务情况
产能扩张,急需资本进入“买单”
业绩的增长液带来了产能的持续扩张。
据招股书称,目前,药明生物正在无锡基地建造全球最大的使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制剂商业化生产设施,规划产能30000升,以及在上海基地建造规划产能为7000升的新临床生产设施,以期增加客户对生物制剂商业化生产及生物制剂临床开发的需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药明生物已完成无锡基地部分新设施的建造,这些设施现正处于试运营中,预期无锡新设施于2017年底前投入运营。今年2月,药明生物开始在上海基地建造新设施,而该新设施预期于2018年第二季度投入运营。
在产能的不断拓展蔓延中,药明生物急需资本的进入,募集资金为其产能扩张“买单”。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就对外表示:“之所以选择香港上市,是因为集团本身财务已经无法覆盖爆发式增长的资本性支出需要,预计2017年资本开支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
招股书显示,药明生物的资产负债率由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13.3%,陡然暴增至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203.9%,“主要是由于2015年扩展无锡基地使得来自药明康德上海的集团内公司间贷款增加及总权益减少所致”。到了2016年12月31日,这一数字继续增至272.1%,“主要归因于我们的银行贷款增加,只有部分被来自药明康德上海的集团内公司间计息贷款减少所抵销。”招股书里称。
药明生物资产负债情况
为此,药明生物不得不通过募资来解决发展的问题。在本次发行股份募资资金中,约44.9%或14.20亿元将用于业务拓展,其中约7310万港元及1.07亿港元分别用于无锡基地新设施的建造及购买,约1.3亿港元及3.36亿港元分别用于上海基地新设施的建造及设备购买,约7.74亿港元用于现有设施的改进及维护。
在上述募集资金之外,还有余下的55.1%或17.45亿港元,将用来偿还银行融资及用于营运资金。根据招股文件指,约45.1%或14.28亿元用来偿还药明生物的全部未清偿银行融资,约10%或3.17亿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募集资金用途
“一拆三”上市布局,“三足鼎立”格局或将形成
此次药明生物上市之所以获得资本市场关注,其原因之一是背靠母公司“药明康德”私有化回归“一拆三”上市的资本运作背景。
2015年12月,药明康德完成私有化,从纽交所退市,私有化价格为5.75美元/股,46美元/ADS,交易涉及资金33亿美元,对于私有化的原因,药明康德当时专门作出了原因说明:“取消上市的主要原因是,作为私人持有实体,药明康德管理层可拥有更大弹性专注于改善长远财务表现而毋须承受公开股本市场着重短线的期间与期间财务表现而带来的压力。”
而在私有化完成后,业内就盛传接下去药明康德会计划“一拆三”分别上市,果不其然,2015年4月,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合全药业(合全药业以医药合同定制工艺研发生产业务(CDMO)为主,为医药企业提供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生产服务)登录新三板,2017年1月,旗下全资子公司药明生物正式开启赴港上市之路,直至今天正式上市,2017年3月23日,药明康德于发布上市辅导公告,正式启动A股IPO流程,“一拆三”上市被坐实。
药明康德自2000成立以来,从最初的CRO企业,稳步布局打造一体化新药研发平台,专注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合作。2007年,药明康德在纽交所上市。经过17的发展,目前药明康德已经拥有了超过1万名的员工,在新药研发、服务外包等业务上保持优势,承载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个创新项目。
近年来,药明康德不再满足于CRO业务,以平台的定位不断进行拓展,李革曾对媒体强调“药明康德不会成为一家制药公司,其目标是建立平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加强我们平台的能力。”李革认为制药公司需要新的创新模式,药明康德这样的平台可以降低研发的门槛和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药明康德在不断对外强调自己的“平台”模式下,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医疗、基因测序、免疫治疗、新药研发等项目。如明码生物科技发布无创孕前基因筛查产品“福码”;与Prima签署生物药研发合作;位于美国费城细胞及基因疗法生产新基地投产;与华为联合发布精准医学平台“明码云”以及与Juno合作在上海建立新细胞疗法公司,专注细胞免疫疗法等等,无一例外都是近年来被资本市场所追逐的热点。
据悉,包括基因检测、药物研发、免疫治疗等相关业务在内的精准医疗相关部门,都将成为即将登陆A股药明康德新药研发公司的业务主体。
同时,据合全药业年报显示,其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6.38亿元,较上一年增长 29.0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6亿元,与2015年相比比增长32.01%。
截至6月13日上午收盘,合全药业的总市值为185.18亿元,药明生物的总市值为316.99亿港元,再加上A股排队的药明康德,据传募资200亿左右,“一拆三”后,药明康德或将成为又一个千亿市值企业。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