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落马后,广西中恒集团“躺枪”,其董事长许淑清被指与余远辉关系密切,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许淑清于2006年入主濒临破产的中恒集团,并带领它走出危局。经过数年发展,中恒集团在当地已颇具影响力。在外界的眼中,许淑清是一位强势的女企业家。此前,中恒集团布局多元化经营,涉足房地产、制药、酒店旅游以及金融等多个领域,最终在许的主导下,中恒集团将医药列为公司第一主业。
许淑清的自信或是来自其独家医药产品血栓通,这是中恒集团业绩的主要贡献来源,在去年32.14亿元的营收,血栓通系列产品贡献了其中的28.8亿元。
近年来,许淑清还不断地加码其他药物产品,总部位于以色列的Oramed Pharmaceuticals Inc.(下称“Oramed公司”)成为了她追逐的目标。
早在去年6月,许淑清前往以色列考察时,就已了解该公司的胰岛素项目,并产生较大兴趣,在去年11月耗资500万美元,取得其6.537%的股权。
今年7月3日,中恒集团公布了与Oramed公司的意向协议。该意向计划与Oramed公司签订5200万美元协议,购买其10%股权,并取得其子公司在中国范围内口服胰岛素相关许可及知识产权。此外,中恒集团还与康美药业合作,欲图在渠道和原材料供应上谋篇布局。
失利胰岛素布局
就在发布计划与Oramed公司签订5200万美元协议的提示性公告发布仅4天后,7月7日,中恒集团又公告协议终止。
Oramed是一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医药公司,中恒集团为取得其口服胰岛素在中国境内的独家生产、销售权,追逐了它足足一年有余,如今宣布终止,让人深感意外。
中恒集团7月3日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梧州制药”)计划向Oramed 公司投资1200万美元,以取得其10%的股权;同时,分两期向Oramed子公司 Oramed Ltd.支付4000万美元,以取得其关于口服胰岛素在中国境内独家生产、销售许可及相关的知识产权。
对于此次协议终止的原因,中恒集团称,是Oramed公司对原已草拟、并已提交中恒集团董事会审议的《意向协议》(草稿),多次提出修改意见,“经评估后,公司认为,修改后《意向协议》的核心条款与原文存在较大差异,超出了公司董事会事先审核的范围,且风险程度超出公司可控范围。”
此前双方经过了长达一年的接触和彼此了解,并早已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甚至在去年11月,中恒集团子公司梧州制药还斥资500万美元入股了Oramed公司,持69.6378股,占其总股本的6.537%。
2013-2014 年度财报显示(公司会计年度为 9月1日—次年8月31日),期末资产总额为2180.2万美元,股东权益为2079.3万美元;期间营业收入为零美元,净利润为-569.6 万美元。
Oramed公司高层也两次来到中恒集团考察。今年6月15日,南宁市长周红波还曾接见,并希望双方合作“早日开花结果”。
一切似乎顺理成章,眼看就将合作成功,没想到却宣布终止,若确如中恒集团所说,Oramed公司对该草案提出了多次修改意见,那么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其修改协议内容。
就在外界对此猜测频出之时,据媒体报道,7月7日,Oramed公司宣布与国药控股资本管理公司和合肥生命科技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超过5000万美元资金投资合作意向公告。
根据意向书,上述两家公司将斥资至多3800万美元购买Oramed口服胰岛素ORMD-0801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权利。
该意向内容和之前与中恒集团签署的意向书,极为相似。这或许显示,中恒集团在此次争抢Oramed公司口服胰岛素在中国市场生产和销售的权利中失利。
7月13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恒集团董秘办,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意向和初步的计划,一直在谈判,“谈了之后相关的意向条款与原来的协议有较大的出入”。
对于后续是否会在Oramed公司继续持有股份,或者逐步退出,该负责人称,并未收到相关信息。
此次介入胰岛素行业,对于中恒集团的意义重大。
东北证券分析师刘林认为,中恒集团进军糖尿病药物领域,可以大大缓解市场对于公司过于依赖血栓通的担忧,估值有望修复。
联手医药巨头
今年以来,中恒集团最为受外界关注的,莫过于与康美药业的合作。5月3日,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显示,双方在中医药原材料供应链管理服务、产品渠道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其中的主要内容是,中恒集团可以从康美药业采购原料,在价格不高于市场前提下,由康美药业作为原材料供应链管理服务商。
另一方面,中恒集团可以使用康美的药业渠道进行销售,对中恒集团口服药产品和保健食品销售终端渠道进行整合。
此外,中恒集团的空白市场或空白渠道,由康美药业通过其营销渠道负责销售,全面覆盖后者包括互联网电商平台在内的药品终端销售渠道。康美药业拥有中恒集团注射用血栓通产品在部分省市地区空白市场的代理权。
记者注意到,康美药业早已拥有直销牌照,而在去年,中恒集团刚调整了其销售模式,销售费用下降效果明显,达到11.87亿元;相较2013年的21.48亿元,同比减少了44.77%,“主要是因为公司血栓通产品的销售模式调整,直销比例下降,以及本期的促销费减少影响所致。”
在国信证券分析师邓周宇看来,目前中恒集团的拳头产品血栓通系列仍是其最重要的营收贡献点,收入占比近90%,“在未实现完渠道全覆盖时,就为公司贡献了绝大多数的利润”。
血栓通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受益国家政策扶持,但目前中恒集团的血栓通冻干粉针剂二级及二级以下终端覆盖率还很低,大量的县级市场仍是空白,这需要强大的渠道资源来帮助实现。
中恒集团为摆脱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的现状,早前也开发了龟苓膏、龟苓宝、中华跌打丸和妇炎净等系列产品,但目前来看,产品收入和利润贡献占比仍然较低,推广不力或是主要原因。
除了血栓通外,中恒集团还有大量的二线品种和保健品,但经营状况也不甚理想。2014 年,中恒集团保健食品产业完成销售收入7980.11万元,较2013年的8658.79万元下降7.84%,全年发生亏损328.69 万元,较2013年的亏损409.65万元略有减少。
在邓周宇看来,中恒集团大量的二线品种和保健品,以往运作不利,也急需渠道资源来支持,“公司与康美合作的原因正是在于希望对现有的渠道进行补充。”
双方此次合作显然是为了在渠道合作方面释放更多潜力,不过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双方的合作,也颇为一致,“本次合作公司同意在保证中药材的质量、按公司要求保障供应、不高于市场价格等前提下,由康美作为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供应链管理服务商。”
康美药业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中药材供应服务商,基于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拥有充足的中药材原料资源以及B2B 交易、中药材大宗现货交易平台、中药材贸易增值金融服务等业务渠道。
相比中恒集团30亿元的营业收入,康美药业早在数年之前营收就已过百亿元大关,2014年的营收达159.49亿元,净利达到22.86亿元。
此次中恒集团联手康美药业巨头,在外界看来,象征意义似乎颇为明显。记者注意到,双方此次只是签订一个合作协议,并未就具体的合作金额作出说明。中恒集团董秘办相关人士亦表示,“该合作的具体业务主要是下属子公司(在负责),我没办法了解它的具体细节”。
来源:时代周报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