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医杨承祥去年从广州某三甲医院退休后,并没有在家休息,而是把看病的地点挪到了固生堂中医馆。她表示,相比在三甲医院,这里让她觉得更舒适、受尊重,看病没以前累,收入还比以前翻了倍。
除了把退休老中医请出山,固生堂还做了件事,通过名医工作室和国医学堂系统培养年轻的中医医师。目前,基层中医连锁集团固生堂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了20余家线下连锁中医馆,不久前刚完成C轮融资,两年内3轮融资加起来已达1亿美元。
截至2014年底,中国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医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目标到2020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30%以上。
创始人涂志亮从爱康国宾离职后,于2010年创办了固生堂。他接受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是中医行业发展的最好时间,医改要推分级诊疗,中医的行业特点很适合这个导向,中医产品的打造可以借鉴互联网的爆款思维,以往靠人情和道德约束的中医传承模式也有望得到机制化。
“师带徒”的共享经济
怎么把名中医聚拢过来?
诚意是第一的。杨承祥告诉本报,她原本对私立医院很排斥,但经过实地察看后,感觉固生堂从制度到设施,都是“正规看病的医院的样子”,并且固生堂还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有紧密合作,这让她定了心。
杨承祥在原单位时,经常一整天坐诊下来要看七八十个病人,有时候达到100多个。现在每周坐诊4个半天,每次看大概40个病人,精力更充沛,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倍。
经济纽带也是固生堂能够聚拢人才的重要原因。涂志亮介绍,专家的收入有两种收益模式:一种是技术性收益,包括诊金分成,专属工作室的收益分成和经验处方产品分成;一种是资本性收益,固生堂集团优惠股权以及免费期权计划,专家可以入股固生堂集团或单个门店。
名医工作室则是固生堂比较特别的模式。在工作室里,学徒创造的收益,师傅有分配权。比如学徒会缴纳收入的20%给工作室的教授,两年以后出师了缴纳5%,这样老师傅就有动力带徒弟。“老教授带得越多,学徒成了体系,就可以渐渐形成中医的流派,达到开宗立派的效果。”涂志亮表示,从机制上解决中医的传承问题更具备可行性,目前已经有十位名中医在深圳固生堂开设了名医工作室。
名中医一些好的经验处方也被做成院内制剂,在固生堂内部流通。这些经验处方的收益,拥有处方的医生也可享有分成。在广州固生堂医馆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到很多牛皮纸袋包装的经验方,比如亮肤茶、灵芝护肝茶、健脾祛湿茶、四物汤等。
杨承祥透露,她的挂号费是100元,其中70元是她自己的收入。现在她在固生堂还有自己的经验方“灌肠方”,卖得非常好,经常断货。
通过这些机制保障,固生堂的老专家和中青年医师都能获得比在体制内医院丰厚得多的酬劳。平均下来,退休的医生会高5~10倍,工作两三年的年轻医生也要比在三甲医院的收入翻倍。“通过诊疗本身获得的收入上来了,医生行医反而会变得更纯粹。”杨承祥说。
中医传承目前仍有很多问题待解。目前国内的中医药院校,普遍实行五年制教育,以及三年的规培模式,但一个中医学生接受中医药学业教育的时间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另有数据显示,每年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进入中医体系工作的比例不到30%,绝大部分都改行了。
固生堂希望改变这种局面,计划通过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办的国医学堂,把大学的批量生产跟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结合,以此来培养传统中医师的人才体系。
《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国医学堂建设方案》明确,广州中医药大学将聘请专注于传统中医研究的知名导师进行日常理论教学,并在全国中医药领域(全国中医药大学、三甲中医院)不定期邀请国医大师、名老中医进行理论与临床结合指导。此外,学堂还将邀请固生堂中医集团旗下知名老中医担任中医临床导师,采用“1+3”(1个老师带3名徒弟) 模式进行日常临床教学。
用爆款思维做产品
IT思维在固生堂的模式中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传统的“师带徒”完全靠经验,而固生堂则是通过对医生处方的数据分析和跟踪,获取诊疗大数据,以便于加快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让国外理解和接受的标准诊疗体系。
