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生物医药可以算是这个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更是名扬海内外。这里的路名也很有特色,有爱迪生路,祖冲之路等等,都体现了园区建设者渴望突破创新的情节。在一辆的士上,司机告诉我,张江高科技园区其实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大许多,很多人认为它就是上海地铁2号线上的一个站,其实是3个,从张江高科站到广兰路这三个站才贯穿了园区的始末。
邬征:品尝创业的滋味
邬征在上世纪80年代留学美国,和当时很多科学家一样,为了追求梦想,他在布朗大学读完博士以后,开始了跨国公司实验室的奋斗岁月,他先后任职于先灵葆雅和Valeant公司的研发中心,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成为了“张江人”。2008年,在上海张江的罗氏上海研发中心需要创立上海罗氏生物部,进行肿瘤,病毒和糖尿病新药研发,于是他就回国到了上海张江。
在罗氏工作了5年之后,2013年邬征离开罗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上海爱科百发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最近公司刚刚完成了A 轮融资。
和邬博士见面的那个下午,走进他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打电话,讨论的话题大概是一个生物药的研发和临床有效性的问题,他在电话的这头一下提出了好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等他挂断电话,走近和邬征简单地交流几句以后,最大的好奇点就是: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他在一般人看来已不想为事业从头开始再奋斗的年纪还有如此大的创业决心?
他的回答相当朴实,如果不进一步了解他的风投,听了这样的路演应该不会有投钱的冲动,“人生很短,活着就要实现它的价值,不能让这辈子混过去。”邬征觉得,到现在为止自己都还没尝试过创业,也不知道创业是什么滋味,所以一定要试一试。
同时他觉得中国目前的研发生态很快也会改变,他说在美国大型制药公司就那么20多家,而创新型小型生物制药公司有2000家,源源不断为大公司提供原研新药,供其上市销售。但在中国3000~4000家规模的仿制药公司霸占一方,小型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寥寥无几,所以他觉得现在正是小型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他的公司现在专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开发。RSV的项目是他从罗氏带走的一个项目“璞玉”,他觉得这个药物很有开发价值,目前该药的I期临床试验即将结束。
而邬征其实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中国药物发现协会(Sino Drug Discovery Association-SDDA) 的主席。这个协会最初创立时的成员主要都是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和服务公司的领导者,创立之后就在中国香港注册,有自己的网站和微信群。邬征说,设立这个协会的初衷就是为了交流,因为在大企业里,科学家比较多,但各自的分工很细,公司间相互不熟悉,所以科学交流有点困难,也缺乏一个社交平台。因此SDDA群有点像是这些研发客们的朋友圈,大家在这里讨论的热烈而且轻松,话题和药物研发相关即可,并没有太多的限制,而且可以看出这个群里的成员之间都比较熟悉,有时两个人之间还会来点小小的调侃,群里平日的线下活动主要是话题讲座,他觉得平时做实验,做研究让研发人员太专注了,所以适当的时候也要通过交流调节一下。
杨颖:让创新滋养创造
在离邬征博士办公室不远的一幢大楼里,我见到了优雅的杨颖女士。
如果我这样向读者们介绍杨颖,说她曾经上过时尚杂志的封面人物,估计不认识她的读者一点都不会怀疑。红色的小外套搭配上一条深色的长围巾,端庄典雅,再加上温柔的嗓音,这形象估计很多人很难把她和制药行业联系在一起。但张江园区里熟悉她的人都评价说:“杨颖很能干。”
在剑桥大学MBA毕业后,杨颖在英国技术开发与创新集团TTP工作,作为一个400人集团的第一位中国雇员,她参与了多领域研发创新项目,在“快乐创新”(“Make money and have fun”) 这样一个TTP Slogan(企业文化) 下领悟创新企业的真谛。
杨颖于2008年回国创建了TTP中国办事处, 把集团的子公司TTP Labtech 带到中国。两年后, 杨颖建议董事会改变中国子公司和总公司的关系, 由原来的“手(海外办事处)和脑(英国总部)”关系变为“父女”关系, 让中国的这个机构成为独立的合资公司-腾泉, 可以真正有自己的“人生”、中国的团队可以决策和掌握企业的战略方向, 真正实现“in China, For China”。
杨颖说,“腾”字代表其创新实验室仪器和自动化设备业务,“泉” 是为研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试剂耗材采购供应服务。她给了很贴切的比喻来形容创新仪器设备和科研人员的关系。她说创新的自动化设备就像是可以看到更远的那片天际的哈勃望远镜,天文学家有了它,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遥远的外太空的神奇景象;同理,最快使用到先进仪器的科学家,在开拓一个全新领域一定会占据先机,所以让科学家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和使用上最先进的仪器, 也必将大大助力科研创新在国际赛道上的赶超。
而另一方面,一体化试剂服务,“就像是科学家身边的 ‘超市' , 她希望用创新的商业模式为科学家的创造造就供应链高速公路”。
她说自己公司做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让创造变得更容易,也更快乐。杨颖的社会工作与这样的企业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回国不久就成立了TGIT Wine Gathering, 一月一次的品酒聚会, 连续了5年, 成为张江药物研发人认识新朋友、遇上老朋友的社交平台。前文提到的邬征说自己不会喝酒,为此不能参与这个活动,他觉得还有些遗憾,强烈建议以后是不是可以搞一些别的形式的交流活动,他觉得这样的机会十分宝贵,可以让身心完全放松,又会在交流中有所收获。
另外, 杨颖还参与了把全球行业协会SLAS(药物筛选和自动化协会)带到亚洲落地的全过程。她最新发起的组织是2014年她与12位发起人推动成立了生物医药创新社- BiG(Biologics Innovation Group),名字很形象地说明了他们关注的是生物大分子药物和生物医药技术的研发。这个社团的愿景是“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滋养原创的生态环境”,在微信上也建立了一个群,囊括了众多生物医药研发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有好几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深藏其中。这个自发社团用“开放、民主和平等”的原则表决重要事务, 除了日常的信息分享和鼓励, 还每季度举办一次2-3小时的聚会,选择一个主题,讨论生物药物研发和技术发展的相关话题,当然, 每次都少不了精致的社交酒会, “做研发,也要享受生活”。
第一现场
有点理想主义
邬征和杨颖或许可以算是他们那一代研发客的代表,他们有着十分相似的情怀。
在采访时邬征说自己的公司只专注于新药研究开发方案的设计,用自己的大脑来办事,至于具体的实验之类的细节问题就交给其他有能力完成的公司来完成,实现自己的轻资产化运作;同样的理念杨颖也一再提到,而且她积极服务BiG这样的社团, 也是源于一个信念, 有效率的药物研发一定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每个公司构建自己最擅长的那部分,在有一个开放交流的氛围、一个共享互助的企业集群(Community)里能够充分展示、资源互补, 集合起来,就可以“Make a big difference”(发生质的改变)。
采访中,两位博士都非常巧合的提到自己有一点理想主义者,邬征说自己只做最好的药,即使是第二好的他也不会去做,杨颖觉得中国创新不仅仅来自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环境的推动,更重要和有效的是来自市场和产业的自行选择的自下而上的推动力,在信任、合作和融合中就会前进得更快。
“就像股票的牛市一样,现在是做新药的牛市,是新药创新的时代,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要是不做点什么肯定会遗憾的。”邬征这样结束了我们的采访。我们约定明年同一时间再去张江拜访他,看看他的新药是不是已经开始II期临床试验了。
来源:研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