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药物研发与质控对杂质研究用力过猛

医药 来源:医药经济报
2015
09/08
10:25
医药经济报 医药

国内近些年之所以专注于杂质研究(尤其是有机杂质)、并逐渐呈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之态势,盖因大部分研发者认为杂质与药物不良反应息息相关,并习惯性地认为“杂质越小/越少、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就会越小/越少”,进而在进行杂质研发与控制时陷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学术思维窠臼。殊不知,药物不良反应与杂质的关联性并非想象得那样密切,甚至是基本无关。

在ICH组织于2002年9月12日颁布的《疗效--M4E(R1)人用药品注册的通用技术文档:模块2的临床回顾和临床概述与模块5:临床研究报告》中有如下阐述:“对看起来与药物有关的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例如,显示出剂量-效应和/或药物和安慰剂组发生率明显差异的事件),应对下列相关因素给予更多关注。这些因素包括:剂量;单位剂量;给药方案;疗程;总剂量;人口统计学特征;联合用药;其他基础特征;效能特性;药物浓度。”可见,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与主成分的不合理使用和患者个人体质差异相关,而与杂质无关。

下面笔者解读不同给药方式下杂质与药物不良反应间的关系:

1、口服给药

此种给药方式使得药物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过程中具备了最为坚固的消化道屏障,因此这是一种最安全的给药方式,适量的杂质几乎不会带来安全性问题,临床不良反应多为药物自身引起。因为“是药三分毒”,当用法用量不当、超出安全用药浓度上限时,将对人体带来伤害、产生不良反应(如治疗窗狭窄药物就常发生此情形)。这些不良反应均是主成分所为,而非杂质所为。

而目前我国此类药物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原研药存在较大差距,此差距是对于各种患者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差距,绝非杂质差距;而生物利用度又与体外溶出行为密切相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自2008年起开展“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工作至今,已发现国内已上市的部分口服固体制剂体外多条溶出曲线与原研制剂具有显着性差异,这也为临床差距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至于少量杂质会阻碍药物靶点/结合点、影响药物有效性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臆断。

2、静脉滴注给药

很多同仁认为,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已无生物利用度问题,此时不良反应与杂质密切相关,故应着重关注。其实这种认知是偏颇的。

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使得药物进入人体封闭血液循环系统过程中,外来物质一股脑儿地侵入,此时人体必然产生应激反应,其中呈现出的不良反应强弱和患者的身体机能与主成分自身毒性/用法用量息息相关,与杂质基本无关。因此,此种给药方式带来的不良反应是必然存在的。虽然这些不良反应为“小概率事件”,但由于其发生率依然远高于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方式,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早在多年前就已制订“能吃药不打针(系指肌肉注射,此时存在肌肉组织屏障)、能打针不输液”的用药准绳。

然而过去的十多年间,我国临床用药由于某些主观因素,导致大量无序地使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且还往往使用至最高剂量与频次,这就使得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限增高,最终使得“小概率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大概率事件”。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探求注射剂不良反应根源时,很多专家将其归咎于杂质,并逐渐形成一种思潮,于是自2008年起拉开了对杂质研究的大幕:科研立项、投入巨资,并购买大量高精尖设备,甚至很多科研工作者已趋于吹毛求疵之状态。

此外,2002~2006年间,很多五类“改装”仿制药堂而皇之上市;同时,我国药物上市后的再评价也很不到位,使得因药物自身毒性、只能采取口服给药方式的药物,在我国却长期采用注射给药方式,结果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3、其他给药方式

对于如软膏剂、滴眼剂等外用剂型,杂质对于临床而言无足轻重,更是无需投入过多精力去研究。

来源:医药经济报

为你推荐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一批)。

2025-04-23 17:29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资讯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资讯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5-04-22 18:48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讯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

三类有源植入产品

2025-04-22 13:17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资讯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

持续丰富早期癌症临床选择

2025-04-22 11:1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资讯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10:59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资讯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

一直悬在海南普利制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来了。

2025-04-22 09:45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资讯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资讯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4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mg)的说明书。

2025-04-21 16:02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资讯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资讯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资讯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资讯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资讯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资讯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资讯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资讯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资讯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资讯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