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小妖,说是有患者投诉,一盒子里有两张说明书。这说明书核对总是出问题怎么办?是不是主要缺陷?说明书太薄,用什么方法才能核对无漏?小妖挠挠头,突然想起来,可以问问身边的一群海归啊,那些大佬都是从发达地区来的,我们都在学习FDA,那么说明书的问题,怎么就学不了呢?于是乎,小妖就趁着春节,骚扰了一下几位远在发达地区的大佬们,本想讨论一下说明书的问题,结果……自省。我来描述一下在美国看病配药的全过程:
首先,美国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说明书完全电子化。
也就是说,患者其实根本就拿不到我们所谓的说明书。病人到医院或者诊所看病之后,医生会询问他的意愿,你可以选择去离家近的药店拿药,也或者离公司近的药店拿药,或者就是诊所隔壁的药店拿药。总之,患者可以选择拿药的地方。拿到药的时候,瓶子或者分装的袋子上会有“医嘱说明”。这医嘱说明就是全部了。
药厂的说明书只针对药房药店,也就是说,药厂发货到药店都是大包装的。药店根据药品外包装上的监管码(二维码或者唯一识别码),在指定的网站、软件内下载该批说明书,存档,必要时发给患者或医生。药店在接到医生电话或者联网信息之后,将药物分装成小份。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即便是同一种药,每个人的用量、用法、禁忌可能不同。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出一份详细的医嘱,这份医嘱是处方的一部分。也就是,美国的处方不仅仅像中国这样:某个药,三盒,每天三次,每次一片。美国的处方可能包含更多,比如禁饮酒等等。
下图是某位大佬提供的药品照片:
药瓶上标注:病人姓名,分药人,分药日期,有效期限。
药瓶另一面标注:药名,用量,药房电话,处方号。
这里,小妖思索了一下。
注意那个处方号,这就是美国医生不敢随便开处方的原因,谁错了找谁。患者只要根据药瓶上的内容服药即可,不用繁杂地去看说明书。
标注病人姓名,所以这一次的分发剂量、服用方法是有针对性的。据说根据处方号可以查到病人的病历。出现医疗纠纷、服药纠纷的时候,依此判断医生开出此处方是否合理,是一项重要的证据。
标注分药人、份药日期、有效期限。所以药店的分药工作是专业的,对设备、人员是有特殊要求的。药店的检查也是严格的。
回到蒲友问的这个问题,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说明书呢?说明书是给谁看的?我们的说明书上有药理药代、动物实验的内容,广大患者能看得懂吗?专业人士从这些药理药代、动物实验说明上能看出什么吗?说明书多了一张,就是药厂管理体系有问题吗?患者的病情本来就是不一样的,说明书上的剂量是否通用呢?将服用剂量规定在说明书上,是否合理?不良反应处理方法,是患者应该知道的,还是医生应该知道的?
同时,小妖也被大佬们问了几个问题:说明书多了一张又如何?患者不是只要知道怎么吃药就好了吗?你看药理数据吗?一盒吃不完,家里怎么保存呢,会比药店专用的药品展示柜好吗?家里为什么要屯药,医生让吃多少就吃多少,为什么要多吃?
好了,小妖有点头疼了。为了解决说明书核查的问题,好像带出了一个更大的、体系管理的问题呢。谁有很好的清点说明书的方法请告诉小妖,咱们还是解决眼皮子底下的问题吧。
医谷+
企业总希望能够获得第一手的客户数据,或者与客户保持长期的亲密接触,通过“微信+药品电子说明书”的获取方式,完全可以不断的抓取患者信息,从而取得更多业务发展机会。
来源:蒲公英 作者:仲夏秋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