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607.SH,以下简称“上海医药”)一则《关于董事长辞职暨推举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的公告》再次将公司人事变动抛上台面。
根据公告,公司原董事长周杰因工作调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等一并职务,由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左敏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上海医药四年内四度更换掌舵人,而周杰也是在二度上任董事长后“匆忙”离去,距离今年5月7日接任董事长职务只有百余天。
“上海医药作为国内医药龙头企业,频繁的人事震荡对公司发展极为不利。”中投顾问大健康产业研究员刘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周杰二度执掌董事长可能本来就只是权宜之计,是上海医药高管层变动的一个过渡,现在离职算是“功成身退”。
9月1日,针对高层职务变动问题,上海医药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周杰最近的职务变动是组织上的调动,与公司本身并无关系,后续可能将会被派往海通证券,目前正在走内部和外部的一些审议程序。
“闪电”辞职
根据上海医药公告,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长周杰的辞职报告,其因工作调动原因提出辞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等一并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本公司任何职务。
“周杰先生确认,自己与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亦无其他有关彼辞任之事宜须促请本公司股东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垂注。”上海医药表示。公告并未透露周杰此次辞职后的具体去向。
上海医药今年5月7日对外公告称,周杰接替楼定波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6月29日,在上海医药换届选举中,周杰正式被推选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资料显示,周杰曾任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医药董事长、执行董事、监事长,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行政总裁,上海上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多个职务。
记者梳理发现,周杰并非是第一次担任上海医药董事长职务。2012年 5月31日,上海医药201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周杰被选举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执行董事,此后被推选为公司董事长。
彼时周杰仅仅以“过渡者”身份出现,此后不久,宝钢股份原副总经理兼不锈钢事业部总经理楼定波“出宝钢、入上药”,直至今年5月去职。
对于二度执掌上海医药的周杰来说,如此短的时间内再次出走,原因何在?中投顾问大健康产业研究员刘伟认为:“上海医药作为国内医药龙头企业,频繁人事震荡的原因可能在于公司战略不清晰,同时,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平衡公平与效率,内部利益纠纷复杂,高层面临的国企改革压力大。”
不过,上海医药回复记者采访称,周杰职务变动是组织上的调动,与公司本身并无关系。
换帅频繁
时间回溯到2009年,在上海国资委的推动下,上海医药行业国企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重组。这项重组就由时任上海实业旗下医药板块负责人吕明方操刀,通过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两家公司,组建“新上药”。
2010年,“新上药”迎来首届董事会,由业界颇具口碑的资本老手吕明方出任董事长,拥有国资背景的徐国雄出任总裁。彼时,吕明方曾多次抛出5年内上海医药收入超千亿元的蓝图。
然而从2011年起,上海医药就不断陷于高层贪腐、人事变动等诸多泥沼,“千亿计划”也一度搁浅。
而自2012年以来,老牌国企上海医药更是多次易帅。作为跻身上市医药企业“千亿俱乐部”的制药国企,掌舵者频繁更换引发外界疑虑。
对此,上海医药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回应记者表示,高层频繁更换对员工的影响一定会有,但董事长主要是股东方的代表,委派董事长也是股东方的权力,股东方做这样一个决定实属合情合理,至于整个公司的战略,并不会因为董事长的变化而发生变更。
2012年3月30日,上海医药第四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吕明方不再担任公司董事、执行董事及董事长职务的议案。随后,周杰被选举为公司执行董事,不久便被推选为公司董事会董事长。不过,彼时周杰仅以“过渡者”身份出现。
2013年6月6日,上海医药第五届董事会推选楼定波为公司董事会董事长,周杰不再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不过,在股东大会上,周杰再次提出了“千亿计划”,即上海医药要做到千亿市值、千亿收入,成为中国医药领域的“第一集团军”。
此后,楼定波担任上海医药董事长职务近三年。
楼定波在任期间完成了既定的第二个“三年计划”目标:集团销售总收入迈入“千亿”门槛,成为继国药集团、华润医药后第三家跻身上市医药企业“千亿俱乐部”的制药国企。
今年5月6日,上海医药发布了《关于董事长辞职和选举新任董事长的公告》,楼定波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对于楼定波的离去,外部将其归因为任期已到。
此次周杰离职后,上海医药将由谁掌舵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对于上海医药的下一任董事长人选,《证券日报》报道称,公司董事会新推举的非执行董事周军有望接任。
“三三三+一”战略不变?
2015年,上海医药的营业收入跨入千亿元俱乐部,也是2015年A股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的老大。
近日,上海医药发布半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95 亿元,同比增长17.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32亿元,同比增长12.94%。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5亿元,同比增长66.82%。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50.77 亿元,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后所有者权益为308.19亿元,资产总额为790.35亿元。
报告称,公司工商业规模领先,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拥有产业链核心资源的聚合优势,有利于推进创新业务发展和产业协同与运营整合,形成的独特产业链组合,能为医疗机构、患者、供应商等提供更为便捷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在医药生产企业迎来最严格的GMP认证之后,医药流通企业也面临着史上最严格的清查。业内人士认为,政策趋紧促使药品流通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而这有利于包括国药集团、上海医药、广药白云山等在内的大型国有企业。
上海医药除了加码医药工业,还于今年8月份宣布拟出资9.38亿元获得澳大利亚维生素制造商Vitaco 60%股权,以此进入保健品行业。
此外,周杰在上任仅百余天便再度离职,也让公司战略实施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董事长作为公司大方向的掌控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管理、行事风格,高层频繁更换,中层管理者、基层员工要不断适应新的风格,可能会造成公司管理混乱,加大公司人员流动。”对此,刘伟分析指出,公司掌舵者的频繁更换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进而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公司整体战略并非是董事长一人决定,比如,我们今年3月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滚动‘三三三+一’发展规划,这是2016年到2025年的发展规划,经过内部审议,并不会轻易发生变化。”上海医药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3月19日,上海医药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滚动“三三三+一”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公司将以互联网+与健康产业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和智慧服务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医药工业、医药分销、零售电商和大健康新业务。
刘伟表示,公司改革的最大难点在于改革股权激励机制,目前从其频繁的高层波动来看,改革并不算成功,后续“新上药”还需在理清内部利益纠纷、加大工业板块整合力度等方面来寻求突破。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杨玲玲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