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北京,重度雾霾。记者对快方送药联合创始人兼CEO高越进行了专访。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熊华林一样,高越也向来很低调。
高越与熊华林共事十多年,连续创办过多个企业。快方送药为消费者提供1小时内药品上门服务,这是他们合作的第3个创业项目。
2014年12月,快方送药获得了九合创投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2015年6月,快方送药获得5000万元A轮投资;3个月后的9月,快方送药又宣布已经完成了天图资本的2亿元B轮融资,是为唯一一家完成B轮的医药O2O创业企业。
现在,快方送药已经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五地开通了医药O2O服务。高越介绍到,快方送药的团队人数在200人左右。
虽然在融资上已经遥遥领先,在医药O2O领域也称得上是明星企业了,但一直以来外界对快方送药的两位创始人了解得并不多,所以我们的访谈便从二人早年的创业经历谈起。
离职新浪,连续创业十二年高越与熊华林都是连续创业者,此前都任职于新浪网华南电子商务部门。高越的工作是市场运营,同事熊华林是做技术和研发。2003年高越与熊华林从新浪网离职,开始在广东独立创业。
他们创业的第一个项目是SP业务(手机无线通讯业务,与运营商合作的短信、彩信业务等)。“很幸运,我们第一个创业的项目就赚了一些钱。”高越说。
不久之后,二人意识到SP业务已经过了风口了。所以,2006年,两人就从广东回到了北京,做了一个新的项目——众家社区,这是一个类SNS(网络社交)的项目。众家社区是一个为用户提供社区周边商家信息的平台。“这种模式太新颖了,当时网友的注意力都不在这上面。到了2011年,我们觉得这种大而全地东西可能还不适合当时的情况。”高越遗憾地说道。
切入医药零售,创立德开大药房连锁药店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值达到9426亿元,其中药品零售市场规模达1885亿元。医药流通行业的医药电商发展迅猛,2010年获批开展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有18家;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4家。
看到了医药电商巨大的市场前景,高越与熊华林决定这一次创业从药品切入。但是,按照规定,要做网上药店首先就得在线下要有连锁药店,且北京地区规定门店数得有10家以上。所以,在2012年1月9日,北京德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就注册成立了。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的线下门店开到了10家,达到了北京食药监局关于连锁药店门店数的要求,终于在2013年,德开大药房获得了北京食药监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C证,具备了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资格。
但是,他们逐渐意识到他们的网上药店中优势不够明显,然后开始考虑网上药店究竟是否适合销售药品,是否应该换一种新的方式来卖药。于是在2014年,高越与熊华林就把德开大药房卖给了康复之家。
2014年5月14日,快方送药北京快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9月,快方送药App便正式上线了。
以下是与高越的问答实录:
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切入医药O2O领域呢?医药O2O行业当时的情况大概是什么样的?
高越:当时我们借鉴了上海的几家创业公司,比如有U医U药,它的模式类似滴滴打车,用户提出用药需求后,附近的药店来抢单,另外,818医药网也是采用这种方式。实际上,这二者都相当于一个平台,就像是获得了A证的药店可以入驻的平台一样。
当然,我们快方送药与他们二者不同,我们定位的是移动端,我们的产品是一个手机App,用户下单后都是由我们的配送员进行配送。为什么考虑自有配送员进行配送呢?因为我们需要做的是完整的闭环。
从医药电商行业切换到医药O2O,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高越:综合销售数据反映出来,最主要的品类是感冒发烧药、咳嗽药、清热解毒的药品,最少的一部分才是医疗器械。快方送药销售的品类和我们当时做线下零售药店时销售的品类基本是一致的。
这样的销售品类分布说明:用户已经把我们当做是零售药店的一种替代。那个时候快方还很小,但是我们觉得已经有用户接受这种买药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上资本进入以后,就可以撬动这个市场。
所以,2014年12月份,我们就开始进行融资,获得九合创投的数百万美元天使投资。天使轮完成之后,我们就进入三元桥、国贸等地。当时的订单量每天能够接近1000单。
快方送药获得B轮融资后,对外透露由原来的合作药店模式转变为自营药店模式,这是为什么呢?
