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非基药下乡政策在全国各地均正逐渐出台并落实,大量非基药摆上乡村药架已成必然,个别省甚至高达50%,像浙江省采购金额由原不超过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总金额的30%提高至50%;陕西省卫计委明确要求镇、村医疗卫生机构要落实好可分别使用30%、20%非基本药物的政策;其它省市也开始扩充基药目录,像北京市提出增加社区药品报销品种,2510种全部下放到社区,江西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品种数量和使用金额占本机构药品使用目录和医保药品使用总金额的比例应达到60%~70%,宁夏将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全部下沉到二级医疗机构使用,医保目录内部分非基本药物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
还有已经先行发布政策的城市,放开基层使用非基药,请看:
从各地通知来看,特别是非基药的比例的鼓励与支持,可以看出,这与之前个别省市提出的基层非基药种类及非基药年度采购投入金额比例不得多于限定标准,形成了明显或者说是完全相反的用意要求,这无疑是政策性给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村室村医今后药品使用及购进一个巨大的选择空间,可以说,这将为过去医药行业制度约束所致的基层医药市场萧条冷落带来新的前景,下一步,就看医药行业能否放下身子,改变过去倾斜大城市大医院的药房销售渠道,而尽快完善措施,想方设法占领基层基药和非基药市场。这无疑使基层医疗机构的基药非基药补充成为医药行业的一个巨大市场空间。
其实,非基药下基层有其一定的背景,这是因为基层基药品种不足,和城市基药种类差别大,特别是一些过去被基层村医传统、惯用的非基药被排挤出基药行列,这无形之中让基层百姓看病用药难上加难,只好越级到大医院看病,但返回病人却又在大医院的的处方药品上作了难,许多药物在基层买不到,需要他们重新到大城市购买,其中包括高价甚至是一般价格的非基药品,加重了他们的看病贵,正是这样,高层专家提出了非基药下基层的宏观设想,而今天终于实现了。
非基药进基层也能解决百姓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低价药品,村医及村民非常喜欢,若非基药下基层一定有较大的消费人群,村医传统惯例与习惯,村民喜欢,也不再让他们到市里购买药品,降低了基层百姓医药消费支出,这无疑给医药销售带来巨大市场开发动力与机遇。有专家预判,未来全国大部分省市基层配备非基药的比例应在30%左右。
特别是随着分级诊疗制度在基层的落实实施,基层首诊率目标“90%”,加上非基药政策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落地,大量的此类药品消费病人如术后康复、慢性疾病患者将回归基层用药。也有专家预测,医保支付手段的改革必然使然——按病种付费及按人头报销,将治疗效果作为医保支付的标准与考核目标,未来药品将不再有基药概念。而目前的这一步极有可能是预期先兆,值得医药行业分析观察重视。
说实话,基层村室过去虽然有相关的制度约束而不能进购使用非基药药品,但实际上他们都在采取“偷梁换柱”术,用进购任务数量的基药来换取他们需要的非基药,村民满意,村医有益。如果能抓住他们的用药习惯与基层需求活力,哪怕是比例范围的非基药使用,也为医药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像新乡市610万人口的村室基药原定100%,2015年每人村级药品使用96元,如果非基药能像浙江50%的话,该单非基药在这里的年销售量可高达3个亿。那将来全国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增加增幅空间?
笔者在这里建议医药行业,要尽快想方设法针对这一时机拿出具体的销售策略,首先由代理商摸清区域基层非基药需求项目种类品种,根据村医要求预测使用量,为基层非基药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其次是搭建短平快的供货平台,其中不能轻视与村医的电子信息网络建设,三是慎重考虑配送问题,因为村医有大量时间可自己上门购置,不能强制配送,四是确保非基药质与量,不能再因村级医疗机构非基药用量少而推迟或断绝供货,四是继续加强与基层县级医院药房药械及药店的业务联系,有他们也是基层重要的非基药销售窗口。
来源:关于我们 作者: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 孟庆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