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雾霾让整座城市停产,石家庄成为药都真的错了吗?

雾霾,众所周知中国的雾霾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大的近忧。大家对于雾霾已经无法忍耐,因此治理雾霾迫在眉睫。

例如,在常年爆表的石家庄,为了治理雾霾,2016年11月1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利剑斩污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对全市工业企业,特别是制药、水泥、铸造、钢铁、煤电、焦化和锅炉等重点行业实施严格调控措施;并紧接着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要求全市所有制药企业全部停产,未经市政府批准不得复工生产。

停产令不仅仅与雾霾有关,甚至也和世界制药业有关,因为,石家庄是中国制药业重要聚焦地之一,制药产业是其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其东部、东南部,如藁城、栾城更是是药厂集中地,行业内甚至有将石家庄比喻成“药都”的说法。

此外,石家庄政府也一直希望打造药都的“名”与“实”,出台一系列推进措施鼓励医药产业发展,石家庄的制药企业多半都在全球原料药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家青霉素工厂停产,瞬间全球青霉素原料药的价格飙升30%。几乎可以这么说,全球抗生素原料药产业,中国第一,华北第二,石家庄第三。

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尤其是发酵类药物产品的产能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现在全球70%—80%的原料药在中国生产。

尽管为了缓解雾霾,停产令只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但是,作为中国着名的“北方制药业之都”——石家庄,其尴尬的产业结构,使其对雾霾治理一直力不从心。

整个制药行业都为石家庄这座曾经的“药都”而自豪,而“药都”的由来,恰恰是1949年建国以后,在我国一五规划中,来自苏联的援建。

当年,156工程统共只有三个医药项目,石家庄就占了两个——淀粉厂和抗生素厂。在那个年代,新中国为石家庄的抗生素产业投资了7000余万元,在建厂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说是无条件支持,用举全国之力形容建“药都”,一点也不为过。

在工业化建设初期,几乎产业聚集都是大趋势,正如德国的鲁尔,美国的底特律,重型工业的聚集,不仅仅带来了巨大的产业优势,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据说在停产令之后,很多位居石家庄的药企都开始考虑——搬家,中国的“药都”,现在是否也需要面临失落呢?

中国药都也是世界药都

据河北省医药协会统计,石家庄市制药行业占河北省制药行业总量比重超过70%。2015年河北省的医药工业总产值为867.43亿元,占到国家2015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22%。

石家庄市工信局官网资料显示:今年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59.1亿元,同比增速6.5%。而医药行业增速为7.7%,高于全市水平。医药制造业占全市7.6%,较去年底提高0.7个百分点。

根据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石家庄一共有112家制药企业,其中42家制药企业涉及到原料药的生产,不乏医药工业百强和多家上市公司。如石药集团及旗下几家子公司、神威药业、石四药集团等,以及以岭药业、华北制药及旗下几家子公司等。

一直以来,石家庄一直存在一种景象,即满城的烟囱冒着烟,但是,现在如今,现在去药厂周边看,只能看到一个烟囱冒烟,那是取暖的锅炉。

显然,医药经济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产业支柱,此次如果要求制药企业长时间停产,毋庸置疑会对河北省今年的工业GDP产值造成影响。

但是,对于雾霾,我国已经到了愿意牺牲部分经济来保护环境的阶段,而石家庄政府希望确保2016年PM2.5年均浓度不出现“不降反升”问题,并力争完成省政府下达的PM2.5年均浓度下降10%的目标任务;确保到年底前不出现AQI日均数值500以上的“爆表”天气。

石家庄曾经青山绿水

石家庄的药都故事,要从苏联援建开始,当时新中国急需抗生素,但是,我国当年并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因此,作为苏联援建项目之中的重中之重。

建立了一个新的现代化制药厂至关重要,当然,苏联的制药业水平当时也不敢恭维,趁着二战胜利的优势,苏联缴获了制药强国德国的一批专家,这些专家也参与到帮助中国建设大规模制药工业的援助中。

当时,中国的物流水平比较落后,铁路线也只有几条,而援建的抗生素项目需要建设抗生素生产工厂和淀粉厂,这两个工厂对对厂址有一系列要求:要有丰富优质的水源,有足够的电力、蒸汽供应,接近原料(主要是玉米)产地,要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需要一定的地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工业配套能力。

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其实没有什么好的选择,当时河北最大的城市还是保定,但是,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有天然的优势。

石家庄地处华北粮仓,地下水资源丰富,青山绿水,环境宜人,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为关键的是,它在候选城市中距首都最近,科技交流和咨询都很方便。就这样,建城历史最短、最不起眼但综合条件最好的石家庄,成为了首选方案。

但是石家庄当时的城市重心在桥西,因而起初确定的两处厂址一处在桥西、一处在城市西北的柳辛庄,但综合考虑到交通运输、地形等因素,这两处厂址又都不够理想,因此,当年,石家庄虽然被列为首选,种种因素下,石家庄一度有可能失去成为药都的机会。

药都曾经险些落户成都

1953年10月下旬,出于对石家庄地表水资源不足和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的担心,国家计委再次发来通知:用20天的时间去成都做一次厂址调查,为确定厂址做最后的比较。

