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找不到这种药,孩子只能用国外替代药品,近6000元一支的价格将使更多家庭陷入困局,甚至放弃治疗”。8月4日,广东一位父亲在网上发布“求药帖”,他两岁半的女儿患肾母细胞瘤在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术后正在等待化疗,急需放线菌素D救命。
一时间,这种叫做“放线菌素D”的化疗药物成为热门话题。由于缺货急用,全国多个城市的患者、医生在微博微信上为此发布紧急寻药信息。近年来,廉价药频频出现断货,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又有什么可行的解决办法?连日来,长江商报记者一探其中根源,并试图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
在“求药帖”中,这位父亲写到,“我家宝宝紧缺一种化疗药物,叫做更生霉素,也叫放线菌素D,不仅我家宝宝缺,还有很多宝宝都缺。”
就在这位父亲发布“求药贴”的当晚,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万希润在微博平台发布长微博—《紧急:放线菌素D断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陷入困境》,万希润表示,医院数十位患者已无药可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一名医生转发微博称,该院同样存在该药缺货的现象。
患者、医生都在发帖寻药,“放线菌素D”这种药引起社会关注。有医学专家表示,该药“药荒”危机的号角已经吹响。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郑州、河北、上海等地的网友发帖求药。7月23日,一名河北网友求助,他1岁的孩子在石家庄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化疗,急需“放线菌素D”救命,但寻遍各大省市医院都没存货;8月12日,河北网友说,4岁的孩子也因需要该药四处寻找,但唐山妇幼、人民医院都无库存,好容易从保定妇幼找到药救急,但仅够一个疗程。
放线菌素D究竟是一种什么药,为什么如此多的人都在寻找它呢?
“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常见的恶性实体瘤,如肾母细胞瘤等,疗效比较确切。”近日,武汉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爽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该药对孩子副作用相对较小。
长江商报记者通过采访武汉多家医院专家得知,该药不仅治疗儿童肿瘤,对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
万希润介绍,治疗以绒癌为代表的滋养细胞肿瘤主要以化疗为主,结合其他治疗手段,低危患者治愈率达98%以上,高危患者也可达70%以上。“如此突出的疗效,化疗起到核心作用,无论是单药化疗还是联合化疗,放线菌素D都不可或缺,几乎无药可以替代。”他说,更重要的是,这种药价格不贵,1支不到20元,患者每天只需使用两支,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每个疗程用量不会超过12支,“可以说是一种便宜的救命药”。
解放军161医院肿瘤科主任王志刚说,虽然放线菌素D对于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不可或缺,但它对于大部分肿瘤的治疗则非必需药品;加之滋养细胞肿瘤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这就决定了放线菌素D不会有太大的临床用量。
低价化疗药全国一支难求 国内唯一生产企业称最早9月复供
“放线菌素D”并非一夜之间断货。王志刚主任透露,近5年来,该药在临床上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时常出现断货。患者急需用药时,医生与武汉其他兄弟医院联系,但常遇到大范围缺货,“作为医生,也很无奈。我们只能建议患者改用价格略高一点的进口化疗药物”。
而在武汉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十多名患肿瘤的孩子正面临这个问题,因“放线菌素D”断货,只能更换化疗药物。该科主任李爽说,根据孩子肿瘤病情不同,会换上阿霉素等化疗药物。但令她担心的是,新上的进口药物副作用相对会大,患儿白细胞急剧下降、骨髓抑制,有的或对心肌造成损害,消化道出现不适等症状。“这样一来,对患儿打击更大,相应产生的费用就会更高。”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不仅是在武汉,全国多家医院都在面临同样的问题。上海市儿童医院半年多时间只用了300支,7月底全面断货,该院药学部主管药师李志玲一直在为一位西部地区的患儿四处寻找放线菌素D。万希润介绍,近一个月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有多家医院向北京协和医院求助,该院的放线菌素D也在8月初断货了。
武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不少患者四处奔波求药,甚至到香港购买高价进口“放线菌素D”。但据他所知,目前该药在香港也很难买到。
“放线菌素D”为何频频断货?万希润说,此次放线菌素D断货,是因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企业重组后生产线调整尚需工艺验证等”而暂停生产,致全国断货。
长江商报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查询,目前生产放线菌素D及注射用放线菌素D的企业共3家,分别是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和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据相关媒体报道,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4年前已停止生产“放线菌素D”及相关产品,原因是“销量不好,且原料成本过高”。
8月21日,长江商报记者致电海正药业,相关工作人员告知,该药生产批文已转让给海正辉瑞,目前不再生产该药。随后,记者通过业内人士打探,海正辉瑞正搬迁“放线菌素D”生产线。根据国家规定,新生产线及新生产工艺必须通过首次验证才能供货。日前,海正辉瑞透露,目前正优先安排生产放线菌素D产品,力争9月下旬恢复市场供应。
目前,药价已经放开,为了应对生产成本高,厂家为什么不提价呢?其实,虽然药价放开,但政府仍通过医保支付机制和药品招标制度,对药价进行约束。一般来说,厂家为了扩大药品在医院的销售,都希望能进入医保,但进入医保的药品,就要受到医保支付标准的价格管控。目前,“放线菌素D”属于医保报销的药品,不能随意涨价。
“药品降价,使用量少,厂商没有利润,哪来的生产积极性;医院通常也不愿大量进货,以免用量太小造成过期失效。”王志刚说。
专家呼吁建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放线菌素D”断货,令不少肿瘤患者陷入困境。目前,断货的廉价药还不止放线菌素D。万希润在长微博中表示,博来霉素也一并断货。多名医生网友补充表示,氯胺酮、普罗帕酮(心律平)等低价好用的药皆已断货。
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等就曾在提案中援引调查数据称,对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显示,大医院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短缺药品数量高达342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公开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武汉协和医院肝胆外科医生熊俊说,此类小众病,大多集中在每个省的大医院,可否提供大数据,请药厂按需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亏损。另外,也可以通过慈善,拨款给药厂生产这些低利润的救命药。多位网友也认为,对于这类药品频现断货的现象,政府应该出台保障措施。
事实上,低价救命药频频断货早已有之,保障措施也早已出台。2014年4月,为应对经典廉价药消失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规定对纳入国家低价药品目录的药品,取消针对每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并提出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等相关政策,保障低价药品的供应。
当年6月,国家卫计委又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多管齐下确保常用低价药品的保障。而从今年6月1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
万希润认为,出现断货不能一味归咎于低价,还跟药品本身的特点有关。他表示,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十分必要,“不要让患者因为等药而失去原本可以治愈的机会,让医生和药师四处求药是很遗憾的事情”。有业内人士建议,针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抢救用药及罕见病用药,应该以省或地区为单位建立此类药品的储备制度,由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该类药品的采购、储备及调拨。
武汉协和医院药剂科专家陈东生说,像蛇毒血清、免疫破伤风针等急救药,有的医院储备了,可能一个患者也没有,导致药品因过期而浪费,而有的医院又可能不够用,四处找药。他建议,国家应建立一个储备中心,集中整合资源,跨省调配,而不是一家家医院“求助”。
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儿童的肾母细胞瘤、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该药的价格在化疗药物中算是便宜的,属医保报销药品,0.2mg/支的“放线菌素D”,价格为10多元,一个疗程仅需10余支。可以说,该药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
放线菌素D
一支不到20元,患者每天只需使用两支,每个疗程用量不会超过12支。
而在药品断供的情况下,国外替代药一支近6000元。
来源:长江商报
为你推荐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