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下午和大家分享的是和影像有关的,我今天全部用移动的方式进行展现,我分享的题目是新影像时代,关于区域和临床移动方面的应用。
1895年开始伦琴发现X射线一个月以后就发明了X光机,现在影像已经成为医疗最基本的信息,也是医疗的入口和出口。现在不管是谁去医院,先拍CT和X光,出院也是拍CT和X光。
过去十年现代医学影像带来改变: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更高的密度分辨率,更广的临床应用度。但是有一点,今天的影像已经远远不是看一张片子,我也在看很多到,拿手机能看到片子,就是远程医疗,因为有前面这几个,今天的影像跟看片子已经不那么简单了,带来一个就是大数据,医院里面85-90%的数据,如果按设备自然能力产生的话,来自一个科室就是放射科,放射科从尺寸来讲是我们大数据的来源,第二在过去十年,整个影像设备发生了一次突变,尤其是CT的突变,从单排双排到现在变成64、256、320、640,未来十年因为影像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不管是扫描技术和软件分析技术,还有识别的增长。
这个增长一定带来跟IT里面其他领域一样,带来跟传输、应用、移动有关系的,影像的移动,看一张片子可以,真的让它产生和放射可一样的工作,这是不可想象的,一个没有影像来支撑的远程医疗,这是不可想象的问题。还有就是快,这里还有对称,在一个医疗协作过程中,影像对称就是你看到的数据,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你看到的数据就是我看到的数据,你能做的处理就是我能做的处理,你看到的时间点就是我看到的时间点,如果这三个不对称,医疗协作是很难形成的。
体验,我用这个iPad会发生什么,我已经联上互联网了,这个App可以直接访问到西安,通过互联网,这个列表是我在西安数据中心里的列表,假如我今天是西安某个医院的医生,我今天在上海,我拿着iPad可以在酒店,可以在会场,有个病人是一个神经内科病人,我们看看这个能做什么,这是一个西门子68双元,在这样大数据的情况下的影像,iPad可以做什么,这个病人目前数据在1.5G左右,因为数据量太大,从医生角度来讲,我就不一层一层看了,我看看它现在能做什么,我任何一个动作通过互联网都是在西安的数据中心在进行,也就是说这个数据是通过互联网从西安实时传递出来的,这个病人做了一个CTA,头部血管,我想看看头部血管、颈部血管到底有什么问题,我用虚拟手刀切了一刀,我们可以进行讯转,进行放大,其实这个病人明显知道他的问题在哪里,有很大一个斑块,它是完全跟放射科的影像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今天展现在移动端上了。另外一点,心血管病人目前还是一个很大的杀手,我们看一下在移动端心血管目前可以做到什么地步,因为CT现在已经是冠脉里面首选的,因为它无创,做冠脉的目的是为了看到这个影像,我为了省时间,我直接做了一个冠脉的分析,这个图像在医院里面有四个人关心,一个是心理科的,第二个是放射科,要诊断图像的时候冠脉狭窄到什么程度,还有病人,医患沟通很重要,这种处理的都是实时的,当我按下这个按纽以后,西安的数据中心才启动。所有的这几个数据都很大,这个数据没有做预传。再看一个病人,关于肺胸,这个病人是肺,尤其是肺结节,拿平板能不能诊断肺结节,我也没把握,后来我们跟一个非常着名的专家沟通,他发现不仅iPad可以做像肺结节这样的诊断,手机也可以诊断,为什么他确定说手机也可以诊断呢?因为这里面我们有一个算法,这个算法是我们目前效率最低的算法,大概需要12秒,有些计算量非常大,这是一位女性,从下来开始经过9-12秒以后,这个图像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软件自动会把肌肉、肋骨去掉,把一个病人的肺完整的展现出来,也就是说在移动端这些功能都是要辅助医生以最简单的方式和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把医生和病人最感兴趣的信息展现出来。
