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百时美施贵宝合资公司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施贵宝)正在大幅度裁减医药代表,涉及千人左右;南方医大珠江医院在广东省卫计委通报疑似与医药代表接触的医生。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业内关注。
昨日(11月24日),百时美施贵宝方面在回应记者采访时并未否认上述消息,称公司正在进行“转型”,并“把对员工的个人影响降到最低”。
实际上,上海施贵宝的举措只是当前医药行业的一个缩影。在医疗反腐继续加强的情况下,医药企业尤其是外资药企对合规问题更加重视,不少医药代表被裁员或者被医学联络员所取代,传统学术营销的地位也慢慢弱化。
施贵宝回应裁员
近日,业内多个渠道消息称,上海施贵宝正在进行大量裁员。据称,该公司从半年前就开始对所有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签,更有加速裁员的趋势,其中也涉及中高层管理人员。
百时美施贵宝方面虽然没有提供详细的信息,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没有否认上述传闻。“作为转型的一部分,我们不断评估和决定合适的组织规模和架构,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患者。”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方面表示,“我们会努力把对员工个人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公平对待所有受影响的员工,以及遵循适用的中国法律进行相关调整也是我们的承诺。”公司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更为灵活的和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以更快、更好地对市场需求作出响应,并最终使患者获益。”
记者了解到,去年葛兰素史克事件以来,不少医药企业就采取离职人员不再补招、不再招聘新的医药代表等措施来控制员工数量。
据《南京晨报》此前报道,与往年不同,今年招聘旺季中医药代表的岗位很少,不少药企停止招聘医药代表,医学专员的职位反而有所增多。
业内有分析称,在目前医药企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医药企业也可能通过减少开支来保证利润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医药代表的人海战术将会逐渐改变。
企业加大合规投入
在葛兰素史克事件之后,尤其是目前政府加大反腐力度的情况下,合规问题成为外资药企的头上的一把利剑。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本月初,在上海嘉定举行的血液年会开到一半忽然终止,4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连夜退房走人,而出现这一幕的原因是“会议合规”问题触及了“红线”。
此外,近期业内传出广东卫计委纪检组进行暗访,并对相关医院、医生进行通报,甚至传出有医生因为与医药代表接触而被解聘的消息。
记者日前从一位医疗行业人士手中拿到一份名为《省(指广东省)卫生计生委行业作风转向治理巡查暗访情况第二期通报》的材料,材料通报了广州市41家医院的暗访结果,并责令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在内的5家医院限期整改。从通报内容来看,暗访内容非常详细,凡是与疑似医药代表接触的情况均会被通报。
一位外资药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医院就要求医生不能和医药代表接触。
一位主要负责医药行业的猎头则告诉记者,其服务的一家美国药企在今年对合规部门进行大量扩编,而这也不是行业孤例,“合规部门主要是对公司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公司一些会议尤其是学术会议进行抽查,比如会议规模、接待规模等都有明确的限定,再就是审查公司人员与医生的各种交流活动。”
医学联络员兴起
在医药代表“退潮”的情况下,一种沟通医药相关各方的“医学联络”模式开始慢慢流行。
相关行业报告显示,亚太地区对医学联络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尤为突出。目前,中国约有3000名医学联络员,未来几年,这一数量预计每年将增加20%。
记者对比发现,医学联络员与医药代表最根本的区别是:医学联络员归属于医学事务部,绩效考核指标是多方面的,包括和专家的沟通,科学上的建树,研究以及相关出版物等;医药代表的工作直接与医生沟通,考核标准是销售的达成率,向商务团队汇报。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近半年来,药企对医学联络员或者医学专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昆泰中国区总经理甄岭此前表示,医学联络员(或团队)在药企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设置医学联络员的团队。
“最初医药代表的定位就是给医生、患者带来药学知识、药品禁忌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向医生传达前沿的学术知识,来搭建平台。”上述药企内部人士表示。
但如今,国内的医药代表却不断陷入舆论漩涡。“在这种情况下,药企的营销,尤其是传统的学术营销将会受到非常大的挑战。上述药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不少药企都有减少支出的打算,而学术会议又极为烧钱,让不少药企减少了这块的投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为你推荐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

WSOPRAS 2025落幕:中国眼整形闪耀国际舞台,李冬梅教授代表爱尔眼科获2027年大会主办权
4月10日至12日,世界眼整形重建外科学会(WSOPRAS)2025年国际峰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盛大举行。
文/李林 2025-04-18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