选择成都,显然是军事原因,北京周边难免面临台湾空军的威胁,而西南的成都,则处于中国较为安全的纵深之中。

当时北京到成都还没有通铁路和民航,由于时间紧迫,考察组直接联系中央军委,乘坐一架小型军用运输机,由北京南苑机场起飞,在重庆落地,然后转乘火车到成都。

四川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盛产玉米。而玉米恰恰是发酵抗生素的重要原料,但是,蜀道难,因交通不便,山区粮食运不出来,在很多地方的百姓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当地农民却在用玉米喂猪。

成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夏季多高温潮湿,不利于抗生素的发酵。更加不利的是,当时宝成铁路尚未修通,交通极为不便,产品难以外运。

相关的调查报告经轻工业部报送国家计委,1953年11月,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正式同意在石家庄市东郊建厂。12月中下旬,相关地质勘探组、地下水勘测组进驻石家庄。12月31日,国家计委正式发文批准抗生素厂、淀粉厂、玻璃厂建在石家庄,主要设备由苏联、民主德国供应,并派专家来华帮助建设。

亚洲最大的抗生素厂,开始崛起在华北平原。无独有偶, 在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石家庄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石家庄也正是由此从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重镇和小范围的地区商业中心,一跃而成为新兴工业城市。资料显示:到1957年底,全市工业企业已达277个,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1.6亿元增加到4.2亿元;人口也由1952年底的19万人(含矿区郊区)增至37万余人,增长了近一倍。

华药为石家庄带来了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很长一段时间里,制药业都是石家庄市的主导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华药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的性质,也使石家庄这个城市,在全国制药行业占有绝对的龙头地位。历史上,石家庄出现过第一制药厂、第二制药厂、第三制药厂、第四制药厂、第五制药厂等若干本地制药企业。

让药都搬走迫在眉睫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约四分之三,居世界首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应对这样的困难,极需要从经济和环保之间做取舍。

由于石家庄毗邻北京,几乎都认为,河北省就是北京雾霾的来源,显然,产业升级的北京,其大型的工业企业已经纷纷搬走,本身并不存在严重的污染源,而河北省,尤其是几个重型工业城市,不得不成为尴尬的背锅侠。

重压之下,不背不行,河北省污染最严重的三大城市,邢台的玻璃、水泥,唐山的钢铁,石家庄的制药,除了把工厂搬家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其实,早在2014年,为了减少空气污染,石家庄就开始进行药厂的搬迁。2014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2013-2017年)》的通知,石家庄要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市区19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当中包括华北制药、华北制药合资子公司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华北制药威可达有限公司等药企。

除华北制药外,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中诺药业公司、石药集团中润制药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搬迁改造于2016年内完成。

从德国鲁尔区的治理经验,搬迁,把原料过于集中的产业进行分散,是减少污染的好办法。如今,德国的工业生产几乎极度分散在全国各地,而现代物流和高度铁路,弥补了格局分散的损失。

德国为了彻底消灭鲁尔的存在,花费了50年时间,以及巨大的资金投入,其在旨在推动鲁尔工业区生态和经济改造的“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尔公园”(IBA)计划,从1991年至2000年的120个更新项目就耗资超过800亿欧元。

更可怕的是,关闭污染企业、解决失业问题、治理污水、集中整治土地等方面也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

德国花了50年,中国能等这么久吗?“药都”石家庄面临的挑战真的很大。

来源:艾美仕(微信号 imshealthchina)

为你推荐

又一款国产司美格鲁肽申报上市资讯

又一款国产司美格鲁肽申报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信息显示,石药集团申报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尽管该产品的具体适应症尚未披露,但结合国内其他企业此前的申报情况来看,此类药物...

2025-08-05 15:46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或将迎来转机:创新药物欧盟获批,中国已纳入优先审评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或将迎来转机:创新药物欧盟获批,中国已纳入优先审评

玛贝兰妥单抗是全球首个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抗体偶联药物(ADC)

2025-08-05 12:09

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开始报量资讯

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开始报量

8月4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报量通知。根据通知,8月5日(周二)开始报量,8月27日(周三)17:00前完成报量工作。

2025-08-04 18:36

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扩产获批,扩大患者用药可及资讯

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扩产获批,扩大患者用药可及

中国首个且唯一获得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扩产补充申请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2025-08-04 18:28

全科医生张志程:在社区医疗一线,用坚守诠释医者价值资讯

全科医生张志程:在社区医疗一线,用坚守诠释医者价值

从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走进基层卫生院,到如今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健康“卫士”,张志程医生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贴近居民、守护健康”这一核心,用专业能力和职业坚守诠释...

2025-08-04 15:20

上市仅五年,一进口药被曝将退出中国市场资讯

上市仅五年,一进口药被曝将退出中国市场

日前,在某书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封关于赛诺菲新型降脂药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波立达)的告知函,该函明确,将停止波立达在中国市场的推广。

2025-08-04 12:47

医药产品采购中收受销售方财物构成何罪资讯

医药产品采购中收受销售方财物构成何罪

张某某,A市B公办医院骨科主任、C病区主任、医疗小组组长。2019年,A市医疗保障局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医院将骨科耗材的报量职责交由张某某履行。

2025-08-03 15:55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资讯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

2025-08-02 23:04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资讯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资讯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

同类首创 RNA 干扰(RNAi)治疗候选药物将为中国患者提供潜在治疗选择。

2025-08-01 19:21

资讯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资讯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资讯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资讯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据央视新闻7月31日报道,为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国家医保局制定了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2025-07-31 23:50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资讯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资讯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资讯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

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

2025-07-31 16:2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资讯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资讯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