目前我们有一种版本的App,我这里使用安卓手机也可以用。技术来源于一个引擎,你给它能量,给它数据,它把结果给你,所以这个引擎是什么呢,它的特点是数据和计算都在客户端,都在数据中心,不传输,它用不传输的方法解决了传输的问题,因为对影像应用来讲,传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里面如果跟移动有关的话,在红框里面,目前在Windows、iOS和安卓已经实现,未来一段时间微软会在移动端发力,不管阻力有多大,马上要发布Surface Pro3,这个会有一定帮助,微软把它变轻了,只有600多克。美国现在有种说法,把这个叫0下载,从原始数据的全下载变成0下载,很多人听过PACS这个词,到现在为止这个词一点点都没有变,虽然我们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个词依然非常坚定,就是影像云归档计算系统,未来的影像不是传出来的,未来的影像是计算出来的。从传输到计算的变革带来了什么?首先对网络的要求,医院的放射科,如果要做信息化,看它的网络一定是很宽了,至少让你的客户端到数据中心的带宽需要2-7M的带宽。我们刚才的图象处理,它的功能在医院里面有一个特别贵,一个工作站百万级,目前我们在iPad能实现的功能跟百万级的功能相差无几,一个是终端多样化彻底支持BYOD,还有一个是并发量没有瓶颈,我们单个管理服务器可以同时支撑2万个医生同时在线工作。这几项创新才能让影像真正动起来,如果说没有这几项创新的话,影像是永远动不起来的。这种创新也带来了影像云计算的新时代。
我们目前有四个解决方案,这里我只想简单介绍两个,一个是超影,一个是全影。超影主要是用在区域医疗和智慧城市,其实它是一个超算中心,可以让一个城市、一个省几千个医生全部在线实时工作。这里今年在国内会有两三个城市落地这个项目,我们帮政府建立了能支持移动应用的区域影像协作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全影,这个也是我们最关注的,就是怎么帮助医生,移动的应用在医院里有很大的场景,它是怎么为临床医生提供影像帮助,全临床专科、全过程、全网络环境,全并发即时高速计算,全影像数据、全处理、全分析这个产品已经经过FDA认证,是第一个跨平台的,它的应用从手术室到心脏内外,尤其有些科室严重依赖影像。
这里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诊断模式,就是看影像,我们看到医生的第一需求,今天所有的大数据影像,都能够在我们智能手段和全网络环境下实现。这个图是实景图,iPad mini刚好放在白大褂的口袋里,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7到8寸左右的平板,250克左右对医生来讲是非常的工作平台。另外它不仅能完成常规的图像处理,目前医院里面有些在PACS里面有些高级功能,我们也做了肺结节,软件可以自动把肺结节标出来,这个图像就像我们看阿凡达一样,是立体的。为什么有这么多影像?是一层一层的,第一是满足了医生看影像的需求,第二他还要即时看,第三要随时随地的看,有时候在办公室,有时候在楼道里,还有一个是全医疗过程,术前、术中、术后,每个医生都是个性化,这个是看影像需求,可以支持在所有网络环境下。这里特别讲一下关于3G和4G,医生的工作地点真的是随时随地的了,中国3G和4G总体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4G比我想象的快很多,对医生和病人来讲是非常方便的事情。
95%的先进影像个性化应用,在手机和平板上可以即时实现。这里有一个比较,很大一个观点是使用简单,尤其在移动端,500个临床医生要培训几天的软件的话,几乎不可能,在移动端做影像,一定要免培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再强大的App一定死掉,所以这方面我们花了很大心思,我相信一点,像这样一个应用,在每个界面个,我们用TIPS医生都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使用会非常简单,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一直在思考,影像的价值就是如此吗,我们的观点,移动不应该成为配角,不是说今天是台式机,把它牵引到移动端,而是能不能产生移动端特有的应用,而这个应用是医生脱不了手的,能够嵌入到每天的工作流程里的,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事情。
