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药,又被称作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近十几年来,便宜但有效并且难以被替代的廉价药正在逐渐从市场上消失。一药难求的情况下,黄牛做起了倒卖生意。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盒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医院却难觅踪影,而“黑市”上的售价竟超过了4000元,即使是这样的“天价”,由于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买到。
其实,廉价药出现“药荒”已经不是新鲜话题。早在5年前,我国就出现过“救心药”鱼精蛋白缺货现象。而在今年的4月,成都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入住医院等待手术的过程中。医生却告诉她,因为缺少名为鱼精蛋白的药,手术没法进行。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等药救心”的患者是何等焦灼。
廉价药每年消失几十种
今年年初,山东济南市民张女士的孩子因链球菌感染,需要定期注射一种名为“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的一种长效青霉素,但济南的多家大医院都没货。而在全国多地,这款廉价药也频频告急。
据了解,长效青霉素是一种粉状制剂,也是目前公认的预防链球菌感染、减少风湿热复发及风湿性心瓣膜病等特效药。专家介绍,“长效青霉素”注射液是一种常用、便宜、临床上不可缺少的长效药,我国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由于价格低廉,疗效明显,深受患者青睐。然而,长效青霉素、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他巴唑、放线菌素D等这些疾病或手术中常用廉价药正逐步断供、消失,导致一些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甚至面临用药危机。
近年来,廉价救命药临床短缺并非个例。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表示,廉价药品正在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2011年,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物一般有500多种,而医院廉价药缺口已高达342种。其中,212种药的价格在30元以下,130种药价格在10元以下,10元以下的短缺药中,5元以下的药品占了69%,3元以下的占42%。
由于廉价药的中标价被一降再降,当便宜到没有利润乃至亏本时,等待它的命运就是自动停产或者改头换面。
换“马甲”变“新药”价格攀升
在政府招标过程中,一般而言,招标的原则是“低价优先”,在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谁家价格低,就用谁的。如此一来,小企业以牺牲质量来压低竞标药价,大企业出于对品牌的保护拒绝“以次充好”,劣币驱逐良币,结果是不少大企业反而在廉价药的生产中败下阵来。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招标过程中,小的企业恶意竞争,有意降低价格,使得中标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所以在这种状况下,一些廉价药中标就非常低,远远低于成本价,这就使得企业没法继续生产了。武汉市某医院药剂科科长沈君华(化名)直言,因为成本上涨,中标药企放弃生产或向医院断供的例子越来越多。
面对微薄利润,甚至无利可图的廉价药,厂家出于市场本能通常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淘汰,要么“研制”新药。同一种药,换个名称,换个包装,换个批号,身价就可以翻上几倍甚至几十倍。
对于药企,药品生产许可证号是宝贵资源。一种新药要获得国家批准通常需要3年。一些药企出于利益驱动,干脆给廉价老药换上新马甲,如此一来,一些廉价药脱掉“廉价”的外衣,在“改良”幌子的全新包装下,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所谓新药重出江湖。而这每一次“蜕变”,都意味着价格的飙升。以消炎药为例,从四环素到阿莫西林再到头孢的蜕变,与之紧随的就是价格从几毛钱到四五元钱再到二十多元钱的攀升。
2014年,国家药审中心接受新的药品注册申请8868个,其中不乏旧药换新装的虚假申请。2016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严斥“审批”名目下五花八门的所谓“新药”:“还不是为了涨价?!”
涨价并非廉价药“新生”之道
今年4月,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联合发文,明确“取消最高零售限价,让廉价药生产企业能够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定价”。此后,国家发改委发布《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廉价药品目录》,取消530种药物的最高零售价。这一系列新规的出台,给廉价药涨价亮了“绿灯”。那么,问题来了,提价能让廉价药迎来“新生”吗?
有药企相关负责人认为,之所以出现廉价药短缺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价格太低”,而随着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的上升,一些廉价药生产成本逼近售价,因此企业不得不停产,解决之道则在于“提价”。然而,对于提价拯救廉价药的做法,也有药企负责人持不同的看法,认为虽然廉价药涨价是一种保护性措施,但在目前高价药风行的状况下,廉价药依然很难生存。而且,按照目前的定价标准,就算涨价,对于生产企业的利润而言还是杯水车薪,让其重回患者手中难度不小。
其实早在2006年至2008年,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曾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就短缺药品情况做过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看,一些药品之所以短缺,并不完全因为价格低。有的是因为非常规、用量小,有的是因为毒副作用大,有的是因为生产要求高。分析认为,对于短缺药品,如果不加认真分析,不问青红皂白,一味提高价格,很可能保护了落后药品,保护了落后企业,对医药产业不利,对群众健康不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也撰文指出,保证药品的生产、供应、使用,需要有系统的政策性保障措施,而不仅仅只是管理价格的问题。一方面,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也要用市场的手段促使政策发挥出作用。
政府应出手建立储备制度
建立廉价药国家储备库已经成为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共识。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林绍彬建议,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廉价特效药的储备制度。对承担廉价药生产的企业在国家专项资金、银行贷款、税收等扶持政策上给予倾斜,让这些企业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从而保质保量完成生产。
同时建议在廉价药的生产质量、数量环节上进行有效监督管控,也让廉价药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序生产,确保供应不断档、不过量;并建立廉价药专供渠道,打击药品多手转让、层层抬价和廉价药垄断等经营不良现象。
也有专家表示,国家必须像对粮食一样,保障廉价、必备药物的生产。对于一些临床必需的廉价特效药品,建议由政府指定药厂生产,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厂家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保障合理利润,调动生产积极性,保证廉价特效药品的稳定供应。
的确,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政府则天然负有保障民众生命与健康的职责。正因为如此,在不少传统廉价好药因为市场原因出现缺货情形下,政府有必要通过有形之手实施调控,保障市场供应,让广大患者能够购买到、使用上传统廉价好药。
来源:科技日报
为你推荐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炉,创新产品持续发力
2025年第一季度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 36亿元,同比增长3 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 15亿元,同比增长6 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 9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 04%。
2025-04-24 21:53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