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编制按:4月17日深夜,一心堂总裁赵飚在其个人博客上撰文(详情请阅《一心堂总裁赵飚:电子监管码劳民伤财 老百姓多开支300亿》)指出,电子监管码造成的企业成本上升最后将摊到老百姓头上,很有可能会加重老百姓的用药成本负担,这文刚出顿时就炸开可锅,其实,关于电子监管码,医谷之前曾发布多篇文章,谈得最多的当属阿里运营的电子监管码,从《阿里运营电子监管码 数据安全和同业竞争的担忧》到《阿里健康关于电子监管码的声明 食药监总局要求开放数据》再到《马云阐述“电子监管码”的运营 否认阿里健康利用数据自营药品》,电子监管码到底该何去何从……
近日,国内几大主流连锁药店收到了来自医药商业协会发来的函件,告知经协会与食药监总局沟通,将于2015年4月27日在北京组织部分药品零售企业商讨药品零售企业实施电子监管码相关事宜座谈会。
据医药商业协会函件介绍,此次座谈会参会人员将有:食药监总局及总局信息中心有关领导、中信21世纪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及部分药品零售企业相关负责人。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参会药品零售企业将不超过10家。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药品电子监管码推行工作目前在流通环节尚存在很大问题,在没有任何其他支持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要求在2015年年底实现全部入网对监管方与企业方都是极大挑战。从现实情况来看,此次座谈会的核心议题或聚焦这一问题:
首先,从现实出发,如何保障实现药品零售企业2015年年底全部入网,“见码必扫”?
其次,规范连锁企业与小散乱药店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如何避免?
再次,企业的成本问题必然难以回避。
追溯我国药品电子监管制度的历史可见,实施药品电子监管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建立药品从生产到流通可追溯的一项重要制度。总体发展可以归纳为“四步走”:
第一步,从2007年10月起,实现了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从生产出厂、流通、运输、储存直至配送至医疗机构全过程的动态监控;第二步,从2008年11月1日起,实现了对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及第二类精神药品等重点药品的生产、经营情况实施电子监管;第三步,从2011年4月1日起,参加招标的基本药物全部实行电子监管。到2012年2月底,实现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
第四步,“十二五”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对所有药品实施电子监管,形成更加健全的信息网络和管理制度,实现上市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质量可追溯。
此前三步,电子监管的范围都相对有限,而第四步所挑战的将是所有药品,而推进的时间限度与第三步相差不多,紧张程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此项工作可谓“命途多舛”,近期赵飚文章引发的热议其实是今年两会期间行业对此问题关注的延续;更有资深专家指出,早在2008年,北京就有一群律师发起过公益诉讼,说电子监管码涉嫌垄断。
因此,国家食药监总局此次应协会邀请,及时与企业沟通,意义重大,牵动人心。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 作者: 陈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