这里我们又发明了一个手术模式,今天临床里面很多医生都在做手术,这个手术不管是开放性的手术、植入性手术和嵌入和介入手术,都必须有影像,但是今天的医生没有很好的工具,在上海临床医生要做一个手术又少了一个,我搞放射23年,我也见证了放射学发展,我们临床医生做手术的工具越来越少,以前还有一把尺子,尤其是骨科医生,因为没有比例了,外地把上海的胶片叫邮票胶片。我们具有完整的图像处理,我们在类似iPad上,我们实现了影像的1比1,这里我有真实的钢板,当一个图像是一比一的时候,这个钢板放上去角度弧度是不是正常,你马上就知道了。第二,我们也实现了肝脏手术,也都可以在iPad上实现,这个因为我们并没有放在iPad mini上,因为它的有点小,这个我们可以实现全头,全肝,全膝盖,关节,除了脚不行,因为我的脚比较大,其实我们在iPad上或者10寸的移动终端上实现了图像的二维,MP2,还有3D和4D,就是有立体感图像的一比一,让医生能真实的看到,它到底有多大或者多小。它可以实现神经外科,近期我们也会发布Surface Pro3,目前够内有几家医院跟我们联系,做3D打印,就是在iPad端或者移动端上实现骨科或者脊柱直接的打印。
我们目前有两个病不建议在iPad或者12寸上做,一个是全脊柱的,我们有一个27寸的。
移动在全医疗过程中,轻,减轻医疗工作压力,卓越的操控感,影像一触即发,不管多大的影像数据的处理,都一触即发。另外是影象质量,医真还原,不管是临床的还是放射科的还是影像的,影像都是放射科级别的。超长的电源工作时间,这个给医生带来的是信心,目前有些系统的电一拿出来以后发现没有电了,尤其在安卓和苹果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医生从过去看影像到真正用影像,用在仿真模拟,还有对病灶规划。另外,iPad的移动应用对医生来讲,我们怎么都想象不到未来医生应用的场景,这样的移动应用医生用的一定比我们想象的好。
带来的体验是如影随形,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
关于盈谷,我们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图像的计算。因为我们做超算,图象处理云计算,2007年我们完全专项云图像处理,目前我们在全国也是移动以上的技术领先者。我们现在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每天琢磨的都是怎么去提升我们的用户体验。做让医生喜欢的影像应用,我们下一个版本已经在开发,另外一个版本小步快跑,月度的响应客户的建议和需求。
目前从产生来讲,我们有解决方案级的,这也是目前我们从商业模式来讲做的最多的,我们也有单独的系统。从平台来讲,这一年我们在国内不同地方和大家合作,和很多专家朋友们在沟通,我们盈谷在图像方面的技术,不完全基于互联网的平台上,有点可惜,我们认为我们终极解决了。
这是我所希望的未来整体的框架,谢谢。
问答点评环节
(殷义清)我既是点评嘉宾,我们也是用户之一,最早的一批用户,大概走了三年,现在在中山医院自己移动端的电子病历里面,已经集成了盈谷的应用,另外我们也在桌面端的应用里放进去了,所以既可以医生在家访问,我们现在提供的范围叫做全中国访问,因为出了国以后,流量有点扛不住了,院内是所有的工作站,包括我们在手术室,都可以进行反馈,一方面影像是可及的,第二方面,应用了这个模式以后,原来的只有在放射科的专业的三维工作站后处理方面能完成的一些工作,我们今天在各个点都可以完成。第三个,也是我们在跟其他的医学软件厂商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到处开花的三维处理能力以后,原来很多厂商依赖的模式图,画出来的东西,他们认为是金标准的,我们今天改变了,当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集成的可能性以后,老牌的这些医学影像的信息化公司,他们也在变,他们认为如果有这个,我们的标准也可以改变,因为这个比那些模式图更好更直观,所以我是作为一个用户进行一下点评,谢谢大家。
(李燕)非常感谢黄总给我们介绍了非常激动人心的在数字影像上的传输、计算和应用方面的一些非常大的进展,我是外行,但我也能够感觉到会给临床医生带来非常多的方便,但是我想提醒一个问题,在方便的同时也要顾及到大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就你刚才显现的,我看上面立即就把患者的姓名在上面了,如果我是其中一员的话,我会感觉无疑遁形,我觉得这个方面要引起重视的,我们一方面可以给医生提供非常大的方便,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患者的影像,另一方面我觉得也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在这方面可能要考虑一下。
