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将是招标大年,这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是最揪心的一年。这种揪心,虽然全国还未掀起招标热潮,但已早早的体现在了大佬们的脸上。
这是源于2月28日公布的2015国办发7号文件,关于规范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的指导意见。
新药品招标规则增加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如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谈判。这搅乱了医药大佬们的心,“这是政策提倡二次议价,对药价大幅度下压。”多数大佬认为,现在部分药价经过30次轮番减价后已经很低了,市场已经出现了劣药驱逐良药的情况,再砍下去医药市场该乱了。
换句话说,医药企业的利润更薄了。
改变,随即出现在多数医药大佬们的心间,在两会会场之外改变的热议更加热烈,他们希望取消药品招标,让市场自由决定。
但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司长郑宏言下之意,7号文继续。
这一场争论仍在继续……
建议废除省级招标
在多数医药界大佬眼里,新药品招标规则势将低药价中标进行到底。据记者了解,新规则的采购原则是:以省为单位、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分类采购、招釆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等。
在第七届“声音与责任”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表示:“华润三九也好,双鹤也好,都是面向全国市场的制药厂,一个省一个省的招标,湖北省中了其它省还得从头竞标,而就算省里中了,到了地市区还得再投标,除了增加不确定性也给咱们政府监管部门增加了难度,这样对企业很不利。”
而双信封制在业内就是低价格中标的代名词。因此,当利益再一次将被扼杀时,药企们慌了。他们认为,应该改变规则了。
全国人大代表、康缘药业董事长萧伟和湖南正清药业董事长吴飞驰认为,应该废除省级招标,在全国的层面建立全国招标平台。因为10多年的经验说明,没有合法的主体,量效挂钩也没用。而且医院动辄三个月、半年的回款结算,也令药企吃不消。
吴飞驰认为,药价被妖魔化了,药价虚高是被“制造”出来的,在这个“制造”的谎言上,相关政策采取了强制降价。
据药企人士统计,从1998年至今,各类手段汇集后,对药价进行了超过30次的降低。在业内,普遍的说法是,制药企业生产的普药平均利润率在15%左右。在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这一利润率也在不断摊薄。
清华大学教授罗永章则认为,经过30多次的降价,药品价格已经趋于合理,有的甚至入不敷出造成虚低。
去年最明显的是,一些耳熟能详、价格便宜,疗效好的大众药在市场已经消失。罗永章称,药品集中采购必须规范,不能唯低,质量由企业负责,国家发改委定价,到了省里定完后市里县里还要压价,这完全不符合常理。“近些年来,完全异化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以变相强制降价为主要行政手段,造成了大量的劣药驱良药,高价药驱低价药的现状。”吴飞驰认为还不如废除省级招标。
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希军认为,现在社会对药品有一种仇视,这个理念出现了偏差。
闫希军称,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将近40年,国家不是没有管,而是部门太多,造成了要么谁都管,要么谁都不管的混乱局面,这些责任应该重新梳理一下思路,从理念上对药品提升正确认识。过去药品占医疗总收费的70%、60%、50%,现在大体是47%,未来中国医疗总费用将达到8万亿,占国家GDP的8%—9%。现在药品比例使用的占比急速下降,2020年将会降到35%—30%。按照这个比例来算,现在的两万两千亿药品总量已经到了红线。药品空间其实在缩小,比例在下降。
7号文继续
对于医药大佬们强烈的反对之声,或许监管部门没有预料到。对于取消省级招标平台的呼声,郑宏言下之意,就是不可能。
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司长郑宏认为,从上世纪到现在,药品从分散采购到集中采购走了一圈后,有规律可循也有教训可以汲取,今天这个规则里的亮点——分散采购,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了政府的作用。
对于分类采购,郑宏认为不是所有药品都要拿去招标,他个人认为药品并非一招就灵。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对基层提出全面配备基本药物,当时是一个收的办法,后来现实中基层没药可用了,很多人到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基层拿不到药。
经过几年调研,经过部分医院的长时间实践和探索,卫生计生委结合实际提出了分类采购,基本上是三大类,招标采购、直接采购、谈判采购。郑宏认为,文件是放管结合的,有些该放就放直接挂网,有些还要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使药品能够保证质量保证供应。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地区,更多给了一些灵活政策,如二次议价。据了解,郑宏曾在医院工作数十年。他坦称,医院确实有一个不好的机制在起作用,如药品作为医院是一项收入,而只要作为一项收入,合理用药就不太容易做到。当医院开院长会时要看看这个月的开药情况怎么样,所以不合理用药就出来了。
“从医改破除以药养医是必然的路径,不然长此下去老百姓都不会相信基层医生也不会相信大医院的医生了。郑宏称,药品集中采购这个文件下发以后能否落地,他们现在要会同相关部门解读好。
而郑宏透露,招标中有些顶层设计不可能暴露。但该文件出台起点比较高,视野很宽,前瞻性也很强。他认为,以后能够对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起到更好的规范作用。
郑宏言下之意,7号文会推进实施,企业大佬们建议取消省级招标无效。
或许,2015年这个招标大年,注定是医药企业大佬们心痛的一年,但利润下降到底有多大,心有多痛,到各省展开招标才知道。
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到2013年,新版520基药迟迟未见落地。2014年,基药增补东窗事发,低价药政策横空出世,本应6月底该出台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法》难产,直到2015年2月底,招标政策才终于出台,2015年各省将陆续进入到招标环节。
来源:经济观察网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