作为连锁医馆,涂志亮认为,虽然诊疗行为不能复制,但运营体系可以复制。固生堂正在建立一个互联网上的闭环,建设智慧中医馆,从预约、付费、线上轻问诊到医患的持续沟通,均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完成。在技术及推广方面,固生堂投入了70人的团队。
涂志亮透露,今年第三季度,固生堂会推出以医生为命名的产品,会做一款药食两用的保健品,将其打造成一个消费者品牌。“我们会借鉴小米发布互联网产品的做法,线上发布,线下订购。”他说,“希望能把这个产品打造成爆款。”老中医们大多很低调、名声也是口口相传而来,在如何打造老中医个人品牌上,固生堂也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启发,在其内部有一整套推广方案,涉及线上的各种平台和渠道。
稳健、长期的投资
从2014年开始,固生堂共计获得3轮总计超过1亿美元融资,包括全球最大的医疗产业风险投资基金NEA投资上千万美元,斯道资本Eight Roads(原富达亚洲风险投资) 投资3000万美元,以及最新C轮由“史带基金”领投、中国平安等跟投的7000万美元融资。这一轮创下了目前国内中医领域最大的单笔融资。
“选择什么样的资本,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属性。”在涂志亮看来,医疗服务行业需要时间积累,追求快速回报的风投并不适合,而以自有资金投资的保险资本,恰恰追求稳健和长期回报,愿意以10年以上的时间陪伴一家企业的成长,这跟固生堂的理念十分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C轮投资的史带基金是世界保险之父格林伯格旗下的资本,而中国保险巨头平安的产业投资版图,则涵盖了云南白药、上海家化和美年大健康等重量级企业,旗下还有互联网医疗平台“平安好医生”。涂志亮说,背靠这样的巨头,固生堂可以稳定而耐心地成长和经营,同时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得益于资本的推动,固生堂目前在北京、广州、深圳、佛山、无锡、南京、苏州、中山、昆山、成都等城市逐步构建起包括近20个中医门诊和一级医院的连锁服务体系,拥有近1200名中医专家出诊。
涂志亮希望能让传统的中医走向国际。“我们其实有很多offer,最终都选择了美元基金,目的是能为固生堂提供走向世界的平台。”中医走向国际面临的问题就是商业保险可能不认同、不支付。对于这点,固生堂显然不必太过担心。“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拿到保险业的资金了,认同度会很高。所以走出去会容易得多。”
产业化之路
伴随中华文明走了几千年的传统中医诊疗,已走到了产业化的路口,新医改更是让中医处在政策改革的关键阶段。
2015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提出:对于社会资本举办仅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传统中医诊所、门诊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院、疗养院和中医诊所。
“现在机会来了,”涂志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医改要推分级诊疗,中医的特点就很适合分级诊疗。目前固生堂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开创了妇儿、皮肤、肿瘤等基层专科门诊,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
政府对基层医疗的鼓励政策体现在,基层的医保定点单位拥有医保支付的倾斜政策。在社区医院就医可报销80%,而三甲医院的报销比例为45%,经过转诊的才可以报销55%,而固生堂患者目前报销比例比三甲医院高30%左右。
当然,社会办医也有不少制约因素。涂志亮透露,建一个医馆,需要花一两年时间拿牌照,三四年达到盈亏平衡,五六年才赚钱。一个门诊的投入是2000万~3000万。“这是蛮烧钱的行业,因此需要大的资本支撑。”
此外,基层中医的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不能像体制内一样为医生评定职称,只能靠患者认可。由于行业进入门槛比较高,中医还存在地域差异问题,尽管各地会有一些中医馆,但跨区域、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的中医连锁平台,目前还没有。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做线下中医馆连锁的固生堂未来能走多远,也还是未知数。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蓝之馨
为你推荐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