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每日健康网总结出“2015年美国医学十大里程碑事件”,涉及流感、糖尿病、癌症等多个领域,其中一些新研究、新观点和新疗法具有非凡意义,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记者第一时间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此解读。
一、使用新型流感疫苗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2014年-2015年美国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仅为19%,相比之前的51%,有效率大幅下降。原因在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疫苗不能很好地匹配新型流感病毒。今年,美国开始投放新型流感三价疫苗,可有效预防三种常见病毒引起的流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点评:疫苗有效率降低也是我国亟需攻克的难题。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希望能研发出不受病毒变化影响的通用型流感疫苗,提高有效性。在此之前,建议免疫力不高的人群,比如5岁以下幼儿、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等,仍应坚持接种。
二、加强警告:常见止痛药会伤害心血管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每天服用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头痛、关节痛等各种疼痛。这类药属于非处方药,人们能在药店自行购买。然而今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警告称,这类药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发挥作用来止痛,而前列腺素能促进心脑血管健康,所以阻遏前列腺素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风险。
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刘治军点评:非甾体抗炎药增加心脏病和脑卒中发作风险已是业内共识,只不过今年美国加强警告。使用这类药时,医生一定要询问患者是否正在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会削弱其药性;患者服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切忌乱吃。
三、修改膳食指南。
美国最新发布的膳食指南指出,大约一半美国成人(约1.17亿)存在一个或多个本来能够预防的慢性病,患病多和饮食习惯较差和缺乏身体活动有关。新版膳食指南在每天胆固醇摄入方面做了大的修改。旧版建议,每天胆固醇摄入别超300毫克,但新版指出,过度摄入胆固醇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营养问题。因为事实表明,血液中的胆固醇只有一小部分来自饮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进行高胆固醇饮食。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点评:一直以来,限制膳食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被认为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即使人们对膳食胆固醇的吸收,以及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但根据我国国情,依然不能放松对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的要求,即每天300毫克~500毫克。2016年初,我国最新膳食指南即将公布,具体建议即将揭晓。提倡国人进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饮食,尽量保证饮食多样化。
四、应用新型救护车,快速抢救脑卒中
脑卒中分为两种,一种是血栓阻塞大脑动脉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另一种是出血性卒中。两者抢救方法截然不同,前者需尽快注射溶栓药,而这一方法如应用于后者,则会让病情变得更糟。因此,及时判断脑卒中类型是抢救的关键。目前,一种配备CT和传输功能的新型救护车在美国开始测试,能给患者做CT扫描,还能将扫描结果第一时间传给专科医生,以便即刻判断并确定治疗方案。
中日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点评:目前,我国在脑卒中抢救中,普遍存在救治滞后问题,表现为转院过程中缺乏明确诊断。如能使用这种新型救护车,就可及时了解病因,以便第一时间进行溶栓或为后续院内抢救做好准备,最大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五、多项医学创新技术开始应用
由于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遗传病,艾伦已经失明10年了。在今年接受仿生视网膜植入后,他再次看到了家人的面庞。这种视力增强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患者戴副眼镜,上面配备的摄像头可将捕捉到的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发给视网膜植入物,患者便能看到物体的形状和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患者将看得越来越清楚。此外,人工胰腺可根据自动监测,给人注射胰岛素;新一代假肢更加灵活、舒适,能让残疾人自由地跑跳。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健宁点评:很高兴看到技术创新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福音。每项新技术的研发和普及,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十分不易,我国也应加大力度,鼓励原创医学技术的研发。另外,呼吁先进技术的持有者更多地考虑如何将技术惠之于民,而不是遥不可及。
六、预防艾滋病有了新突破
不断有证据表明,暴露前预防法利于预防艾滋病感染。暴露前预防法是指在服用“特鲁瓦达”这种美国批准的暴露前预防药物的同时,结合安全性行为,可使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大大降低。今年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针对657例受试者进行超过两年半的调查发现,使用暴露前预防法,可有效预防高危人群新发艾滋病感染,这项研究第一次验证了暴露前预防法的效果。
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刘彦春点评:目前,我国还没有预防艾滋病的药物,如有相关药物问世,将是艾滋病领域一大奇迹。但这类药物的出现,难免面临伦理、道德问题,因为有了药物预防,人们容易忽视行为控制,在性行为上肆无忌惮。目前,行为预防仍是预防艾滋病最为彻底、有效的方法,建议大家坚持戴好安全套。
七、解锁2型糖尿病的秘密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在分析超过1.1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基因数据后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的特定基因标记,可分为3个不同的亚组:第一个亚组的患者更肥胖,易发肾脏、眼部并发症;第二个亚组易发某些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第三个亚组与过敏、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人员认为,研究结果可能推动2型糖尿病的靶向诊断和治疗,但仍需更多研究。另外,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发现,葡萄球菌可能引发2型糖尿病症状。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伍学焱点评:非常赞同这些研究,将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借鉴意义。为了搞清糖尿病的病因,我国在上世纪就已进行“大庆试验”,结果发现,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此外,每个人的肠道菌群不同,吸收脂肪的能力也不同,这也导致同等体质下,有人得了糖尿病,而有人却相安无事。生活中,建议大家“管住嘴,迈开腿”,利于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发生时间。
八、研发出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疫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从而引发炎症和疼痛。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在治疗上多以延缓病程、减轻痛苦为主。今年,美国昆士兰大学研发出一种疫苗和免疫疗法,疫苗专为携带类风湿关节炎基因和特定抗体的人群设计,可起到预防作用;免疫疗法通过提取血液中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个性化治疗每位患者。早期临床试验发现,两种方法具有一定效果,但过于昂贵和耗时,因此还不适合广泛使用。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点评:找到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元凶”是医学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美国的研究思路值得探讨,但目前并不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因此治疗还应“本土化”,这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药物缓解病情;一方面,依靠生物仪器辅助治疗。
九、精准医学改变癌症治疗
乔安妮是一名战胜乳腺癌的患者,为防止癌症复发,研究人员将她的乳腺癌细胞在老鼠背上培育,老鼠作为她的“模型”接受各种治疗,以便研究人员筛选出对乔安妮最有效的药物。这种根据患者个体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做法,被称为精准医疗。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我们正在做相关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动物研究阶段。
十、干细胞治疗延缓渐冻人病情
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可使健康细胞替代损伤细胞,治疗疾病。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损伤大脑和脊髓神经细胞,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今年,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可减缓甚至阻止渐冻人病情恶化,为该病患者第一次带来真正突破性的希望。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一种解释是干细胞能保护神经。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内科主任医师耿同超点评:十几年前,国内就已将干细胞治疗应用于渐冻人的研究,但并未推广起来。干细胞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病情(一般为半年左右),减少患者吞咽困难、没有力气等症状,但却无法根治,一旦复发,治疗效果等同于传统治疗,因此切不可神话宣传。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