黄烨东:这个是两方面,我刚才用的是一个demo系统,打开以后你会发现里面是没有病人姓名的,包括哪家医院做的,都是看不到的。第二从安全来讲,这种方式是因为数据不传输,比如我们在手机任何端看的过程中,或者手机平板没有电了,或者你把机器关掉以后,里面什么都没有。第三,我们在传输过程中有加密,中山医院里面我们还用了VPN,又建了一个安全管道,把整个应用包裹在一个安全环境里面去。如果今天从电子病历和影像应用,因为数据不传输,什么都没有,所以安全性是最高的,刚才那个病人是我父亲,我是拿我父亲的病历作为展示。
(殷义清)关于数据安全的问题,我们做移动应用的时候,我们考虑到VPN通道的问题,其次本身也有一个机制,从传输上有一个通道,从设备本身有一个机制,当我们启动中山医院这个门户的时候,同时会清理在这个平板上所有的不恰当应用,确保只有限制在白名单上的应用可以继续跑,这个是把影像的应用和电子病历的应用同时启动起来,这个是从技术层面的保障。还有,只有通过远程会诊的病人才会出现在他的浏览列表里,换句话说,这个医生不是随便可以察看这个病人的影像,我们是把这个限制到只有经治的医师才可以看。第二当我们关闭这个设备,或者设备意外丢失了以后,我们可以执行远程的擦除,不但数据没有,连这个应用都可以没有。
(范理宏)上海除了中山医院复旦系统以外,还有交大系统以及申康系统,整个申康系统下面有20几家医院,在我们刚才的高主任的领导下,电子病历和我们的PACS系统全部联网,如果在六院拍的片子在我十院也可以调用出来。因为这个片子不能收费,所以越做越,型号我们还有易联网可以通的,中山医院这方面确实做得非常好,我们第十人民医院心脏内科是可以,以前我们医生都是PC端的,现在全部是移动了,现在还和我们的手机端移动,我上午在出差,我都可以看到病房里所有检查出来的结果,所以现在已经到医生的手机端,然后我们还在做什么呢,以后大家也会享受到这个支付系统,整个的支付系统挂号、支付了以后,我们现在还在做,你在手机上也能够查所有的报告,申康早就完成了PC端的查询,你只要到家里的电脑上去查询,还能够做到健康管理,一层一层往下做,但是这个都是基于信息化的移动医疗的基础,我在这里要请教一下,我们申康做到了所有医院全部是联网,PACS,还有EMBS,全部联网了,你现在告诉我们的是云技术,这个云技术在我们以前的联网的基础上还有什么提高?对你的储存还有什么提升?对信息的安全还有什么提升的价值?
黄烨东:第一,比如我们对上海很多医院,包括申康的数据已经收集起来了,这种应用是把数据的应用变得更丰富,不管对于放射科还是临床,我们说移动应用很大解决放射科的问题比临床的问题容易很多,因为放射科的人数少,临床的人数多,所以用这种应用以后,让数据真正用在病人的看病治疗和手术过程中的每一步,比如说手术方案的制定,如果用一句互联网语言来讲,今天的医学影像就是我们今天互联网的LBS,今天如果没有地图服务,很多的互联网服务是不存在的,其实我们做的是医疗信息化的LBS。它是一个基础性的。在一个不是很私秘的环境下,我在公共场合可能真有很急的病历要诊断,确实还存在偷窥问题,但是只有1%的几率跟他是有关系的,大部分对信息是没有感知度的。
(余文心)您的最后一张PPT写了三种模式,您现在最主要的客户是来自医院、政府还是第三方?
黄烨东:目前我的客户是来源于三个,第一是政府买单,在一些政府项目里面,我直接提供超算中心给政府,第二是医院,尤其临床影像,我们直接卖给医院,以设备的方式,第三目前是包括电子病历做PACS的,我们给PACS公司提供引擎,帮助它做一种产业升级,以嵌入式的方式参与到这个系统里去,厂家就是我的客户。
(余文心)是按照重要度来排序?
黄烨东:最重要的是第三个,这种应用不出现,根本想象不到,出现以后,医生的敏感度非常之高,所以我们定为隐性的刚需,但是这个隐性刚需,尤其到中大型医院,基本上就走不了。
(余文心)您去一个医院是13个科室都进去了吗?
黄烨东:我们从6个用户到1千个用户,6个用户就是一个科室。我们有的第一个就是进骨科或者脊柱,因为我们可以做颅骨修复,我们也跟一些药企在沟通,希望通过他们的方式,比如把他们的产品和我们的应用一起推给医院。
(余文心)您不太倾向选择一个特别垂直的模式?
黄烨东:因为产品的多样性,我们进入渠道时候的商业模式会有不同,我个人最看好最后一个。
来源: 生物谷咨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