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大健康”概念逐渐火热起来,包括同仁堂、天士力、广药、江中制药、浙江医药等在内的诸多药企纷纷开始试水大健康领的保健品、健康器械等非药品类。相比之下,药企进军大健康市场,有着原料、研发以及渠道等先天优势。尤其是在零售药店这一传统渠道,OTC企业的布局优势更显而易见。而从中康CMH研究数据看来,2016年非药品类在行业弱势的新常态中逆势增长,表现亮眼,也从侧面印证了,非药大健康领域的“玩家”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在提升,但值得一提的是,各路玩家的渠道布局虽仍倚重零售药店,但多元化的渠道力量也不容小觑,如保健品之于直销、电商。
据中康CMH显示,2016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总规模(以终端零售价格计算)为3377亿元,增速为9.2%,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行业弱增长已成新常态。在此背景下,非药品却逆势增长,2016年同比增长11.7%,再次反超药品增速。
反超药品,增速翻倍
根据中康CMH研究数据,2016年零售药店中,非药品销售规模930亿元,同比增长11.7%,比2015年增速(5.1%)扩大近1.3倍数。从2009-2016年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药品同比增速大多高于非药品。直至2014年,非药品出现反超。2016年,非药品以11.7%的增速再度反超药品增速(8.3%)。
表1 2009-2016年零售药店药品/非药品销售规模(亿元)和增长情况
三大非药品类增长情况
表2 2013-2016年非药品市场规模(单位:亿元)及增长情况
表3 2015-2016年非药各品类市场份额
保健品:保健品稳居非药头把交椅,增速明显放缓
作为零售药店颇为看重的增量品类,保健品一直稳居药店非药品销售的头把交椅。不过,从市场份额方面来看,保健品的市场份额略有下滑——从2015年的占比10.5%下降至2016年的9.7%。
保健品增速放缓已成常态——中康CMH数据显示,2011年保健品销售增速为8.1%,2012年为5.5%,2013年更是下降2.7%,2014年增长8.1%,2015年增长7.0%,均低于药品零售市场规模的整体增长。2016年市场规模为326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3亿元,增速为0.9%,呈现微弱的增长态势。
电商渠道的冲击、海淘的兴起,是保健品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康资讯发布的《2016年零售药店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网上渠道以及保健品专卖店是药店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也影响着保健品在零售渠道的销售。一方面,随着《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的公布,部分贴牌产品会逐步退出市场,药店相应的品牌策略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区域依旧存在医保店限制保健品销售的措施。
药材/饮片:从负增长到涨三成
2016年非药品销售规模大幅增长,药材/饮片是一大功臣。从2013~201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药材/饮片市场规模均在200亿元以下,2016年有所突破,达到231亿元,扭转了2015年负增长的局面,增速也大幅提升至31.10%。其市场份额也从2015年的5.7%上升到2016年的6.8%。
药材/饮片的增长突破,得益于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扶持。随着中医药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发展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零售药店在中医馆方面的布局以及中医药潜力的挖掘也逐渐深化。
器械类:保持持续增长
器械类产品同样是药店着力发展的非药品类。从2013~2016年研究数据来看,器械类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增速为7.5%,2016年上升至11.6%。器械类所占的市场份额也较为稳定:2015年占比5.3%,2016年占比5.4%,市场份额上涨了0.1%。
来源:新康界(微信号 XKJ0101) 作者:张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