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将对人工耳蜗类耗材开展集采。根据通知,10月28日起开展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产品确认及供应区域填报工作。其中,人工耳蜗类相关耗材登记产品范围包括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包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等。
据2021年WHO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中指出,目前有超过15亿人(接近全球人口的20%)患有听力障碍,其中有4.3亿人患有致残性听力障碍。总共有3400万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预计到2050年,这数字有可能有超过7亿人。我国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年约有3万个新生儿患有重度到极重度的听力损失,患有听力损失但尚未干预的未成年人更是多达50万人。
资料显示,人工耳蜗是一种人工电子装置,可替代受损的耳蜗毛细胞,声音经过编码以后,耳蜗电极直接向耳蜗内的神经纤维发送电脉冲刺激,从而使患者获得听觉,适用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听力干预手段之一。同时,研究显示,耳聋时间越短,人工耳蜗植人后效果越好。
据上海证券研报显示,国内人工耳蜗市场渗透率仅约10%,远低于发达国家。价格方面,人工耳蜗价格主要根据产品的型号不同而有所差异,进口人工耳蜗价格大体在10万-30万,国产人工耳蜗价格在7万-14万。不过,近年来上海、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为患者降低了一定经济负担。以上海为例,去年9月,上海市医保局印发《关于部分医用耗材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人工耳蜗被新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部分,并于2023年10月1日起实施,支付类别为乙类。也就是说,目前,人工耳蜗单侧植入的费用约需20万元,进入医保后,使用乙类耗材发生的费用,将由参保人员先现金自负20%,其余费用再按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
今年6月,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曾发布《关于开展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信息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也提到,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会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
此次人工耳蜗启动集采,患者经济负担有望实现进一步下降。
布局人工耳蜗的企业方面,目前,国内人工耳蜗的市场主要以进口为主,目前国内共有6家生产人工耳蜗产品的企业,3家进口企业分别为澳大利亚企业科利耳、美国企业领先仿生、奥地利企业美迪医疗,3家国产企业分别为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公司、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公司、沈阳弘鼎康医疗器械公司。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三家进口企业占据我国人工耳蜗市场近70%的市场份额。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集采或将进一步释放人工耳蜗的市场潜力,国产企业有望通过集采推动进口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