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那么在高压政策下,医药代表又是如何选择的呢?
往下看
医改进行了十几年,每次都拿医药当筏子,但每次调价之后,都有80%的惠民药从医院里消失。
医药代表从事的不是慈善行业,他们也要养家糊口,没有利润可图,谁会去推便宜药。加上医生的医疗服务价值很低,以药养医的模式没有破除,医药也不愿意用廉价药。“双管齐下”,降价药反而从市场消失。
整个大环境下,不仅患者,包括普通百姓对医药代表的看法也从羡慕到歧视甚至仇恨的转变。
昔日卖药几年,老婆孩子房子车子都不愁的黄金时代日渐式微。
某大型国企医药公司,十几年前招进来的大学生,经过培训选拔优秀的人才做医药代表,因为当时卖药不是打价格战,而是要有专业的素养,完备的医药学知识,才能负担医药代表的职责。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医药代表的竞争不仅是拼价格,还要拼人情、拼回扣。
我也想向毛主席说的那样,做一个纯粹的人,纯洁的人,可我们只是一个医药代表啊
我们除了纯粹的医药学知识,还要具备十八般武艺才能在激烈的厮杀战场上立足。
不仅如此,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城市已经推出一些手机APP供市民买药,将生产厂家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抢了很多医药代表的饭碗。
比如:叮当送药、快放送药等APP的兴起。
许多要代面对这一新形势,以为冰河时代已经到来。其实不然,互联网只会淘汰本质为业务员或服务员的药代,而更大空间将给有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和互联网知识的药代。
国家政策的调控以及互联网的兴起
逼着医药代表不仅仅只做药品的搬运工,要想完成职业生涯的华丽转变,医药代表必须要进行转型
比如协助医生进行技术提升,逐步弱化卖药业务,用更多精力做平台服务,帮助各地医院打造医护平台,给各医院提供药物和人才支持。
都说医药代表不好做,可是打开各大招聘网站,依旧是这个行业的招聘信息最多,就以北京为例,薪酬比其他行业销售要高得多。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化,相信医药代表会恢复成朝阳行业。
到最后给大家一些信心
就拿美国为例,医药代表的平均收入为14.1464万美元,是不是很风光?倒不是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一系列的艰难变革过程,中国的药品市场只是美国的二分之一,加上我国基层市场医院和医生的临床能力和用药水平还相当落后,这都昭示医药企业包括医药代表仍很大很大很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沪上医药人 作者:朱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