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药材市场有两个事件引发了业内的轰动效应:一是在今年2月,CFDA取消GAP认证,一时间很多中药企业都感到无所适从;二是5月9日上海医药牵手日本津村,投资6亿正式布局中药配方颗粒市场。
这两起毫不相干的事件,却折射了当下中药材市场的大变天。一方面中药材监管全面下放,而面对的将是更加严格的日常飞检。另一方面,中成药企业纷纷布局上游药材市场,新型饮片引起外资药企的追捧。
药材市场缘何如此乱
作为中药行业的上游,中药材一是处于行业监管的真空状态,如今GAP认证的取消,更让业内外感到困惑。药材市场的规范化难道要开倒车?以后企业中药材的成本是更高还是更低?中药企业的原药材质量该如何保证?
据了解,目前国内中成药企业的药材主要还是来源于中药材交易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全国总共有25家,每年的成交额就高达1483亿元。但是就交易市场本身来看,无论是在监管、管理还是运营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前不久,有新闻报道了几家知名中药企业有品种被查出含硫超标事件,暂且不论新闻本身的专业性,如果搜罗药材市场,类似的新闻数不胜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药材交易市场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包括前药材交易市场此消彼长,部分药材交易市场越做越大,而另外一些市场客流量和交易量等方面逐步萎缩。现代技术也催生了新兴的交易模式,同时药材市场本身也在转型,例如企业化改造,交易手段改进等,这些都反应了中药材交易市场的洗牌和转型。
药材质量是整个中药材管控的重心,但从目前药材市场的乱象看,很多问题本身仍然没有解决。以药材来源为例,本来GAP的初衷就是提高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行业整体发展。但实际上,从2013年认证开始,截止1月7日,总共通过认证的品种也只有89种,通过认证的企业不过153家。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企业数量,都远不够。
据了解,目前GAP基地药材种植面积都普遍较小,很多中成药企业的种植规模都不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更不用说大规模推广。一般而言,GAP基地的药材成本相比普通成本要更高,但在现有的药品招标环境下,GAP基地药材与普通药材并没有优势。这也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做GAP的积极性。
有专家分析认为,GAP认证的取消并不代表着GAP的取消,相反未来政策可能会更加严格,类似于GMP飞检那样,从之前的事前监管,发展到后来的事中和事后监管。这种监管模式对企业的要求会更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要考虑到整个药材来源的可靠性和质量安全性,本身就有做GAP基地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GAP认证取消也会带来种植企业和中药企业的强强联合。
中药饮片地位在提升
目前还没有中药材市场规模的确切数据,一般都是通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来反应。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4年中药饮片年销售收入达1495.6亿元。同比增长10.1%。利润总额105.2亿元,同比增长11.7%。
一直以来,中药饮片行业都是医药子行业中销售规模最小的行业,同时也是净利润率最低的行业。但是从中药饮片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来看,2006-2014年CAGR是29.7%,位于所有子行业之首,而医药制造业全行业是21%。如果从销售规模比重来看,2006年,中药饮片占医药制造业全行业是4.02%,此后一路上升,到2015年已经占到了6.59%。
数据来源:工信部
数据来源:工信部
近年来,由于整个医药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医保控费、部分中药注射剂受到严格监控,整个中成药市场规模的增幅都出现了下滑的迹象。以中药注射剂为例,根据CMH的统计,2015年中药注射剂销售规模TOP20(按终端零售价计算)中,有几个出现了下滑,如果排除终端零售价的统计误差,形势更加严峻。
数据来源:中康资讯CMH,销售规模按照终端零售价计算
中药材的增长也出现了拐点。根据CMH的统计,2014Q3零售药店药材类MAT销售为184.95亿元,而到了2015Q2只有174.43亿元。也就是说2014年第四季度,中药材销售规模就已经出现下滑的迹象。不过,中药材类的销售规模的下滑,与医保控费的关系不大,一方面,中药饮片至今还未纳入医保目录,而且药占比不高于30%的比例这一医保控费规定,并不包含中药饮片。最有可能原因是药材价格的下滑,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中药材价格一路下滑。
数据来源:中康资讯CMH,销售规模按照终端零售价计算
新趋势正在形成
正如上文所述,国内中药材市场的规模一方面受限于整个医疗大环境,另一方面却与中药材价格的波动息息相关,例如2014年下半年以来,整个中药材市场的景气度有明显的下滑,不过从今年整个中药材价格来看,有触底回升的态势。以此来看,今年中药材市场有望重新走出阶段低谷。结合行业政策监管的变化以及目前医药行业的形势变化,未来中药材行业有望出现几个趋势性变化。
首先是行业的监管将更加规范化。其中包括GMP认证更加严格,根据CFDA的数据,截止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500多家中药饮片企业尚未通过新版GMP认证,这些企业将面临停产退出的结局。另外在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中药饮片炮制、中药饮片质量评价量化标准的建立等方面,政府将会出台更多的细化和可落实的政策。
而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中药饮片已经不适合现代人们生活习惯。最近几年,以中药配方颗粒和超微饮片(配方颗粒)为代表的新型饮片适应了市场消费需求,迎来了高速发展,新型饮片对传统中药饮片有较大的替代空间。
数据来源:前瞻网
为了保障部分中药材原料的供应安全、控制药材质量和规避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目前部分优势企业已经积极向中药材上游扩展,尤其是对优势品种或者主力品种在产地自建GAP生产基地或与当地药农签约共建生产合作社,对中药产业链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数据来源:新康界综合CFDA数据统计
此外,由于我国中药饮片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时间不长,行业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真正优势的龙头企业,未来兼并重组的趋势明显。中药饮片的行业集中度高度分散,新版GMP认证落地为中药饮片行业带来了整合机会,企业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收购活跃,此前不少中药企业纷纷兴建中药饮片加工企业,而多家上市公司也在中药饮片行业跑马圈地。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来源:新康界 作者:戴明明
为你推荐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