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于2016年6月13日宣布,他们成功制造出能够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抗癌药“211At-MABG”,小鼠实验证实这款新药能够对集中对抗其体内的嗜铬细胞瘤,使肿瘤体积大幅缩小。
该研究机构的石冈典子等人组成了相关团队,具体研究成果将会于近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上正式发表。
嗜铬细胞瘤主要发作于副肾部位,恶性的嗜铬细胞瘤易发生远隔转移,因此通过外科手术很难根治,在过往的治疗中大多选用131I-MIBG疗法,但是由于病人的个人体质差异巨大,β射线的射程较长,容易对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带来不良影响。
α射线与β射线相比射程较短且生物效果更明显,使用α射线不仅能够有效破坏癌细胞内的DNA ,还能将对正常组织的放射线伤害减到最低。在本次研究中,小组成员将着眼点放在了与碘有相似化学特性的α射线发射体211At上,成功研发出211At-MABG。将211At-MABG使用在移植有嗜铬细胞瘤的小鼠身上,仅一次投药便可观测到明显效果,药剂聚集在肿瘤部位抑制其增殖,在投药7日后,肿瘤体积缩小约一半。此外,作为副作用指标的小鼠体重并没有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211At-MABG有望成为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强效治疗药,并计划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该药的安全性。
来源: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