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上,“张江药谷”一号楼的5至6层间,有“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既是华东理工大学张江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又是上海倍谙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张江药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的这枚金蛋,日前完成一期建设,投资额达7000万元。投融资方看中的不只是其主攻方向——抗体及疫苗高效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与应用服务,更是对“科创22条”的创造性发挥,比如在用人引才机制上:不仅由教授团队绝对控股,而且包括高管在内的科研与经营人才可按需分别进入高校体制和企业体制内,各就其位、各展所长。
股权大头小头“互换倒置”
从疫苗和抗体研发到工业化生产,大规模、高密度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已成为当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人用病毒疫苗的全球市场规模已达数百亿美元,并在近5年间实现了翻番;而我国疫苗销售收入占医药行业总收入的比例目前尚不足1%。与此同时,全球治疗性抗体类药物产业从20年前的3亿多美元猛增到去年的近千亿美元,然而我国国产抗体药物的年销售额仍不到10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疫苗和抗体产业的发展空间无比巨大。
在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重镇上海,以华东理工“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谭文松教授为首的师生团队,是国内最早建立且目前唯一专门从事动物细胞大规模、高密度培养技术研究的团队。
根据去年上海“科创22条”,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的比例不低于70%。而新生的华理张江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似乎得风气之先,在建院之初就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营,采用完全股份制,并早于“科创22条”出台就设计出这样的基本架构。
原来,这家研究院“兼”有限公司注册于上海生物与医药创新孵化园,注册资本只有100万元。谭文松他们“自费”70万元,取得70%股权。而校方则以无形资产入股,只占30%股权,打破了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型企业中常占“大头”的惯例。双方股比可谓“互换倒置”,却焕发了科研走上产业路的活力与信心。
凭借“人”与“技”的优势,经过去年底首次融资,研究院成功获得上海创投1500万元一期投资,折合12%的股权,由校方和教授团队各出让一定比例股权。教授团队仍占61.6%股权,校方占26.4%,各按股比分配企业利益。此外,倍谙基生物科技还获得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0万元专项发展资金支持,主要用于抗体和疫苗生物制造技术应用服务平台,以及原材料和装备国产化中试基地(一期)建设。
双轨制让人才愿来更愿留
人,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谭文松团队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助研或讲师4人,还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0余人。如果这一团队原封不动进入企业化的研究院,并且成为其中的主体,那么这种“教授企业”的老模板未必适应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产业发展。从高校教研角度讲,这样用人也不合适。
作为领军人物,谭文松有着不同于普通教授的背景。这位我国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及生物反应器工程专家,本只是化工机械的中专毕业,凭借6年自学的同等学力,考上华东理工的化学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他在工厂干的活和在学校研究的专业,从农用抗生素,到化学工程,再到生物工程,每一步似乎都具有关联性,并在不断升级。
这份跨界型、螺旋式的发展经历,让他40多岁时便头发全白,但终于走到了如今这条科创路上,同时担任了华理张江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以及上海倍谙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数十年高校从教与企业合作经验,让谭文松对校企截然不同的体制认识深刻。有些人适合搞科研,希望稳定无忧,爱学术、做文章;有些人则适合搞产业,有经营头脑,能接受风险,求更高收益。“不同人适宜在不同体制下发展。” 谭文松认为,在引进人才方面,不少海归研究人员未必愿意进入高校体制内,或者即使来了也容易走,因此最好给人才两个“选项”,按双轨制运行。
于是,这个“研究院+企业”外聘陆怡担任总经理,负责项目运营管理和投融资运作,这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生物医药产业管理和咨询30余年;同时,副总经理史克昱曾任3M中国有限公司医疗器械新产品经理、生产主管,作为高级工程师负责原材料国产化的实施;另一位副总经理赵亮,则是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博士后,负责关键问题研发组织、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团队建设等。作为企业高管层,薪酬水平完全与市场接轨。
作为博士生导师,谭文松也请自己带教的生物化工博士,进入管理团队,担任研发总监,负责抗体和疫苗生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服务,作为紧缺的工程化人才从事现场实施及技术指导。今夏,从母校毕业的10名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受聘加入研究院与企业,步入各自发展轨道。
当然,两种体制之间也不排除“双重身份”,包括谭文松在内的9名教师中,有4人“两肩挑”。谭文松本人作为华理教授,仍然负责该方向的科研教学工作,并指导硕博研究生,其博士生中也包括来自海正药业等企业的研发和生产主管,属于可以胜任“两栖”的技术派人才。这也发挥出研究院与企业合体的“两栖”优势。
抗体疫苗升级“工业新版本”
药谷一号楼,谭文松他们的新型产学研机构正在搭建数千万元设备,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研发与应用服务平台,并以企业形式与多家下游企业合作,开发抗体和疫苗工业化生产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各种培养基的“新配方”,如已为国内一家生物制药龙头企业建成了国内首条细胞密度千万级、反应器规模千升级的抗体融合蛋白药物生产线。一系列基于动物细胞高密度悬浮培养技术的病毒疫苗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硕果累累,开始逐步升级改变行业规则的“工业版本”。
外行或许不知,国内病毒疫苗行业的生产技术现状还相当落后:常用的人畜禽病毒疫苗生产工艺,要么采用蛋中鸡胚,要么采用地鼠肾等原代细胞,而后者往往只能在滚瓶中进行培养,此外还需添加牛血清作为营养液;而采用生物反应器的现代化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其比例则少于5%。在传统疫苗厂,废掉几千万个新鲜鸡蛋不说,这些“带毒”鸡蛋还须焚烧处理,避免污染。而谭文松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创的基于无血清单细胞悬浮培养的禽流感疫苗工业化生产新工艺,已经在国内动物疫苗生产企业成功获得应用,实现了流感病毒疫苗的高效工业化生产。
目前,支撑我国抗体和疫苗产业发展的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微载体等关键原材料,以及生物反应器等关键装备还高度依赖进口,这也是谭文松团队攻克的最大瓶颈。他们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细胞大规模悬浮培养技术,不需要鸡蛋,也不需要血清,还可以根据不同动物细胞和目标产物,个性化设计开发,配置不同的培养基。经测算,不仅目标产物的质量得到根本性保证,而且其浓度还有数量级的提高。
在张江专项支持下,倍谙基生物科技的培养基生产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个性化无血清培养基中试生产系统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年产能超过百万升,质量指标同于和优于进口无血清培养基。
据悉,未来二期投资将超过1.5亿元,同时母体企业将根据不同细分产品线,分化出多家子公司,生产培养基、微载体、生物反应器、添加剂及其他各类介质和试剂产品,培育能够支撑和保障我国抗体、疫苗产业发展的原材料及装备企业群。谭文松表示,目前净利润先投入研发和再生产,预计今年内投入和产出可以拉平,明年可望营收5000万元,后年有望破亿。
来源:上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