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们对于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这对中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全社会所需共同面对的挑战。为助力中国医疗发展奠定人才基石,波士顿科学于11月7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台上,举行了“医道同心•共筑共进”主题沙龙,并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布了医学生助学公益项目。
会上,波士顿科学与《医师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医趋势等与医学人才交流密切的媒体,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生,以及长期关注人才培养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聚一堂,聚焦“与医者同心”的理念,从现有医生的培养,到“未来后备军”的储备,全景式勾勒了医学人才的培养现状和未来方向,共同探讨提振学医信念、守护医者情怀、赋能医者成长的创新之道。
《医师报》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在致辞中,强调了持续赋能医生成长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心关爱医生群体,推动医学人才培养。她表示,大众对于健康的追求精益求精,医学的职业价值也进一步提升。很高兴见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都在关注医学生的群体,医学生们的成长不光要靠自己,还要靠社会力量的支持,包括社会舆论氛围的烘托,期待越来越多的医学生能够成为医生,而不是流失掉。
关注医学人才缺口,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截至2022年底,中国执业医师总数为443.5万,虽然总人数呈上升趋势,但相较中国14亿的人口总数,中国执业医师缺口仍然巨大。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但医学人才缺口大仍是中国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总编助理李晨玉以立足全行业的宏观视角,谈到了医疗机构医学人才的缺失现状,他指出,从2013年到2022年的10年时间里,执业(助理)医师只增加了16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6.1万人,从这个数字来看,增速太慢,增加的数量太少。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公立医院改革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瓶颈。因为医生是一个晚熟的职业,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无法速成。解决医疗人才短缺问题、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协作。这关系到明天的医疗服务体系,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探索协同培养机制,加强医生专业教育
中国每年都有近百万的医学毕业生,这些立志于从医的毕业生们加入医院后,还有赖于长期的积累、实践、和持续的学习精进,方能成为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医生“主力军”。特别是在新技术迭出的当下,医生作为衔接前沿创新与临床转化的桥梁,只有保持对前沿医疗技术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创新真正服务于病患,改善百姓的生命健康质量。
围绕这一话题,医趋势/医人才创始人陈怡宁表示,当下医疗产业对专业医者提出了新挑战,在医疗产业里,研发的角度跟临床的角度不太一样,特别是颠覆性的创新需要两者在不同的思维角度考量。医生往往是从非常专业的角度,考虑的更多是从患者和临床术式着手。而医疗创新需要考虑商业化的路径,考虑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这个过程中,政产学研各方都要发挥各自的价值和桥梁作用,更好地尊重对方,才能推动行业创新不断向前发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邹翔则结合亲身经历指出,医生学医和从医要具备三个“心”——仁爱心、责任心和平常心,医生在职提升专业能力是没有终点的。医生不论年资高低都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特别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科加入到与传统医学的融合,催生出了许多新产品、新技术,这些都要求医生不断学习,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除了科室提供的学习平台之外,医生们也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包括高质量专业技术的培训、考核和奖励等,来鼓励年轻医生磨炼技术,为将来在手术台上的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赋能未来医者成长,共筑美好健康未来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速,大家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医疗科技也在以更快的速度更新迭代,这些趋势都对未来的医疗人才从量和质的层面提出了新期待。如何助力中国医疗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升级发展,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精尖”医疗人才是关键。
长期关注青少年培养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华伟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洞见。为了让医学人才培养更加生生不息,他提出,可以从小学生的教育培养着手,在青少年养成卫生健康习惯的阶段,让他们从小就对卫生健康有更多的了解。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加大对农村青年老师的培养,让广大老师利用好课堂,把对卫生健康领域的理解宣贯下去。而在青年医学生学习领域,青基会也将在青年医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大帮扶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生活困难问题,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医学研究中。
波士顿科学中国区副总裁达波在分享中表示,未来中国的高质量医师队伍将不仅在医学专业性和规范性上修炼专精,还往往是具备多学科背景或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但能成为保障医疗服务安全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还将成为扩大高质量医疗创新可及的关键。这类优质医疗服务队伍的培养需要各方协同和共建,在提升现有医务人员专业技能之外,还应着眼未来,激发医生队伍的创新活力,培养青少年“后备力量”,从而推动医疗服务能力的持续精进,推动医学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为更好地赋能未来医学人才成长,波士顿科学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活动上宣布,将支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医学生助学公益项目,计划从上海和成都的两所顶尖医学院校中,针对亟需帮扶的医学生开展资助和助学计划,助力医学生实现医学之梦。未来,波士顿科学还计划联动本土生态圈伙伴,提供丰富的实践和创新赋能项目,帮助医学生们开阔科技视野。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华伟表示:“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一直重视卫生健康领域的人才培养。很高兴今天能与波士顿科学携手发布医学生助学公益项目,为高校医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助力,帮助他们成为将来中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中的优秀一员,为中国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波士顿科学中国区副总裁达波表示:“作为医疗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波士顿科学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传递给医务工作者,助力培养未来的医学人才。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支持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开启对优秀医学生的助学项目,这也是波士顿科学在探索全周期生命健康教育、助力科教兴国战略的最新举措。期待我们资助的医学生们未来能够为中国医疗行业注入新鲜活力。在助力医学生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也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进来,一同为满足中国病患的多元化诊疗需求、构建长续发展的医疗未来贡献力量。”
来源:医谷网