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晚约22时,CFDA网站“如约”发布了第2批临床造假、不予批准公告,共计14家企业13个药品,其中不乏知名企业、股票上市企业、排行榜单企业、年销售额几十亿的大企业,真是让业界再次唏嘘不已、感慨万分,这几日各路媒体也在连篇累牍报道。
第1次公告时,本人撰写了“BE维新后如何提升试验成功率”一文,旨在引导众人:先将仿制制剂体外溶出行为做到与原研制剂一致后再去做BE试验,便可“十拿九稳”。此番再次提笔撰写系列-2,盖因回想起11年前的一幕幕:
2004年2月,本人从日本国家药检所进修、取得“行业真经”回国时,便充分意识到本行业的高科技在药剂、尤工业药剂学。并感同身受:只有通过体外溶出的严格要求才能撬动仿制制剂深入研发,才能使研发中最重要一环、也是花费最大的生物等效性(BE)试验的成功率大幅提升,最终使仿制药质量无限趋近原研药、实现临床的全面替代。
历经一年多时间,走访了整个产业链100多位同仁,彻底厘清“行业脉络”后撰写出第1篇文章 —— 提高溶出度质量标准、撬动我国制剂品质提升(约1.5万字),发表于2005年7月《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当时还记得考察BE试验环节时被告知:没有失败的、这是行业“潜规则之一”。作为体制内人士、深感愕然!
文章发表后无人理睬,直至2006年下半年,一家立志争取WHO药品招标的企业找到本人告知:去招标前、用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样品诚实地做了2次BE实验、花费40万,结果都失败了,不知所措后方静心查阅文献,看到文章后与我联系。随后本人指导对方测定2次失败样品与原研样品的体外溶出行为,发现显着性差异,“如此去做BE,必败无疑”。而企业的坦诚再次令我惊愕:在国内这种“做好人没好报”的游戏规则下,别人钻漏洞了,自己只能随波逐流;只不过是此番“立志漂洋过海、只好实事求是”罢了~一晃儿9年过去了,近几个月来在新任局长的主持下开展的大刀阔斧、甚至是疾风暴雨般的变革,彻底“敲响了造假者的丧钟”;此番纲举目张、全面开花的改革真可谓是“行业30年未有之巨变”!
这2次曝光的品种均是口服固体仿制制剂、且均是BE试验,因为在过去多年间,药审中心(CDE)虽要求进行体外多介质溶出行为比较,但由于药检所不复核,故申报材料均是“报喜不报忧”;随后、只要拿到临床批件便万事大吉,因BE试验从来没有不通过的,否则就是贻笑大方、被嘲弄为“圈外人士”了!待上市后,对于口服固体制剂而言,没有安全性问题,只有有效性担忧(除治疗窗狭窄药物),故部分已上市品种属“安全无效”范畴,这在自2008年CFDA开展的“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中,某些品种的体外溶出行为与原研药存在显着性差异便可洞若观火、窥斑见豹了。
最终导致:制剂研发人员在单位往往偏安一隅,远不如合成与分析受重视。平心而论,这一点也与多年来CDE片面强调杂质、淡化溶出、忽视工业药剂学的审评要求与导向息息相关(CDE、要有胸怀、别生气哦~),长此以往使得我国早已成为了“原料药的巨人、制剂的矮子”—— 企业均不愿为制剂开发和BE失败付出经费,再加上监管缺失,才造成今日这种“全面塌陷”的局面!
最后,再来学习一遍日本CDE对仿制制剂的研发申报要求:
(1)连续三批、每批10万片。
(2)在有针对性和区分力的溶出度试验条件下,批批样品的多条特征溶出曲线均需与原研制剂一致。
(3)仿制制剂中降解杂质的降解速度不得快于原研制剂。
这些要求必将使制剂人员成为研发主角、单位脊梁;必将使经费与精力用在制剂研发上(纵观发达国家,早就不做原料药了,均是从发展中国家购买。他们的仿制药研发就是药剂开发:不断调溶出曲线 → 通过人体预BE验证)。
第(4)点更一针见血:上市后的样品抽查,不按日本药典检验,而是强制抽查体外多条溶出曲线。这一要求对企业而言、简直就是“紧箍咒”,必将把制剂做成精湛的“艺术品”!
所以,本人预测:制剂人员的春天终于在2016年来到了!你们不用再每天无所事事、百无聊赖,请现在就开始卧薪尝胆、摩拳擦掌,因为接下来,轮到你们登上历史舞台、大展拳脚了!并衷心希望:你们能为祖国高端制造业的兴起和我国工业4.0的升级换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待你们的脱颖而出、展翅翱翔
随笔于2015年12月9日晚
来源:蒲公英 作者:谢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