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外流政策是对零售药店制定自身战略最为关键的,而对这一部分组成的判断将影响所有零售药店的基本决策。
第一,什么样的情况处方才可能大规模流出?想要处方药大规模的流出,必须将医院的门诊药房彻底移出,只要门诊药房还是在医院里,就很难将处方外流到药店。但从医改目前的趋势来判断,还很难明确政府是否愿意让门诊药房移出,毕竟这事关医院的整体运营,各个主管部门的利益考量非常关键。对于门诊药房移出的基本判断在于中国医疗服务能否摆脱以药养医的困境,真正依靠服务而非产品的收入。在目前阶段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从日本的经验来看,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对医生和医院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贴,并强制压缩医疗服务机构获取药品的收益,才迫使处方外流。在经济下行的未来五年,中国政府无法对医生给出大规模的补贴,可能很难复制这样的道路。由于医生大部分存在于国有医疗机构,也很难引进私立机构来对医生进行补贴。
因此,处方大规模流出的可能在于政策上找到了可以支持医疗服务的资金和可持续的模式。不过只要公立医疗和公立的医疗保障仍占据主流,并没有什么可以创新的模式可以引用,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进行补贴。但现在的难题是政府并没有充足的资金再进行大规模的补贴。所以,门诊药房的彻底移出的可能性在中期来看并不会太大。
第二,如果处方不能大规模流出,在部分区域能否有一些试点,从而推动一定规模的流出?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不排除在某些地区推出处方外流的试点,可能的形式是首先在基层展开门诊药房的移出,或者类似上海和浙江的长处方政策,支持处方的外流。但是,即使推出类似的政策,如何规避医疗机构与特定的零售药店结盟获取药品收益是最为关键的。如果这种结盟普遍存在,那么这种处方流出仍只能是重资源的发展方式,无法在各地快速复制,只能成为适合少数人的生意,而非一种能做大的产业。
第三,如果未来五年还是小规模流出,零售药店的出路在哪里?如果政策还是较为模糊,只是在局部给出一些持续的小规模试点,零售药店对于政策的扶持可能需要保持冷静,更多的转身做好自身的业务,力求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获取自身业务的增长。对于零售药店来说,没有政策支撑的处方外流是非常困难的,只能继续去探索如何加服务?但是,疾病管理只是处方外流的一种手段,而且效果还不明确,加服务还包括其他方法,在研报中将对此做出较为详细的分析。
总体来看,在未来五年内,在医疗控费的大背景下,放开和监管的双重变奏将继续进行,但对于处方大规模外流并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在一个公立主导的体系下,如果政府不进行大规模的改变,是很难真正去变革这个市场的。零售药店要发展,还是需要加强整合,推动自身向真正的服务转型,从而带动增量。
来源:村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