高越:与其他的医药O2O一样,快方送药最初也是直接与线下的零售药店进行合作。当时发现,集中到一家药店,效率是最高的,这样给药店的单量也更多一点。
采用合作的模式一段时间以后,问题逐渐显现:合作药店的系统跟不上,O2O的模式甚至影响到药店的店内正常销售。一旦药店单方面终止合作,以前推广的费用就打水漂了,用户下了单,却不给送药,用户就会觉得不靠谱,苦苦经营起来的信任度再也难以找回来。
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思考转变经营模式,在一片区域内买下一家药店,进行自营,把这家药店的面向进店顾客的零售智能转变为面向快方送药的仓储职能,我们把这些买下来的药店准确地叫做:分布式仓储。
转变了经营模式之后,与药店合作的问题就逐渐解决了,并且我们的单量在逐步提升。2015年6月,我们完成了A轮融资;紧接着,我们就完成了B轮2亿元融资。为什么我们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两轮数额这么大的融资呢?因为我们买药店需要资金。
购买一家药店大概是80万-100万元,买下药店之后需要对药店进行改造。由于我们的药店职能发生了改变,所以药店的系统、人员、陈设都需要改变。按规定,每家药店都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药师,我们的药店的药师承担一部分顾客的用药指导职能,另一部分就是对订单的复核职能。
花80万-100万买一个药店,成本通过这种医药O2O的方式能够收回来吗?这种买药店然后自营的模式会不会导致发展得慢一些?
高越:我们快方送药现在是没有补贴的。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我们平台的订单量还不错,盈亏有可能做到平衡。以前药店赚的毛利,现在都被我们赚到口袋里了。现在的成本主要集中在:配送员的配送费、房租水电、人员成本等。现在我们不是开药店开得越多,亏得越多,不是这样的。
其实,我们不追求快,发展快了的话,巨头们随时进攻你。我们的模式比较重,其他的玩家想要进入这个市场并不容易。我们在买药店的速度上并不慢。
我们预计未来的药店会有两种形式。有一半的药店会是专门通过O2O的方式来销售的,有一半的药店还是传统的面向到店消费者的。现在,全国有42万家零售药店,我们预计在一线城市的药店有一半未来会消失掉,被这种新的模式所冲击。
但是现在这种新型的医药O2O少部分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而很少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这些医药O2O是不是在打法律上的擦边球呢?
高越:其实这得看怎么去界定。我们有了自营药店以后,其实也可以去申请网上药店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现在这些牌照并不难申请。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我们是通过这么一种流程来实现交易的:用户下购药订单、药店接到信息后捡药,配送员完成配送,药到付款。快方送药相当于只提供了一种信息中介的服务,如果我们获得了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我们反而不能对接单体药店,必须是自营的连锁药店。
现在不少同类型的医药O2O除了卖药之外,还开始提供一些中医问诊、网络问诊等其他的服务,快方送药会有这样的打算吗,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高越:暂时没有考虑。其实,这个市场刚刚开始,在对用户进行O2O的方式购药的普及教育阶段,能够把送药做好已经很不简单了。另外,我觉得现在还没到提供增值服务的时候,现在只会专注在C端用户。
您有过连锁药店、网上药店的经营经验,您是如何看待网上药店存在的问题?
高越:网上药店卖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时效性无法解决,假如我生病了,我需要快速的用药,如果通过网上药店来卖药,几天之后把药送过来,那时候我病都好了。时效性是网上药店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网上药店第二个问题就是人群的问题,患病多的老年人不上网,上网的多是患病少的年轻人。而年轻人患的疾病大多是感冒发烧,这类疾病急需用药,网上药店无法解决年轻人用药的痛点。网上买药可以保护消费者的隐私。
网上药店的第三个问题是用户对药品需要信任感。电商看不见摸不着,这会让用户对其药品没有信任感。线下的药店反而更让人信赖。
这三个原因综合起来阻碍了网上药店的发展。
网上药店发展了这么多年,但是线上销售并不高,您如何看待网上药店的未来?
高越:网上药店需要差异化竞争。我不看好网上药店药品的销售。非药品的销售会越来越好,慢病的用药也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另外,大家都看好的网售处方药肯定是大势所趋,这就像是二胎政策一样在某一个时间点就会落地的。
目前医药O2O领域出现了很多的同类型企业,您如何看待这个市场?
高越:首先,医药O2O绝对是有市场前景的,关键看怎么去切入这个市场,最能够切入这个市场、打开这扇门的钥匙的是服务品质,好的服务品质或许能撬动3000亿的线下药品零售市场,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医药O2O的痛点主要有三点:药品的种类、一致性(药品的信任度)、送药的及时性。我认为医药O2O一定能够在一线城市和传统的药店分庭抗礼,最终能够获得一线城市药品零售一半的市场份额,甚至可能更多,因为药品购买没有线下体验这一说。
快方送药的模式很重,同时也很稳,高越对自营的模式非常执着。采访结束时,高越说到,外面天气很恶劣,雾霾很严重。不过,最近,快方送药的口罩和药品卖得多了不少。
来源:亿欧网 作者:晏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