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世界最大的癌症慈善机构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宣布在5年内投入至少1亿英镑(约1.53亿美元),用于资助研究团队解决击败癌症的七大挑战:(详细)1)研发预防非病毒性癌症的疫苗;2)根除由EB病毒引发的癌症;3)挖掘癌症突变下的基因标签;4)区分癌症致命与否、是否需要治疗;5)制作肿瘤微环境3D地图;6)解析原癌基因(MYC)致癌的分子模型;7)开发直接靶向癌细胞的“智能药物”。
这七个围绕基础研究致力临床创新的“大挑战”旨在推进癌症治疗发展,开创出新的抗癌策略。那么,排在首位的大挑战——非病毒性癌症预防疫苗,研究理念是什么?是否能够成真?既然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然面临着众多问题和困难。
通常,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基因工程等多种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疫苗的问世让人类与传染病的抗衡得以保持优势,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医学进步之一。同时,疫苗也是目前仅有的一种能够完全根除传染病流行的医学手段,例如天花。
疫苗基于免疫系统识别入侵抗原,引发并记住免疫反应的原理,从根源上控制传染性疾病。但是,癌症并不是传染病。不同于细菌、病毒,非病毒性癌症的发展源于自身细胞的突变,这使得我们的免疫系统不能自主识别异常分子,且癌细胞的无限增殖会瓦解免疫系统的防御。
疫苗的机制是激活免疫系统,识别引发病变的病原物。目前已经研发出来的癌症疫苗只有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预防疫苗。HPV易导致口腔癌、宫颈癌和肛门癌。但是请注意,HPV疫苗针对的依然是病毒,而不是癌细胞。
理论上通过癌细胞的特异蛋白激活免疫系统,从而消灭癌细胞是可行的。而且,在病变细胞恶化为癌症之前,通过接种疫苗防患于未然,其临床意义不仅仅是挽救生命,还在与免于患者深受癌症的病痛折磨,延长生命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善了生活质量。
但是,不同的癌症存在不同的突变,而疫苗只针对特定的蛋白质起作用,因而疫苗不能一劳永逸。这与流感疫苗的尴尬类似。所以,癌症疫苗研发的首要问题是找到癌症发展最初期阶段能够直接靶向潜在危险细胞的生物标记物,即“抗原”。
是否可以利用疫苗防御癌症?。
作为解决“7大挑战”的科研队伍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科赫研究所综合癌症研究主任Tyler Jacks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对这一挑战信心满满。他表示,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一个放之四海皆通用防癌疫苗。找到一类特异分子有助于研发适用于患癌风险高于常人的疫苗。
南安普顿大学的免疫学癌症研究教授Christian Ottensmeier认为,预防癌症的疫苗完全有可能。他对加盟这项科研挑战很兴奋,因为他认为癌症疫苗尚空缺,其临床应用前景无量。
科学家们认为,找到一类特异分子有助于研发适用于患癌风险高于常人的疫苗。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Jacks教授解释,尚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克服,且每个问题都有不同挑战和障碍。他表示,最大的挑战是找到疫苗的目标,即癌症细胞的生物标记物。
筛选通用版“抗原”,疫苗的第一步?
Jacks教授表示,找到突变的蛋白分子,利用这一蛋白作为抗原就能够研发出相应的疫苗。但是这种疫苗只针对该突变类型的癌症。
而Ottensmeier倾向于短期策略:在5年内筛选并研发出适用于携带有易感基因的高风险人群的疫苗,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他强调,虽然目前针对携带有易感基因的女性可以通过手术等措施提前规避患癌风险,正如安吉丽娜?朱莉选择的一样。但是,如果癌症预防疫苗存在,那么患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接种清除癌症隐患,从而免于手术之痛。
我们对免疫系统的了解已经在过去十年内有着质的飞跃,以此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更是让癌症患者看到新希望。所以在这个医疗进步如此之大的时代,科研人员相信,探索的脚步应该再深入前进。因为不尝试,永远不会成功。
来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